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道法教学研究 谱写鲁渝教育新篇章———巫溪县宁河初级中学校支教教师 孙启伟

海海人生

<h3>  孙启伟老师是泰安市2024—2025学年援助巫溪县支教教师中的一员,来到新的工作岗位之后,孙老师就全身心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去,他深入了解学生,积极探索适应学生的教学方法。结合道德与法治学科特点和新课标要求,孙老师进行了“四步教学 启智增慧”教学模式探究,这一模式的目标是: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效率,内化学生品格;这一模式的基本原则是:集团推进、合作探究、主动学习、动态清零;这一模式的基本方法是:注重情景创设,注重实践体验,注重启发引导。具体教学环节有以下四部分:<br>  第一步,道德演讲:每节课前请一位学生到讲台进行演讲,要求学生用道德与法治的观点,观察、感悟、点评身边生活或社会热点,在演讲中,让学生做到观点鲜明、内容详实、富有感染力。设计这一环节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深入生活,学以致用,通过这个小支点,撬动学生生活实践这个大舞台,进而提高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思辨能力。</h3> <h3>  第二步,自主学习,设计问题:提出问题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做有思维的课堂,这一环节根本任务是让学生独立思考,设计问题,要求学生把自己设计的问题记录在课本相应位置,学生设计问题过程就是有效激活思维的过程,从而不断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在这一教学环节中,学生带着任务自学,避免盲目性;设计问题后,全班交流,激发学习积极性,同时能让学习目标自然生成,提高学生学习的目标意识。<br>  第三步,明确观点,塑造品格:在第二步达成共同的学习目标基础上,再组织学生合作探究,明确道德与法治的基本观点,从而塑造优秀品格。本环节主要采用议题式、体验式、项目式等多种教学方法,避免填鸭式式的硬灌输,注重启发性,鼓励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让学生心悦诚服接受结论,水到渠成得出结论,真正实现以理服人,塑造优秀品格。</h3> <h3>  第四步,回扣问题,巩固提高:整堂课结束前,回扣学生设计的问题,在巩固中进一步提高认识,内化品格,这一环节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让学生乐于接受,可以做笔记、可以做思维导图、可以写学习政治小论文、可以写道德演讲稿、可以做练习题等。</h3> <h3>  教无定法,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唯有不断的探索与改进,作为一名教师,能融入东西协作大发展的国家战略中来,为巫溪教育发展尽一份力,孙老师感到十分光荣,倍感责任重大,在今后的工作中,他将尽心竭力做好本职工作,谱写鲁渝教育新篇章!</h3>

学生

学习

道德

环节

设计

问题

法治

这一

教学

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