智慧碰撞出火花,一人一课促成长(二)

沈瑶名师+研修共同体

<p class="ql-block">秋风飒飒,秋高气爽,时光清浅,岁月如歌。撷一束光阴,抚过心间,唯有共研的芳华,沉香流年。2024年10月11、24、26日,沈瑶“名师➕”研修体成员分别到翠华路小学、雁塔区红星小学进行研讨活动,提升成员专业能力水平。</p> <p class="ql-block">10月31日,三位老师在雁塔区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研活动中进行展示。</p> <p class="ql-block">雁塔区第八小学王莎莎老师做课程理念阐述。在教学背景分析、教学目标分析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单元整体教学思路:本单元依据单元核心观点“我们是公民,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创设单元大任务,依据单元大任务创设课题情境任务。运用大任务组织者统摄单元学习活动,以“问题引领、任务驱动”帮助学生认识公民-理解公民-认同公民-维护公民,最终实现法治观念核心素养落地。</p> <p class="ql-block">李婷婷老师所执教的《公民身份从何而来》是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公民意味着什么》第一课时内容。李老师依据任务 “跟随唐妞带领诺一一家开启西安行”,创设诺一一家收假回国情境贯穿课堂。课堂上,李老师围绕 “公民” 话题,整合课内外资源设计多样活动。 教学推进中,学生掌握公民内涵,厘清公民与国籍关系,熟悉国籍相关方式,达成目标。课程采用体验式教学,让法治课堂鲜活起来。通过创设情境,如诺一一家的故事,激发学生参与热情;梯度设计,如由浅入深的问题引导,促进认知;案例分析,如实际案例探讨,落实模拟体验;联系生活,如生活中的公民行为探讨,提升情感体验。学生高效融入课堂,这堂课对培养学生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意义重大,为学生成长奠定良好基础。</p> <p class="ql-block">苏瑾老师所执教的《认识居民身份证》是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公民意味着什么》第二课时内容。苏老师主要通过情境导入、活动探索等环节展开。首先,情境导入邀请学生跟随唐妞帮助诺一一家了解身份证用途,完成任务获小使者身份。接着,在活动探索环节,一是解密身份证信息,通过小组合作观察身份证图片,依据法律条文了解其正反面信息、有效期及编码规律等;二是发现身份证用途,学生了解到身份证在旅行中如入住酒店、购票等方面有重要作用;三是保护好身份证,通过诺一一家的行程场景,让学生明白配合警察查验身份证是法定义务,以及在生活中要注意保护个人身份信息,如妥善处置含信息单据、注明身份证复印件用途等。课程最后还布置了课后实践内容。课程内容丰富,真正做到了将思政小课堂融入到社会中。</p> <p class="ql-block">教而有研则深,研而有悟则进。本次教研活动为雁塔区思政教师提供了交流分享的平台,使教师们有所思、有所悟、有所获。雁塔区思政教师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步履不停,将课程改革精神与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雁塔区道德与法治学科新发展。</p>

公民

雁塔区

身份证

单元

情境

诺一

学生

课堂

任务

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