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金秋十月,天高云淡,秋高气爽,景色怡人,大自然的色彩变得丰富而迷人。</p><p class="ql-block">2024年10月11日,正逢九月九重阳节,原生产师四团四连十字铺队队长阿五,邀请队里的知青回队一起欢度重阳节。原连队部分知青和好友一行15人,分乘四辆车前往当年“屯垦戍边,寓兵于民”,战天斗地的地方,四连十字铺队。</p><p class="ql-block">沿新开通的南湛高速公路,汽车一路奔驰前往张黄镇东方农場招待所集中。这条新开通的高速路,是广西连接湛江港最便捷的一条高速路。汽车行驶在宽敞笔直的双向四车道高速路上,公路两旁广袤的田野已是一片金黄,沉甸甸的稻穗在阳光的照射下摇曳生姿,波光粼粼,好像一片金色的海洋,微风吹过掀起层层稻浪,五彩田畴盈满丰收的景色。</p><p class="ql-block">神马驾驶的这辆车从安吉上高速,两小时十五分到达东方宾馆,等待其他三辆车的到来。</p><p class="ql-block">不久三辆车相继到达,稍作休息,由罗伟英老哥带队,前往十字铺队。来到十字铺队,热情好客的阿五队长,摆下了三桌美味佳肴欢迎我们到来。知青们刚下车,就来到当年知青的住房,寻找当年劳动生活的身影,纷纷在住房前拍照合影留念。这栋知青住房是1972年建好的,71年来时是分散住在十字大队小学旁山坡上的旧泥房。刚到连队,知青就有50多人,后有部分知青调到其他连队。</p><p class="ql-block">其他连队的知青住房早已不复存在,唯独四连的知青住房还保留至今,阿五队长说,保存下来给我们有个念想,希望我们常回家看看。</p><p class="ql-block">我们连队主要是以种植橡胶为主,有一个班是管理种植的柑橘果,有一个班是负责后勤食堂、养猪、种菜。</p><p class="ql-block">知青生活是一段刻苦铭心的历史,当年16、17岁的我们,走出校门,离开城市,离别亲人,来到这边远的山区劳动垦荒,繁重的体力劳动,枯燥无味的生活,伴随着我们度过了八年,人生中最美好的青春年华在这里度过,这里有我们太多的回忆,往事不堪回首。</p><p class="ql-block">中午三台美味可口菜肴摆满桌面,阿五队长家里的厨柜摆放有各种美酒,随意由我们品尝。如今的生活富足,与当年艰苦的生活有着天差地别,知青好友们共同举杯,感谢阿五队长的盛情款待,祝愿九月九重阳节各位老工人,兄弟姐妹们身体健康!万事如意!</p> <p class="ql-block">驱车来到张黄东方农场招待所,这里还是原来样子,招待所已承包给私人,住宿条件较差,我们当晚的住房已由五连的农友定在翔和宾馆。</p> <p class="ql-block">招待所旁五连兄弟熊四平,已和五连本地农友李万兴农艺师联系,定好了晚上住宿的宾馆和吃饭的餐馆。</p> <p class="ql-block">老夫聊发少年狂。招待所前马路边,神马和同住八年的兄弟和生,摆起了架式,还像当年一样试起了拳脚,你来我往,点到为止,几招下来,炮二平五,打了个平手,四平兄弟手机频按留下了这一瞬间,兄弟手足情,开心即可。</p> <p class="ql-block">在罗伟英老哥的带领下,驱车14公里山道来到四连十字铺队。</p><p class="ql-block">我们连队地处张黄公社十字铺大队旁边,三面环山一面环水,环水的一面是小江水库,现是越州天湖AAAA级景区。</p><p class="ql-block">十字铺历史上曾是古镇,承载着一段传奇的历史。传说伏波将军南征百越时,在崇山峻岭中迷了路,夜宿十字铺三帝古庙,翌晨只见蚂蚁排成“十”字,为将军追敌指路,使之走出迷途追敌大获全胜。他感慨之余,为古庙挥毫题联:“十字显圣,三帝为尊。”自此,十字铺、三帝庙名声大噪,到此烧香叩拜之人络绎不绝。</p><p class="ql-block">原来的三帝庙由于修建小江水库,已沉入湖底成为泽国,现在的三帝庙是修建水库后建起的,越州天湖开发成景区后,这里也是个景点,许多香客乘船游览至此,都上岸烧香叩拜,祈求福运。</p> <p class="ql-block">知青岁月难忘怀,今日相聚续前缘。