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吧!60后的童年

文菊

<p class="ql-block">今天我值照顾老妈,晚上我做了一顿大米饭,这是我好久都没有吃过最好的大米,是外甥送过来的今年新大米,我吃了两碗,老妈吃了一碗,也说这大米真好吃!吃出了小时候的味道!在三沟我家很少吃大米饭,都是一半高粱米一半大米,我们都叫它“二米饭”我问妈妈为什么很少吃大米饭,老妈说家里孩子多,吃大米太费了,掺着吃,还能省点米😃我记得小时候我家的伙食在部队算是差的,和爸爸挣钱一样多的发小家,伙食都比我家好,我只能认为妈妈不会过日子,吃没吃的,穿没穿的,这日子让她过的😂从小都没有自信心😄感到方方面面都不如人家😄小时候朋友多,我就经常去我的小伙伴们家里吃,因为白天妈妈们都上班,小伙伴家里有什么我就吃什么,烙饼、馒头还能吃到炒面,(炒面当时很少人家能吃上)苹果,后来我长大了才知道,妈妈把“细粮”都折腾到姥姥家,家里基本都是“粗粮”因为那时姥姥身体不好,部队供应的大米白面豆油妈妈和哥哥直接就坐火车送到农村姥姥家。我们几乎每年都去姥姥家,那时老姨和老舅还都没有结婚,在姥家一天三顿高粱米饭,“捞水饭”,菜就是房前屋后的茄子、辣椒、土豆、大葱叶,菜的主角是大酱 ,也是一天三顿,顿顿如此,回家时还都吃胖了😊</p><p class="ql-block"> 我们最喜欢去舅姥爷家,他离姥姥家有一段路程,他家没有孩子我们就经常去他家(后来才知道有孩子在青岛,是大姨家他们很少回去😄)舅姥爷家生活特别好,在当时也算是富裕的人家,每天都能看见舅姥爷算账,像账房先生一样,把一元二元五元十元都分开,整整齐齐摆在桌子上,连家里用完了空火柴盒都整整齐齐放在柜子上面像新的一样。和姥姥家比起来真是天地之差。吃的都是“细粮”地里的西红柿🍅“姑娘”都熟透了,都没有人吃,还有门口架子上的葡萄,一串串,我们到那了,就都敞开吃,吃得小肚子溜圆,晚上睡觉舅姥爷还给我们讲故事,还记得其中的一段“炕沿一条线,葫芦头子一大串,哪个秃子去赶集,哪个秃子起来就吃饭”😂前面的一段忘了😁记住后面这段😄</p> <p class="ql-block">  小时候记得我的小伙伴,红和艳俩姐妹也经常上我家,大冬天她俩一手拿着大饼子一手拿着一根大 葱从家里出来,吃一路到我家,手还有冻疮,列好大一个口子,也不耽误吃饭😂小伙伴们没事就来我家,我家唯一的缺点就是没有好吃的😄自己家孩子都吃不上,😄优点是随便玩,妈妈去上班了,不上班也不管,小伙伴们也得喜欢妈妈,来大连以后那几年,小伙伴们还经常来我家,妈妈都给小伙伴做些好吃的😊</p><p class="ql-block"> 在说说家里唯一的好吃的~苹果。每年秋天部队都从大连拉回苹果,是我和小伙伴们最兴奋的事情,因为部队卸车时撒落一地,我们就抢一些或上车偷一些苹果,找个地方开始大吃😊那时的“国光”又甜还微微带点酸,真好吃!每家还分几筐苹果,有一等、二等、三等、还有等外的的,记得妈妈把大的苹果都锁在一个木头箱子里上了锁😁钥匙在妈妈手里,过一阵苹果的香气慢慢从箱子里飘出来,弥漫了整个屋子。我发现哥哥没事就看苹果箱子,慢慢我也知道了,不用钥匙也能把苹果拿出来,只要搬开箱子一个角,小手就能把苹果拿出来[呲牙]我拿了几次,妹妹弟弟看我怎么拿,他俩也会了,这样一大箱苹果,最后就剩下小半箱,是因为胳膊短够不着了😂但哥哥还是有办法拿出来,最后妈妈锁的苹果也没剩下几个,妈妈从来也没问苹果的事😁😁😊</p><p class="ql-block"> 今天我问妈妈苹果的事,妈妈说知道是你们干的,我说那你还把苹果给锁起来,妈妈说就是让你们吃慢点,别一下子都吃没了😂老妈说话的表情好可爱呀😊智慧老妈!赞!👍🏻👍🏻👍🏻</p><p class="ql-block"> 随着时间的流逝,那些美好的童年记忆逐渐成为了岁月的痕迹。如今,当我们再次回忆起那段时光,心中依旧充满了温暖和感动。虽然时代在变,但那份纯真的快乐和邻里之间的温情,永远镌刻在我们的心中。那些简单而美好的日子,成为了我们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2024年10月15日家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