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1981年,我开始学习摄影。</p><p class="ql-block">那时是用120胶卷和135胶卷记录影像,洗出来的都是黑白照片。我先后购买了上海产的使用120胶卷的海鸥牌203相机,使用135胶卷的海鸥牌单反相机。这两部相机都没有测光系统,只能靠估计曝光。这就需要学习摄影知识,多拍积累经验。在掌握了一定的拍摄技巧后,我又学会了冲胶卷,买了放大机,放大照片。</p><p class="ql-block">摄影的深入爱好,相机不断升级,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两部日本尼康FM2相机入手。相机都有测光装置,准确曝光不成问题了。两部相机,一部装彩色胶卷,一部装黑白胶卷。进入数码时代,2012年我又购买了尼康D700全自动相机,胶片摄影成为历史。</p><p class="ql-block">过去用胶卷拍摄的对象,大都是家人,但有时也把镜头对准社会,留下了一些历史影像。遗憾的是,当时自己没有及时记录拍摄的时间、地点的好习惯,大部分照片拍摄的时间推算不出来了,拍摄地点有的也记得不太准确了。</p><p class="ql-block">回忆一下吧,我用胶卷拍摄的那些人、景、事。</p>  <p class="ql-block">此片大概拍摄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那时兴起了跳舞热,天坛公园成为舞迷的乐园。</p>  <p class="ql-block">街头卖爆米花的小贩。他的双眼,有心酸,有无奈,也有一种坚强。看此情景,让人生出怜悯之心。同时,对他敢于直面生活挑战,又产生敬佩之情。此片拍摄于宣武门教堂前。</p>  <p class="ql-block">西城区闹市口过去是条小胡同,为了城市交通,改建成一条大街,这是开街仪式。</p>  <p class="ql-block">拍摄于原宣武区长椿街西段。请家教在当时也如同现在一样,是年轻父母对子女学业的另一种支持。孩子提高了学习成绩,不怕再花点儿钱。</p>  <p class="ql-block">原宣武区校场口胡同。墙上的文字和胡同里的人,太平常的一景。</p>  <p class="ql-block">原宣武区一胡同里的拆除工程。旁边的二层小楼也即将被拆除。</p>  <p class="ql-block">原宣武区一胡同里的报刊杂志售卖点,摊主在认真阅读。</p>  <p class="ql-block">大街上的凉席售卖商贩,又一个炎热的夏天。</p>  <p class="ql-block">北新华街建筑围挡上的字告诉人们三味书屋就在附近。书屋的名字源于鲁迅先生的文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个三味书屋我好像进去过,不大,一间平房,堆满了书籍。</p>  <p class="ql-block">南新华街即将被拆除的住宅和商铺,很有味道的二层小楼。此景现已不存在了。</p>  <p class="ql-block">南新华街这个小吃店已经被拆除。我想,当年这里一定会有豆汁、焦圈、油条、豆腐脑、包子等那些属于老百姓的早餐。</p>  <p class="ql-block">南新华街的名牌产品销售商店,已成为过去时。</p>  <p class="ql-block">琉璃厂西街附近的胡同。</p>  <p class="ql-block">拍摄于虎坊桥大街西侧。雷锋精神成为北京市民持续的精神追求,义务理发是其中的一项重要活动。市民感受到的是温暖的服务。</p>  <p class="ql-block">菜市口大街南侧的简易楼和千里马饭庄,均已成为历史。</p>  <p class="ql-block">在我印象中,菜市口的人民照相馆有点名气,但是为了大交通,也只能拆除了。</p>  <p class="ql-block">菜市口附近的胡同,文革期间的标语。</p>  <p class="ql-block">菜市口商场的女服务员。“满意在京城”是当时服务行业一句响亮的口号。</p>  <p class="ql-block">在菜市口商场附近抓拍的卖茶女。</p>  <p class="ql-block">原宣武区一处胡同里的雪景。积雪的平房和远处正在建设的高楼大厦。</p>  <p class="ql-block">宣武门内大街的手绘电影广告,画得不错。巩俐——中国大陆当红的电影明星。</p>  <p class="ql-block">宣武门大街路口东北侧,旁边就是宣武门教堂。