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从长治到八泉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山西,一直是我期待要去一游的地方。山西地肥水美,名胜古迹丰富,素有地上五千年看山西的说法。再有,山西还是我妻的故乡。然而我虽有所期待,却是始终也没有决心向那里走过。今年入夏,福州一上来就顶格到40度高温,酷热难熬,忽然的就想到了二千公里外的山西那边,此刻的最高气温才是只有28度,这便动了我要山西走走的心思。正当此时,平时的玩伴也打来电话,说是想去山西走走,之前不曾去过山西。不约而同,也不谋而合,于是结伴于七月十五日,即是三伏天头伏天那天的一大早,我们一车四人,带着山西的渴望,驾车从福州启程,开启了夏季山西一游的行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车从福州偏西而北,沈海高速往山西的方向驰行。两天的时间,第一天行程800公里,在河南的霍山度了一宿,第二天行近1000公里,进入山西省地界,在过了晋城之后,行100公里,就到达了山西长治的黎城,是我们山西行要到达的第一站了,时间是傍晚6点,黎城黄昏时候。山西的黎城位于山西的南部,也是山西关隘之地和战略要地,从南部进出山西都要经过黎城。当年妻的父亲随长江支队出隘山西,南下福建,就是在黎城集结队伍出发的——我们才出黎城高速,一眼就见到了路口等待我们的妻的表姐夫和外甥女黎黎。见到了久别重逢的亲人,特别亲切,相拥而泣。我们在表姐和表姐夫的关照下,在黎城住了三天的时间,黎城的乡亲还没有走透,就因为时间的安排,还要纵深到山西名胜古迹的地方去,只好就此匆匆告别,在黎城便留下了一份匆匆的亲情和一份难舍难分的离别情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离开黎城,我们先到的是黎城十几公里的黄崖洞。黄崖洞是抗战八路军兵工厂的地方,在哪里曾经发生过一场抗击日寇袭击的保卫战,英雄长虹可歌可泣。在黄崖洞一番感慨之后,由黎黎的安排,进驻到黄崖洞半里近邻的壶山温泉度假村。在壶山温泉度假村,壶山之腰,一方几十平方的地块上,难得的黄土高原的温泉地段,几座宾馆的建筑,一宿温泉的愉快之后,第二天才是一身的舒爽便继续往西而上,长治市的一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去长治,半途顺道到去了左权县的麻田、桐峪,那里曾经八路军的总部地,做一番红色的游历,凭吊那里为共和国贡献的先驱们。然而,在峒峪的地方,一座规模宏大的,抗日战争历史博物馆,当日闭馆,未能得到进馆参观,怏怏之余带一些遗憾,然后驱车继续西行。十几公里地到达长治市。正是长治正午阳光劲射的时候。长治市区的街景,高楼迭起,车水马龙,人流熙攘,正阳的阳光下,到处一片耀眼的金色。我们下榻在市区不远的老顶山森林公园保护区内,一家位于山顶最高处的民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老顶山,在长治城西部,海拔1400米,四季分明,尤以夏季凉爽著称。山间的滴谷寺的古刹,有千年的历史,山前有高塑的炎帝塑像,塑像几十米高通体镶金,阳光之下金光闪烁。炎帝持杖,威仪而立,环顾眼下整个的长治市区。老顶山也被称作炎帝山。老顶山山顶气温还不过25度,从山脚上山的一路,两侧树木葱郁。山顶民宿都是老顶山森林公园的原著居民。我们住在的民宿二层的小楼,主人是大约七十好几的老人。他们的孩子们都住城里,夏季繁忙的周末才上山帮助民宿的事。老两口经营这个民宿忙里忙外,尤其夏季。附近的居民都沾亲带故。小楼依山,门前进山车道,不时有车通过。我们住小楼的二层楼上。楼上二层是客房,七八间,围一方天井,天井玻璃顶棚,可以透光遮雨。老人的民宿是新房,才是建好,去年刚有过住客,内饰清新敞亮。一楼餐厅,有客菜,老人自己把勺,可以好几种菜肴足够用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放下行李就四处走走,顺着山路。几十步的地方,一个岔道,岔道那一头就是老顶山上的滴水寺。老顶山滴水寺的尖塔特出,一头拔萃射向天空,山下都可以看到。隔着路径看向滴水寺,滴水寺壁黄,隐约山林树影之间,南向临空,面对整个长治市区,可以鸟瞰,长治城区全境那里可以一目了然。一时没有往滴水寺的岔道而去,而是顺山路继续往前漫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沿途山路蜿蜒,两侧果树,果树初长,一米见高,枝叶稀疏,挂“承包地游人莫入”字样的标牌。分不清果树的名目。