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子尧《绣红旗》背后的史实

有闲来喝茶

<p class="ql-block">  2024年10月12日~13日,刀郎在南京演唱会上演唱《绣红旗》,并将其交给徐子尧来演唱,体现了对经典歌曲的重温和致敬。这首歌原本就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情感与不屈的民族精神,表达革命先驱们对新中国成立的无限向往和坚定信念。刀郎与徐子尧的演绎,不仅是对经典的重温,更是跨越时空的对话,展现了普通百姓深深的家国情怀,引发了全国民众的强烈共情和由衷的称赞。</p> <p class="ql-block">  10月1日国庆节,笔者由成都借道重庆,并前往“红岩精神”的发祥地“红色三岩”(红岩村、曾家岩和虎头岩)、歌乐山忠魂见证地,重温革命历史,缅怀革命先贤,凭吊革命先烈…《绣红旗》正是发生在当年革命胜利前夕,被关押在国民党监狱“白公馆”内的,革命先烈们的一段史实。</p> <p class="ql-block">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升起了举世瞩目的五星红旗。而此时的重庆尚未解放。消息传到重庆的国民党重犯集中营白公馆,关押在男牢的罗广斌、丁地平、陈然、王扑、刘国鋕等同志激动万分、热泪盈眶。“我们也需要一面五星红旗,等解放的那一天,就可以打着红旗去迎接胜利”!在罗广斌的倡议下,这5个大男人开始投入到“绣红旗”的行动中。他们以罗广斌的一床红色被面做底,以陈然用黄草纸剪出的星做五星,通过联想、讨论和决定,摆成“大星居中、小星居旗四角围绕大星”的图案。经过一个通宵的奋战,胜利完工…</p> <p class="ql-block">  为鼓励大家坚持斗争到最后胜利,他们还集体创作了一首诗《我们也有一面五星红旗》:瞧呀,这是我们的旗帜!鲜明的旗帜,腥红的旗帜,我们用血换来的旗帜!美丽吗?看我挥舞它吧!别性急,把它藏起来呀!等解放大军来了那天,从敌人的集中营里,我们举起大旗,撒着自由的眼泪,一齐出去!</p> <p class="ql-block">  然而就在革命的曙光即将照亮神州大地之际,被关押在歌乐山上各个狱室和集中营的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杨虎城、黄显声、李英毅、宋绮云等系列人员),却迎来了最暗黑的时刻。</p><p class="ql-block"> 1949年11月27日,在重庆解放的前3天,国民党特务在撤逃前,对关押在白公馆、渣滓洞的300余名人员,实施了一场血腥的集体大屠杀。屠杀从27日始延续至29日,历时3天,史称“11.27大屠杀”。仅有35人侥幸逃生,其余全部倒在了革命胜利的前夕。“绣红旗”5人组中,仅罗广斌侥幸生还,其余4人全部遇难。</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1949年11月30日,重庆解放,数以千计的解放军、地下党员、各界群众,纷纷前往歌乐山,怀着无比悲愤的心情,收殓了烈士们的遗体,安葬于青翠的歌乐山下。随后,“11.27”被确定为“烈士殉难日。</p> <p class="ql-block">  75周年国庆之际,歌乐山游人如织…或在烈士诗文碑林前,品读赫赫群英临危不惧,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高尚品行;或在气势磅礴、栩栩如生的浮雕群前,凭吊缅怀先烈,寄托自己不尽的哀思;或在渣滓洞、白公馆监狱遗址里,联想昔日那残酷的折磨、严厉的刑罚、非人的待遇;或在烈士陈列馆里,细看张张照片、件件文物,追寻先烈们拼搏奋斗一生的足迹…</p> <p class="ql-block">  “红岩上红梅开,千里冰霜脚下踩,三九严寒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 青山无罪,因血染悲。歌乐山忠魂,永垂不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