</p><p class="ql-block">知青兄弟姐妹们来到曾经住过的知青住房前,寻找当年住的房间,回忆激情燃烧岁月里的如烟往事。</p> <p class="ql-block">神马手指处的这间住房,曾在此住了七年,来四连的第一年是住在十字大队小学旁的山坡上的旧泥巴房。</p> <p class="ql-block">当年三兄弟曾住过的房子,53年过去,如今兄弟三人站在房前合影留念,追忆往昔,感慨万千,请记住青春时代那段刻骨铭心的生活经历吧!</p> <p class="ql-block">知青住房前左侧原来是水库边上的一块空地和老工人的厨房,现已种满了各种果树,小六子开心地站在澳洲坚果树旁拍照。</p> <p class="ql-block">当年在这住过的连队知青,在知青房前愉快地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十五连江平队的国元、昌龙好友,在我和老哥住过的房子前合影。记得刚来连队头一年的春节,十五连十七中同学刘坚,曾带好友走了20多公里山路来连队玩,当年还是住在山坡上的旧泥房,这栋住房建好后,也曾来此玩过。</p> <p class="ql-block">女知青们在知青房前的果树旁拍照,留下53年后的身影。</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知青住房的后面水库边,现是枯水期水位下降,丰水期的水位可到住房后十多米,天气炎热劳动回来都是下到水库游泳洗澡,傍晚天黑时拿着梯桶推游过对面的山头果园去摘果回来充饥。连队的知青们个个都练就了一身好水性。</p> <p class="ql-block">知青住房后,五连兄弟四平和十五连国元,讲起了当年经常来我们连队玩的趣事。</p> <p class="ql-block">阿五家里的厨柜摆满了各种美酒,琳琅满目,自泡的美酒也有几大缸,随意由我们品尝。</p> <p class="ql-block">中午聚餐开始,热情好客的阿五队长,搞好了三台美味佳肴,自家放养的土腌鸡,天湖里的河鱼、土猪扣肉、猪脚、羊肉、海鲜等,满满一桌菜,知青好友们举杯,共同祝九月九重阳节快乐!</p><p class="ql-block">感谢阿五队长和老工人的盛情款待,祝老工人们身体健康!</p> <p class="ql-block">知青好友与老工人们,举杯共祝身体健康,九月九重阳节开心快乐!</p> <p class="ql-block">阿五队长比我们小5岁,当年学校高中毕业后分在四连开手拖拉机,与知青兄弟姐妹们结下了深厚的工友情。他为人正直忠厚老实,他三个子女都事业有成,老大仔留学澳大利亚,在墨尔本定居,老二女医科大毕业,在柳州市人民医院当医生,老三女在广东东莞开公司当老板,真是幸福和谐的一家人。</p> <p class="ql-block">和当年一起劳动的老工人相见,都有说不完的心里话,岁月使我们容颜渐老,但浓浓的工友情永世长存!</p> <p class="ql-block">伟英、神马正在聆听阿五队长讲述十字铺队几十年来的变化,如今多数老工人都已搬离连队到张黄镇上住,留在连队的老工人,家家都建成了楼房,生活富足有余,日子越过越好,这样的好日子是在党的领导下,改革开放使人们逐步过上了小康生活。</p> <p class="ql-block">当年一起劳动的覃班长已81岁,当年他是连队有名的壮汉,非常有力气,连队杀猪加菜,都是由他操刀宰杀,如今身体还很硬朗,他每天闲不住还做些劳动活。酒酣正浓,神马即兴向老班长敬礼!</p> <p class="ql-block">吃完午饭,神马和同住一房的好兄弟在曾住过的房前来了张合影,请记住蹉跎岁月里我们一路走来,昔年艰苦生活的情景吧!</p> <p class="ql-block">知青好友们吃完午饭后,五连、十五连的好友没游过天湖,在阿五队长的安排下,来到越州天湖景区,乘坐机排船喜游越州天湖。</p> <p class="ql-block">越州天湖景区,原是小江水库,2016年开发成景区。湖区南北走向,东西狭窄,湖长约54公里,面积1058.8平方公里,湖区与博白县江宁镇三联村湖域相连,乘船两小时左右才能到达坝首。</p><p class="ql-block">整个湖区内有1500多个形态各异的大小岛屿,有些岛屿还保留有较好的天然林,有些岛屿则开发有荔枝、酸梅、火龙果等水果种植园,也有广西的白鹭鸟生态保护区。