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艺术的殿堂 一法国拉雪兹神父公墓

镜月

<p class="ql-block">  多次来法旅游总是缺少了人文之地拉雪兹神父公墓(Lachaise Cemetery)参观游览,是一种遗憾。中西方文化对于墓地游览是有不同的认知,我曾去过莫斯科新圣女公墓,感触颇大,这次终于了愿走进了世界著名墓地之一的拉雪兹公墓。</p><p class="ql-block"> 公墓位于巴黎第20区,由拿破仑.波拿巴建立,这里埋藏着过去200多年,在法国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人。墓园如同各种精美建筑,庄严静谧之下更有浪漫壮观之彩。</p><p class="ql-block"> 怀着心存敬畏,感受生命在这里成为不朽。</p> <p class="ql-block">  拉雪茲公墓正门</p> <p class="ql-block">  公墓绿树掩映下幽雅静谧,其宁静的小径和精美的墓碑使其成为一个既平和又引人入胜的地方,<span style="font-size:18px;">在园内走一走,在现实中与历史人物进行一次灵魂的对话,你会感受到</span>公墓内的每一座墓碑都讲述着一段历史与故事。</p><p class="ql-block">‍ 如今许多墓地雕塑已经成为了艺术爱好者的朝圣之地。这里也是当地居民闲暇之余打发时光的地方,不得不说东西方文化差别甚大。</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伟大的钢琴家、作曲家肖邦之墓,这是各国游客来此必访之墓。肖邦是伟大的钢琴家、作曲家。6岁接受钢琴教育,8岁登台演出,19岁时凭借精湛技艺从音乐之都维也纳扬名欧洲。他的经典曲目众多,是被后世演奏和录制曲目最多的作曲家。小夜曲、前奏曲、钢琴协奏曲、练习曲、即兴曲……有超过1000部电影的配乐选用他的作品。他的典型风格是热情和忧郁的融合,就像升C小调第二圆舞曲便被很多电影配乐选用。</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肖邦墓碑上的雕像是法国女作家乔治·桑的人物雕塑:一名哭泣的少女怀抱着破碎的小提琴,肖邦酷爰的缪斯女神,因为她的出现,激发了肖邦的创作激情,和乔治.桑在一起的九年时光创作了大量优秀作品,最终分手,肖邦再也没有完成一部像样的作品,不久因情绪郁结死于肺结核。这就是天才音乐家忧郁的结局。</p> <p class="ql-block">  著名作家巴尔扎克的墓。其墓碑相对保守正规,找了很久才发现。</p><p class="ql-block">‍ 巴尔扎克是法国19世纪著名作家, 91部小说描绘了2400多个人物,是人类文学史上罕见的文学丰碑,被称为法国社会的“百科全书”。</p> <p class="ql-block">  毒舌作家王尔德的墓。王尔德是爱尔兰著名诗人、作家、剧作家。生活在一个富裕家庭,父亲是外科医生,母亲是作家诗人。</p><p class="ql-block">‍ 王尔德的墓样式颇有些怪异,比周围的墓高出一截,侧面有一神像般的形象,半跪着,却生着翅膀。此雕像由雕塑家乔布·艾巴斯坦(Jacob Epstein)设计,据说是根据王尔德诗集《斯芬克斯》中的人物臆想创作。</p><p class="ql-block">‍ 王尔德为爱尔兰人,确葬于法国,墓地背面写着:异乡异人泪,余哀为残瓮,悼者身子然,悲歌长久远。墓地是生者写给逝者的挽歌,不论我们听懂与否,歌声常在。</p> <p class="ql-block">  原来的墓样。</p><p class="ql-block">‍ 王尔德墓的周围很特别,有一层玻璃隔着,其原因是太多女性崇拜者,或郑重或跟风的来到墓前献吻。无数的口红印让王尔德的墓成了这里最脏的墓碑。所以政府在彻底清理后,围上了玻璃。然而这玻璃上依然布满吻痕。</p> <p class="ql-block">  乔治.比才的墓碑。<span style="font-size:18px;">2006年12月墓碑上的比才头像被盗,至今头像的位置上只能用鲜花装点。</span></p><p class="ql-block"> 比才是世界级音乐神童。1838年生于巴黎,9岁进入巴黎音乐学院学习。1857年获得奖学金前往罗马进修。1863年完成了第一部歌剧《采珠人》。1873年,比才最著名的作品《卡门》创作完成,这是根据法国作家梅里美的同名小说创作。由于受到题材 等因素影响,歌剧《卡门》首演失败,比才受此沉重打击,3个月后去世。命运开了个大玩笑,比才死后,《卡门》重演引发轰动,从此成为世界最有影响力、演出最多的歌剧作品。而比才给后世留下的未完成作品《罗马交响曲》已经修改了11年,但仍然不能令自己满意,因此始终未正式出版。</p> <p class="ql-block">  意大利著名作曲家罗西尼之墓,他的墓地为红门的小房子。</p><p class="ql-block">‍ 罗西尼生于音乐世家,从小就展现出音乐才华,音色出众的罗西尼10岁时在教堂合唱队担任独唱,13岁第一次出演歌剧,但这也是他唯一一次歌手经历。15岁,罗西尼开始接触作曲,并进入博洛尼亚音乐学院学习。但他的作曲方法并非依靠院校学习,而是通过演奏古典作曲家作品领悟所得。18岁时他的第一部歌剧《婚姻契约》就已经在威尼斯完成首演,此后还写了几部歌剧,第一个为罗西尼赢得赞誉的歌剧是《汤克雷地》。</p> <p class="ql-block">  著名作家莫里哀的墓,墓为悬空棺材状。其代表作《唐瑝》、《伪君子》等。</p> <p class="ql-block">  比利时物理学家格拉姆之墓</p> <p class="ql-block">雅克.路易.大卫的墓</p> <p class="ql-block">德拉克罗瓦墓</p> <p class="ql-block">  国际歌的作曲者欧仁.鲍狄埃的墓。墓碑是一本翻开的曲谱。</p> <p class="ql-block">  巴黎公社社员墙</p> <p class="ql-block">艾伦.卡伦,法国哲学家</p> <p class="ql-block">巴黎士兵纪念碑</p> <p class="ql-block">  紧紧张张结束了一天的参观游览,感受颇深,是艺术的熏陶,更是历史人文的见证与了解。太值得一游的著名景点。</p><p class="ql-block">‍ (以上资料大部份来源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