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趣味·走进“三苏”】从“荔枝诗”看苏轼的岭南心境

黄埔文涵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文字/黄埔文涵</p><p class="ql-block">美篇号/3751045</p><p class="ql-block">图片/黄埔文涵(图1-3)、网络(图4-6)</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广东惠州有一个风景如画的名胜风景区-惠州西湖,以优美的自然风光、素雅幽深的山水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著称,被誉为“岭南明珠”。北宋绍圣元年(即公元1094年),大文学家苏东坡被贬谪到惠州,期间时常游览西湖,写下了许多咏吟西湖山水的诗词。他在绍圣二年(1095年)写下的《江月五首》是最早以惠州西湖为主题的诗,当中更有“一更山吐月,玉塔卧微澜”的名句。 他在《赠昙秀》诗中,将丰湖称作西湖,是“西湖”这一名称最早的来源。原因是这个湖位于惠州的城西,其次也因惠州的这个湖泊风景区与他所熟悉的杭州西湖非常相似,同样风景秀丽。因此,自从苏东坡来了惠州后,惠州西湖就这样叫开了,一直沿用至今。</p><p class="ql-block"><br></p> <div><br></div><div> 我曾两次到此风景区游玩,第一次是去惠东办事,途经惠州,看时间尚早便从高速下来到西湖转了转,进入西湖后便被一大片盛开的荷花吸引,忙着赏花和拍花,没有时间观看其它景点便匆匆忙忙离开了,但对美丽的西湖印象深刻,心里想着有时间一定再来。</div><div><br></div><div> 去年春天终于抽出时间,与家人一起来到西湖好好地游玩了一天,在这里不仅欣赏了湖光山色的美景,同时也领略到了自北宋开始至近代以来历代文人雅客们留下的诗词歌赋和情怀,其中大文豪苏轼先生的诗作最令人喜爱和难以忘怀。<br></div><div><br></div>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当我们走到“孤山苏迹”景点附近时,被苏东坡纪念馆前的一块大石头(石头的背面是苏东坡先生的塑像)上的诗作吸引了眼球,这是苏东坡先生赞美岭南水果最著名诗作《食荔枝》(《惠州一绝》):<b>“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b>我们游玩的时候是初春季节,荔枝树还没开花,更谈不上荔枝结果了,但是读着读着苏轼的这首美诗,仿佛眼前出现一串串红彤彤的荔枝,好像嘴里尝到了一口口香甜爽脆的荔枝肉,心里变得甜滋滋的,也难怪苏轼先生要长作岭南人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读完这首诗后,我心里有些疑问,通常文人们到达一个地方都会以当地的风景或者人物作诗,很少人因为一种水果而愿意长期留在此地的,所以很想知道当年苏轼在惠州发生了什么。据资料介绍,苏轼于宋哲宗绍圣元年被人告以“讥斥先朝”的罪名被贬到岭南的罗浮山脚下的惠州,并“不得签书公事”。于是,东坡先生流连惠州的西湖风景,体察风物人情,他的心态慢慢从忧愁变得豁达,慢慢喜欢上了惠州,在此期间作了不少诗作,其中的几首表达了对岭南佳果-荔枝的热爱之情的“荔枝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绍圣二年四月十一日,苏轼在惠州第一次吃荔枝时,当他剥开皮后,看到了洁白晶莹的果肉,果肉入口后,瞬间,荔枝的甜汁在他口腔里爆开,就像甘露滋润了他的心,那种特别的甘甜美味,跟他在以前呆过的地方吃过的水果完全不一样,既有果实的鲜美,又透着淡淡的香气。于是他便作了《四月十一日初食荔枝》一诗,对荔枝给与了高度的赞美“……垂黄缀紫烟雨里,特与荔枝为先驱。海山仙人绛罗襦,红纱中单白玉肤。不须更待妃子笑,风骨自是倾城姝……”诗中运用拟人、幻想、比喻等多种手法,把荔枝写得穷形尽相,经诗人的品赏,荔枝本身被比作穿着绛罗襦和红纱内衫的海山仙人、倾城美女,与荔枝同享赞美的是作为荔枝伴侣的松、桧和品味相像的江鳐柱、河豚鱼。整首诗情趣盎然,寓意良深,其中寄托了自己的遭际和胸襟,寓含着不需要皇家的赏鉴,自身的美便具有价值的意思。</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自此以后,苏轼还多次在诗文中表现了他对荔枝的喜爱之情。例如,《新年五首》:“荔子几时熟,花头今已繁。”《赠昙秀》:“留师笋蕨不足道,怅望荔枝何时丹。”《〈和陶归园田居六首〉引》:“有父老年八十五,指(荔枝)以告余曰:‘及是可食,公能携酒来游乎?’意欣然许之。”《和陶归园田居》其五:“愿同荔枝社,长作鸡黍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次年夏天,苏轼再次吃到荔枝的时候,再作了两首与荔枝相关的诗作,在《食荔枝二首》其二中明快地表示: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苏轼使用了夸张的手法说到如果每天吃三百颗荔枝,那我愿意永远成为岭南人。如我们所知,人不可能一天吃下三百颗荔枝的,而且荔枝是热性水果,吃几十颗就会严重上火了。诗人用了极其夸张的手法赞美荔枝,因为在他被流放他乡期间能经常吃上甜美的荔枝,不但满足了他的味觉,还给了他在艰难岁月里前进的动力。因此,在苏轼的诗作里,荔枝的形象经常出现,变成了他对美好生活憧憬的象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诗人在被贬期间,经常流连风景,体察风物,连在岭南地区极为平常的荔枝都爱得那样执着,可见他对岭南产生了深深的热爱之情,然而这其实是他将满腹苦水唱成了甜蜜的赞歌。诗人因仕途坎坷想避世遁俗,又因关怀国运民生终于没能做到归隐山林。在岭南时,他的内心正处于这种出世与入世两难的心境之中,这种矛盾的心境在他的这首《食荔枝》中得到了很好的映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从这些诗作中,我们可以看出苏轼不仅是在品味荔枝的甘甜,而是他对生活充满了热爱。他从荔枝的香甜里寻到了自我抒发的途径,把生活的美妙和苦难都写进了诗歌里。在他心里,生活可不能被环境束缚,真正的快乐都源自内心。不管是黄州的东坡肉,还是惠州的荔枝,都算是他生活里的小确幸和小快乐,也是他在逆境里一直坚持下去的力量。</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师友们,你们是怎样理解苏轼的“荔枝诗”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哦。</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