</p>  <p class="ql-block">宣武门内大街的路西,通过照片里的出租车可以感觉到时间的过去。</p>  <p class="ql-block">宣武门内大街的烤肉宛饭庄,不知道搬到哪里去了。</p>  <p class="ql-block">白纸坊百货商店一楼到二楼的转弯处“少女之春”的服装模特。</p>  <p class="ql-block">西客站地下商场。</p>  <p class="ql-block">原西单赛特大厦门前,喜迎北京奥运的老人。</p>  <p class="ql-block">《试新鞋》拍摄于西单过街地下通道。当时我觉得光线有点味道。</p>  <p class="ql-block">劳动人民文化宫举办的北京图书节。小女孩正在表演京剧《霸王别姬》。背景板上的“北京图书节”几个字是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的字体。</p>  <p class="ql-block">原前门大街北口东侧,商铺林立。</p>  <p class="ql-block">天安门曾经的国营照相。</p>  <p class="ql-block">天安门广场的清洁工。</p>  <p class="ql-block">雨后的天安门广场,一位外国朋友很有兴致地清扫地面上的雨水,为拍照做准备。他的行动,把其他外国朋友都逗笑了。</p>  <p class="ql-block">天安门国旗杆执勤军人的换岗一刻。</p>  <p class="ql-block">一位外国朋友用DV机拍摄天安门广场。</p>  <p class="ql-block">香港回归倒计时还有两天。</p>  <p class="ql-block">东长安街胡同里,庆祝建党八十周年,社区用北京青年报制作的宣传挂图。</p>  <p class="ql-block">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东安市场重新开业的一天。</p>  <p class="ql-block">东安市场的服装展示。</p>  <p class="ql-block">天坛历史上的一次外事活动,丹陛桥上的彩旗。</p>  <p class="ql-block">新世界百货商城庆祝春节,一个新的春天即将到来。</p>  <p class="ql-block">坐落在板章路的原开明电影院,在建设两广大街时被拆除。其建筑式样很有特色,西洋建筑味道。希望能在合适的地点复建。</p>  <p class="ql-block">磁器口内的国营理发店。</p>  <p class="ql-block">原幸福大街路口的计划生育宣传墙。我们都是响应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一代人。</p>  <p class="ql-block">曾经的西草市胡同,戏剧服装一条街。</p>  <p class="ql-block">东岳庙举办的春节庙会。</p>  <p class="ql-block">翠微大厦广场的服装模特表演。北京很早的服装展示活动。</p>  <p class="ql-block">海淀当代商城1999年青春夏令时系列活动,有摄影大赛,有减肥产品销售等。T台上正在进行的是服装展示。</p>  <p class="ql-block">首届冶金企业职工运动会在北京工人体育场举办。我当时在首钢工作,观看了开幕式。</p>  <p class="ql-block">中华民族园里的苗族芦笙吹奏表演。</p>  <p class="ql-block">石景山一处街头悬挂的健美艺术团表演广告。</p>  <p class="ql-block">最早的车展,西安产的奥拓小汽车。</p>  <p class="ql-block">密云著名景区云蒙山附近一村庄的古戏台。戏台上方的标语又给人带来现代感。</p>  <p class="ql-block">早期的河北白沟市场。</p>  <p class="ql-block">1998年夏天,我到北戴河游览。在长城入海处的老龙头,一外国朋友正在留影。我抓拍了他开心一笑的瞬间。</p>  <p class="ql-block">《思想者》雕塑来到中国美术馆。它是法国雕塑艺术家罗丹创作的著名雕塑作品。</p>  <p class="ql-block">说明:这些照片已通过专业图片社转换成了数码照片,制作美篇时,我又用电脑修了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