几亩的矮地与周围的林间高树相去,感觉不甚协调。路的一头扎向山内,悠悠幽幽而不知远近。山上山下过往车辆不息。但是,路上最多的却是骑车上山的人,披着正午的阳光,从山下骑车上山,说是锻炼身体。山路陡坡60度,上山十几公里,骑车人的吃劲可想而知。他们的努力,是我不能够的,我不仅现在,即使年轻,也不行。不免佩服这些骑车的人的勇气和毅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个午觉之后,出门直奔滴水寺。滴水寺是不能不去的,毕竟有千多百年的历史,而且是老顶山上唯一可数的古迹。远山那边的太阳已经落下半个身影,天光逐步暗淡下来。不远的路,那个岔道的顶头,就到了滴谷寺。滴谷寺,黄色的壁墙,晚阳下仿佛流动着金黄的光液,寺院外金碧辉煌。滴谷寺始建于北齐,至今1600年,有灵洞的传说。现在是敬尊炎帝的寺庙。我循寺院右侧半开的门洞进入,一条石铺的道,百步的路径就到的是一坪临高的露台。露台一面对着山外,远山空阔,山下长治城全境鸟瞰,斜阳之下一座西北高原的现代化城市跃然,景象尽收眼底。一时心情宽阔,英雄气短,仿佛有诗可以涌出……天色已晚,太阳落山,时间不允许久留,并没能进一步跨进寺庙禅堂,也只能就此作罢,转头而归。</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晚饭之后,考虑第二天长治的行程。离开黎城的时候,黎黎说过,在长治最好的去处,莫过于太行山大峡谷了。太行山大峡谷,有好几处景点,由太行山大峡谷、红豆峡、青龙峡组成……这些景区都好,但是选择一处,是八泉峡的好,最能体现太行山大峡谷的风貌。可是我们一商量,长治市距八泉峡一百多公里,要三个多小时路程,一个来回六个小时,加上景区的游走,恐怕一天来回时间太紧。于是选择去太行山大峡谷的景区,那里用时不多,方便来回。查了一下,去太行山大峡谷,只有51公里,早上去中午就可以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二天一早,我们披着晨雾,随山势县道,兴致勃勃而去,不曾想到,到达的时候,景区一片沉静,被告知,景区建设暂不开放,一时有些沮丧,怏怏之余思想着:既然来了,总不能就此徒然而归吧——前面的八泉峡景区虽然远些,但到了这里,也就不能不去了。从太行山大峡谷到八泉峡峡谷,有78公里路途,一线的山路,有山岭陡坡。我们足足的用了5个小时,才在午后的两点左右,到达八泉峡景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有介绍:八泉峡景区位于山西省长治市壶关县大峡镇,原名“八道水”,因峡谷中有八股泉水同出一地而得名。八泉峡被称为“太行第一雄峡”,雄居太行山大峡谷中段,面积24.11平方公里,最低海拔600余米,最高海拔1400余米,最大落差约1100米,先后荣获"国家五A级景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中国十大最美峡谷”等诸多荣誉,被称为“世界级极品旅游资源”、“太行第一雄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到达八泉峡,峡谷山势巍峨,雄姿伟岸、气韵轩昂,如削的石壁山体,在正午的阳光下,闪烁着惶惶的耀光,一股劲风峡谷而来,未入景区,就能感受到八泉峡神风灵动。八泉峡景区老人免票,山西这里优待老人,60岁以上凡是景区都是免票,这在其他省份做不到。我去过的浙江江苏,要70岁以上,个别65岁以上才是能够。也可见山西人的豁达慷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从景区售票口到景点入口,有一段进山路途,需要乘摆渡车,几公里的样子,还要要走一条隧道。正逢周末,八泉峡景区,人潮涌动,拥挤不堪。我们好容易才挤上进山的途径。景区的隧道,两公里长,路道漫漫,尽头洞出一泓汪汪的静水。静水湖面宽阔,湖水莹莹,倒映着两侧层层的石壁树影,琉璃般绿色的湖面,反映着天光之色,水象之美,让人想到九寨沟的水来,莫怪人说八泉峡是,抬头张家界低头九寨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渡船对岸,一段水路,彼岸的木栈道,是通往山上索道的去路。机动船铁皮棚,两侧通风,可以两岸风光。船启航破浪,碧玉的水面,被划出道道白痕,乱了山形水色,绿影和山色混为一体,倒是更添了几分姿色。船在水面上行,山前水中显得微小,仿佛水上玉雕,船上的人都成了雕件,异常精致。湖两侧绝壁悬崖,刀削斧凿,高可入云,只留出一线蓝天,浑然天成、美不胜收——石灰岩喀斯特地貌,经年累月,千万年大自然的雕琢,给人的除了观赏,还有赞叹。