</p> <p class="ql-block">丽日蓝天,白云悠悠。神马和好兄弟和生,站在机排游船头,船在湖中行,人在画中游。</p> <p class="ql-block">这是伸向湖里的九曲凉亭,现在水位下降了很多,记得2017年来时,水位上涨已漫过凉亭,由凉亭远眺天湖的景色,湖水清澈碧绿,远近山色碧黛,岛屿植被茂盛,风光迷人。</p><p class="ql-block">明代诗人黄时秀临此有诗一首《宴石仙桥》:“此地清幽逢岛分,丹山碧水锁闲云。越王久罢笙竽宴,仙客时乘鸾鹤群…”。天湖既有自然风光之美,也有人文景观之美,实在是美不胜收。</p> <p class="ql-block">四连女知青在凉亭里好开心,留下了愉快的瞬间。</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三帝庙,三帝庙在张黄一带,有一定的知名度。三帝庙里供奉着三位主神,“真武帝”、“文昌帝”、“关帝”。</p><p class="ql-block">三帝庙前的树木高大挺拔,旁边是原张黄公社长岭柑橘场,当年浦北张黄的知青也到此插队,如要回张黄则要乘船到十字铺,再徒步回到张黄。</p> <p class="ql-block">神马和和生,兄弟情深,共同走过了53年的岁月。回想当年我父母下放到偏远的上林县镇圩公社卫生院劳动改造,在南宁举目无亲,探亲假都是在南宁铁路过,和生父母待我如亲子,都是在和生家住,做最好吃的安徽菜给我吃,感恩这份亲情永世难忘。</p> <p class="ql-block">三帝庙前的这个小塔,名日镇妖塔,传说湖的对面山林,过去常有毛贼出没,设下此塔来镇妖避邪。</p> <p class="ql-block">此行知青好友们,在越州天湖大门前合影留念。</p><p class="ql-block">越州天湖景区,原来就是四连种植柑橘果树的山头。这里的山山水水曾留下了知青们的青春足迹,山山岭岭,流下过知青们辛勤的汗水。53年过去,这里已是旧貌换新颜,山光水色,爱在天湖。</p> <p class="ql-block">这是老工人晒的竽蒙,做小菜可口,热情的老工人由我们自要尝鲜,感谢老工人的这份心意。</p> <p class="ql-block">下午四点半,知青们依依不舍的和老工人道别,前往张黄镇翔和宾馆办理住宿。</p> <p class="ql-block">晚上,在餐馆我们四连知青邀请原十字铺队李排长的儿子,现东方医院李院长,和在张黄的老工人一起用餐。五连兄弟熊四平则另请一台,邀请五连的老工人共同欢度九月九重阳节。</p> <p class="ql-block">东方医院李院长,我们到连队时才4岁,现已是事业有成,担负起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重任。</p> <p class="ql-block">翌日早晨,和生和神马来到张黄市场老街,寻找当年为了吃一碟炒粉的粉店,想当年走14公里山路羊肠小道来到张黄,和其他连队的好友在此相聚,能吃上一碟炒粉是当时最大的愿望,几十年过去还印象深刻。和生所站的位置,即是当年的粉店。</p> <p class="ql-block">市场内外摆有许多当地的土特产和各种小吃,和生买了一大袋糍粑、瓜皮、豆鼓送给神马,感谢兄弟的这份情意。</p> <p class="ql-block">十五连的国元、昌龙要到合浦,和在合浦的老工人会面,早餐后他们先行。四连兄弟姐妹们,在张黄市场买好了土特产也前往合浦,打卡海丝首港景区,这个景区是私人老板的,白天没什么玩头,主要是晚上才有各种表演和灯光秀,我们在门外拍了几张照片,也算到此一游,中午找了个大排档餐馆用午餐。</p> <p class="ql-block">这一大桶酸梅,足有一百七十斤,是五连老工人送的,点菜吃饭间隙,四平兄弟买了十几个罐子分装。感谢五连老工人这份浓浓的深情厚意。</p> <p class="ql-block">此次四连知青好友重返十字铺,得到了阿五队长及老工人的热情接待,美味可口的饭菜,吃在嘴里,甜在心里,在此,表示衷心感谢!祝愿四连的老工人和知青好友们,身体健康,万事如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