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笛声声,秋意正浓——东华二小魅力分校音乐教研活动简讯

Vikey

<p class="ql-block">  2024年10月14日上午,昆明市东华二小魅力校区“乐器进课堂”陶笛专场第二场教研活动如期举行。</p><p class="ql-block">‍ 学习陶笛,需要眼、耳、脑、手、口并用。此外,练习吹奏也利于肺活量的提高。用眼看谱,随时按孔或放孔,用耳分辨音高和音色,用嘴控制气息和力度,用心和脑体会乐曲传达的情感和意境,可谓调动身上的所有器官,从而促使人综合智力的提高。</p> <p class="ql-block">  在这一次培训中,张建龙老师娓娓道来的故事,解开了陶笛谜一般的面纱。</p><p class="ql-block">‍ 陶笛的名称——奥卡利那笛的来历。据说意大利北部的小村有位面包师,经常用他的烤箱烧制低温陶制玩具和一些新奇的东西。有一次他烧制了一种上面有像脖子一样哨口的蛋形玩具,因为很像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小鹅的形状,所以就起名为“ocarina”意大利方言就是“小鹅”的意思。陶笛的英文名称奥卡利那笛”就是从这里来的,该名称一直沿用至今。</p><p class="ql-block">‍ 这段精彩的介绍,让我们瞬间对陶笛培训有了更浓重的兴趣——张老师不仅仅是陶笛音乐的熏陶,还有深厚的陶笛文化的渗透。</p> <p class="ql-block">  在本次的教研学习中,老师们先从单音进行练习,了解长音气息控制的基本要求,通过单音练习感受中音和高音的气息,尽早的学会放松、自然的出气。</p> <p class="ql-block">  经过系统的基础学习,老师们已经掌握了陶笛演奏的基本技巧,能够熟练地吹奏出耳熟能详的《玛丽有只小羊羔》《粉刷匠》《划小船》《多年以前》《两只老虎》等经典曲目,踏入美妙的陶笛音乐世界,并把唱谱与空指练习同时进行,强化了音阶指法。</p><p class="ql-block"> 通过这次教学研讨学习,老师们收获满满,也为今后的陶笛教学寻得新思路,新方向,增长陶笛教学与校园活动经验。</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信息来源:昆明市官渡区东华二小</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撰稿:何佳欢</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图片:何佳欢</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编辑:何佳欢</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初审:罗伟秀</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终审:安 敏</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2024年10月14日</p>

陶笛

教研

何佳欢

二小

练习

东华

老师

单音

那笛

小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