石壁船间,碧水穿行,阳光石壁的缝隙,投射出一线光色,五彩斑斓,极致绚丽。近二十分钟的漂游,如诉如叙的景色,大地飞歌,徐徐铺展……此情此景,眼底尽是其美至美。</p> <p class="ql-block">船到登岸,随游客前行,木栈道一路沿溪蜿蜒上下,往索道站。一路起伏百折,悠悠幽幽,一头纵深,两侧石壁,山谷狭道,留一隙天线。清泉远远而来,鼓荡着清风,一些七月份的意外,在这酷热的夏季三伏天的气候。然而,自然的造化的美,并不能让我行程如意,就在我栈道的过程,还是有了一个小小的意外,就我只顾欣赏山水风光,不曾注意到,一块凸起过道的壁石,竟然让我一头撞上,一瞬间,我头晕眼花,金星乱冒,疼痛欲绝。然而谁叫我的不是,谁叫我只顾往前,明明前面挂有“小心碰头”的标牌,而没有注意到。于是想到鲁迅的“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的诗句,此情此景虽未必贴切,但是毕竟碰了头。头顶疼痛处立刻鼓出一个包块来。妻子在一旁说,别人没有碰到,就你碰到,说不定不是不好,还可能是好运气。这么一说,我的头痛也一时好了一半——栈道有两公里的路程,大致一个多钟头时间,在栈道上最后的阶段,艰难了十几层台阶之后,就到了索道站的地方。</p><p class="ql-block">索道站在山的脚下,山上林木葱郁,阳光透彻,风虽轻飏,一路之后,热气上身汗水不羁,湿了半个汗衫。这里已经人流如涌,索道口排着如蛇的长队,水泄不通。阳光一泻如倾,包裹着人群,人的汗水,一些的酸汗气味弥漫。索道包厢六人一组,坐定包厢,轰的一声,索道突然加快速度,向上再向上,飞一样,冲上山峦。透过玻璃,眼下是万丈沟壑,林木郁郁,谷底如练的小溪,自远而来,溪水纯净,透着正午的阳光,粼粼的闪着翡翠般的耀光。山仿佛在我们脚下,我们仿佛飞在山林之上,如燕雀如大鹏。山林似海如画,徐徐的风声,摇动着翠绿的林木,眼下茵茵的大地,有风如浪翻涌。簇簇的山峰脚下而过,我们飞跃在山峰之上,随山体起伏,八泉峡峡谷奇貌,一幅绮丽壮观的山水图景……远处,横卧的山岗如屏,天地之间,半露的石壁,呈土黄色,呈一道一道的灰色,层层叠叠,没有草木,显得苍凉,这里就有了西北高原的景象……山西省位于黄土高原,平均海拔在1000至3000米,太行山脉八百里,横贯山西,潮湿的气流由东南而来,被太行山挡在南面,山西的三晋大地,就显得干燥,加上喀斯特地貌,造就了太行山大峡谷和大峡谷的山岭地势,成就了这里的半壁山岭的苍绿和半壁石壁的苍黄。缆车行程,约莫二十几分钟时间,尽情我们的峡谷山水风光,满满的愉悦尚且足够。抵达山顶,豁然开阔,远山近景,峡谷山峰,尽在眼下。山峦簇簇,悬崖绝壁,刀劈斧凿,呈黄色,层层叠积,石壁上留下一道一道的痕迹。此刻昏黄的阳光,熏染的暖色调,懒洋洋地远接天地。</p><p class="ql-block">山上有玉皇大帝庙,庙门不大,据说很灵验,来这里拜见,可以灵验生死。我却发现,和我们一道上山的人,这里拜见的人并不多,宁可登高临远,去看风景。但是我这里到处挂着,红色的飘带,树的枝丫满满、庙门的石阶上也是,飘带上写着的是人们的各种祝愿。我忽然想到太行山的神圣!这里曾经是抵御日寇,八路军的游击的战场,八路军声东击西,捍卫了太行山的神圣和不可侵犯;这里还是解放战争,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出征中原,参与解放全中国的地方。当年这里众志成城,喊杀声一片,刀光剑影、硝烟弥漫……太行山雄姿漫漫,英雄辈出,雄姿巍峨,屹立在祖国的西部大地。忽然,几声钟声敲醒了我,回头张望,这里没有钟,不是钟响,哦!是我心里的钟声敲——新中国建立七十五年,中国已经强大,不再是曾经任人侵略欺辱的国家,但是世界现在并不太平,反华势力猖獗存在,侵略者仍虎视眈眈,为了捍卫我们新兴的红色政权,不能不提高警惕,时刻警钟敲响——看看时间,已经是傍晚17点钟时候,还要赶路回长治老山顶,该是下山的时候。下山不必回头到缆车的地方,可以乘坐眼下直上直下的电梯。电梯上下几百多米高,在如削的石壁上架出,可以瞬间把人送到山下,这样的人工奇迹,世界上绝无仅有,也只有被誉为建筑狂魔的中国人才可以做到。我登入电梯,从山顶直下山下,速度之快,动静平稳,不知不觉,仿佛转瞬,耳膜却被速度鼓荡,要打好几个哈欠,才能平静……下到山底,太阳已经远山落下,气温骤然的才是凉却下来,一旁树上,鸟鸣嘈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之后我们车行了好几个小时才到的长治市区,已是深夜,长治的街面,零星人影,几许车流,却正是一派灯光璀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