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沟桥

张珏

<p class="ql-block">  很多抗战题材的影片和故事都提到了卢沟桥事变,卢沟桥事变也叫七七事变,它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端,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到卢沟桥看一看,回顾历史,缅怀先烈。今年国庆期间,我乘公交车来到了卢沟桥。</p> <p class="ql-block">  到卢沟桥先到宛平县城,它是卢沟桥的桥头堡,在卢沟桥东,与桥相距百余米。北京地铁16号线有一站叫宛平城,下车后步行几百米便到了宛平城的东门。</p> <p class="ql-block">  宛平城是明朝为防御李自成进京而修建的,有两座城门,东门叫顺治门,西门叫永昌门(清代改为“威严门”),东西长640米,南北宽320米,城墙高7.18米,是明、清时期军事专用卫城。宛平城是华北地区唯一保存完整的两开门卫城。同时也是七七事变的历史见证。</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从东门进入城内,沿着一条大街向西门步行,街道两边有店铺、酒肆、茶楼、驿站和祭祀庙宇,古色古香的建筑,土木结构,青砖砌墙,木制的门窗上有很多镂空的装饰,给人一种历史的沧桑感觉,街面上店铺大都锁着门,游人也不多,商业气息不浓。街道北侧有一座“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可惜正在闭馆期间,我没有能进去参观。据说这里原是宛平县衙所在地,七七事变爆发时,县衙大部分房屋被日军炸毁,仅存三间正房。据说在南城墙上至今仍遗留有日军炮轰的弹坑。1986年,在县衙旧址上兴建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又在东门附近重建了一个宛平县衙,但是大门锁着,不能参观,可能里面没有修好吧。</p> <p class="ql-block">  从宛平城西门走出来,过了马路就是卢沟桥,卢沟桥为十一孔连续圆拱桥,始建于金代1189年,经历了金,元,明,清四个朝代,明,清两代进行过修葺,在桥西边,立有清康熙帝1698年为记述重修卢沟桥而竖立的御制碑,桥东头为清乾隆帝御书“卢沟晓月”碑。</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卢沟桥全长,266.5米,宽9.5米,桥面上的大理石护栏是由281根望柱和279块栏板交替组成。每一根望柱上都雕刻着石狮子,两边的石狮子没有重样的,个个生灵活现,唯妙唯肖,据说乾隆皇帝在桥上走了三遍也没有数清有多少只石狮子,后来就有了一句歇后语叫,卢沟桥上的石狮子——数不清。后来,文物部门数清了,一共是501只。</p> <p class="ql-block">  卢沟桥是“七七事变”的发生地,1937年7月7日,日军在卢沟桥附近演习,夜间日本军队以失踪了一名士兵为借口,要求进入宛平城调查,遭到中国军队拒绝后,日本军队向卢沟桥发动进攻,并炮轰宛平城,宛平城内的中国驻军奋起反击,打响了中国全民族抗战的第一枪,拉开了轰轰烈烈中国全面抗日战争的序幕。全体中华儿女,冒着敌人的炮火,共赴国难。千万爱国民众,视死如归,奋勇抗敌,这就是卢沟桥事变。卢沟桥成为了我国人民永远难忘的一处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p> <p class="ql-block"> 新中国成立后,对卢沟桥也进行了多次修缮,加宽了步道,桥面上加铺了柏油。1971年又在旁边修了一座卢沟新桥,但卢沟桥仍然继续承担着交通运输任务。1986年,国家再一次对卢沟桥进行修缮,拆除了加宽的步道和桥面上铺设的柏油,恢复了古桥的原貌,还特意将旧桥面条石保留一部分,作为古迹,供游人参观,此后,卢沟桥停止了交通运输活动,不再通车,成为文物,把交通运输任务移至紧邻的卢沟新桥和之后修建的京石高速公路。</p> <p class="ql-block">  我从卢沟桥的东头向西走,看到了1986年北京政府修复桥面时保留下的一段旧石条桥面,旧桥面两侧各有一块石牌匾,记录了这一段历史。</p><p class="ql-block"> 站在卢沟桥的西头向东看,桥下是永定河,桥东端是宛平县城,桥面上是凹凸不平的旧桥面,两边桥栏杆上的石狮子相互呼应,让我感受着历史的厚重和岁月的沉淀。</p> <p class="ql-block">  1952年宛平县城重新划归北京市,撤销了县级建制,归丰台区管辖。 1984年,宛平城开始修缮。2000年7月,在宛平城南侧,建成了一座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雕塑园,雕塑园和宛平城、卢沟桥成为一个集历史、文化、艺术和革命传统教育于一体的观光胜地。也是北京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雕塑园内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碑,有以《国歌》为主题反映中国人民八年英勇抗战历史的雕塑群区以及下沉式中心广场、历史悠久的宛平城墙等主要景区,雕塑群区由日寇侵凌、奋起救亡、抗日烽火、和正义必胜四个部分共计48尊铜铸雕塑。</p> <p class="ql-block">  园中种植了各种松柏和高大的乔木,绿树成荫,灌木和花卉环绕其中,绿草如茵,来到这里,感到空气清新,庄严肃穆,举目眺望,纪念碑高耸,立于中心广场上;宛平城墙为灰色背景,古朴沧桑;一组组雕塑,如同历史画卷,展示着中华儿女团结一心,奋勇抗敌的场景,有双手握枪刺向敌人的战士,有手持大刀砍向鬼子的军人,有手拿地雷守候在路边的民兵,有百团大战中破袭敌人交通的民众,有欢呼雀跃庆祝胜利的人民。一幅幅画面栩栩如生,凝重悲壮。不禁让我浮想连篇,感受万千</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如今硝烟虽然已经散去,但是我们不能忘记那些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付出巨大牺牲的中国英雄们,是他们与敌人殊死搏斗保卫了我们的祖国,是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我们幸福的今天,来到北京的人,到卢沟桥实地来看看,回顾历史,感受今天,勿忘国耻,爱我中华。</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