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4年秋季,我又入陕西省老年大学,报了一个文学(名著)赏析课程。这个学期安排了六部名著进行赏析,其中包括《活着》、《老人与海》、《红星照耀中国》、《百年孤独》、《平凡的世界》和《围城》。</p> <p class="ql-block"> 一、《活着》故事梗概</p><p class="ql-block"> 《活着》是中国当代作家余华创作的长篇虚构小说。作品以普通、平实的故事情节讲述了在急剧变革的时代中,主人公徐福贵的不幸遭遇和坎坷命运。</p><p class="ql-block"> 小说中,福贵本是民国时期的地主家少爷,因嗜赌成性而输掉全部家产,陷入困境。随后,他被国民党部队抓去做壮丁,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回到家乡。然而,真正的悲剧才刚刚开始。福贵的女儿因高烧成为哑巴,儿子在为救县长夫人抽血过多而亡,女儿在产后大出血死在手术台上,妻子、女婿和外孙也相继离世。最后,只剩下年老的福贵和一头老牛相依为命。</p><p class="ql-block"> 小说通过福贵一家的悲惨遭遇,展现了生命的意义和存在的价值,揭示了命运的无奈与生活的不可捉摸。</p> <p class="ql-block"> 二、《活着》作者余华简介</p><p class="ql-block"> 余华,1960年4月3日生于浙江杭州,是当代著名的作家。他于1977年中学毕业后进入北京鲁迅文学院进修深造,1983年开始创作,同年进入浙江省海盐县文化馆工作。余华的创作生涯始于1984年,他的作品《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被评选为九十年代最具影响力的十部作品之一。1998年,余华凭借小说《活着》赢得了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这是意大利文学界的最高荣誉之一。此外,他还获得了法兰西文学和艺术骑士勋章、澳大利亚悬念句子文学奖等多个国际奖项的认可。余华的作品以其深刻的社会洞察力和对人性的深刻描绘而闻名,他的小说不仅在中国广受欢迎,也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国际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p> <p class="ql-block"> 三、 《活着》被张艺谋改编成电影</p><p class="ql-block"> 《活着》是由年代国际有限公司1994年出品的剧情片,由张艺谋执导,芦苇、余华编剧,葛优、巩俐等主演。于1994年5月17日在戛纳电影节首映。</p><p class="ql-block"> 《活着》该片改编自余华的同名小说,以福贵一家的坎坷命运为主线,讲述了福贵和他家人风风雨雨几十年的遭遇。</p><p class="ql-block"> 而不同年代的遭遇,透出一个时代的缩影,从解放战争、大跃进到文化大革命,最后,他们的生活因失去的太多,已经变得麻木。面对生活的无奈,大概只剩下“活着”。</p><p class="ql-block"> 《活着》全球总票房共计233.2万余美元。影片于1994年获得了第47届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审团大奖、最佳男演员奖和人道精神奖等七个奖项,第48届英国电影学院最佳外语片奖、全美国影评人协会最佳外语片奖,第13届香港电影金像奖十大华语片之一。</p><p class="ql-block"> 这部影片被业界誉为张艺谋艺术生涯的巅峰之作。令人万万没想到的是,该片在制作完成后却未通过国家广电总局的审查,被禁映了。</p><p class="ql-block"> 该片是张艺谋继《秋菊打官司》之后推出的又一部力作。影片以凝重精炼的叙事结构和深沉淳厚的画面色调为观众展现了在动荡的历史大背景下,富贵一家子与命运抗争过程中的跌宕起伏和悲欢离合。</p><p class="ql-block"> 看过该影片的观众都一致认为,《活着》才是张艺谋电影作品的高峰。这个时候的葛优和巩俐也正是演艺事业绽放的黄金时期,为观众呈现了炸裂般的演技,提升了影片的艺术高度。</p><p class="ql-block"> 我们从获得的这些奖项上来看,无一不是国外(当时香港尚未回归)的,没有一项是国内的,因为影片从一开始就被禁映了,没有机会在国内参赛。</p><p class="ql-block"> 这样一部优秀的国产影片至今仍然没有解禁。</p><p class="ql-block"> 影片没有过审,张艺谋就带着拷贝参加了戛纳国际电影节。</p><p class="ql-block"> 因为他对电影的创作和热爱达到了近乎痴狂的地步,他的每一部作品都是经过精心的艺术提炼和严格把控的。于是,张艺谋为了获得大家对他作品的认可,也为了扩大影片的知名度,进行宣传和推广,特别看重一些国际上较有影响的电影奖项和赛事。</p> <p class="ql-block">四、作品解读</p> 电影《活着》中的经典剧照 <p class="ql-block">家珍求大夫救女儿一条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