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趣味·“走进三苏”】N03聊聊苏轼爱好趣事

踏遍青山

<p class="ql-block">昵称:踏遍青山</p><p class="ql-block">美篇号:28580200</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北宋文学家苏轼,在一生中,除了有不少的知己朋友,如,李公麟、米芾、范纯仁等,他在日常生活中,还有着许多的爱好兴趣,这不仅丰富了他的人生,也反映出了他对高雅生活品质的追求、与对精神世界的探索。</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他的文学和艺术成就,以及他对生活的热爱和独特的见解,使他成为了历史上备受瞩目与尊敬的历史文化名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今天,我们就来温故而知新,长见识与增加一番文学乐趣。</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喜画竹‌,苏轼对竹子有着特殊的喜爱,他认为“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其意是说,没有肉吃,也不能居住在没有竹子的地方。‌ 表达出了他对竹子的高度评价和喜爱。</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其诗曰:“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傍人笑此言,似高还似痴。此君仍大嚼,世间那有扬州鹤?”,他认为宁可物资生活短缺,也不能失去高尚的情操。‌虽没肉可吃会让人变瘦,但只要再补养一下就可以恢复。</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但是如果没有竹子,人就会变得俗气。这是精神上的缺陷,难以医治的。最后又写了,那么请问,如果面对此君(竹),仍然大嚼,既要想得清高之名,又要想获得甘味之乐,世上又哪来“扬州鹤”这等鱼和熊掌兼得的美事呢?以此表示出对俗士的调侃和反诘。</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注→诗中此君:为晋王徽之典故。“扬州鹤”指代理想中的十全十美的事物,或者不可实现的空想,侈求,也用来比喻欲集做官、发财、成仙于一身,或形容贪婪、妄想。</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苏轼一生里,还特别的钟爱猪肉,他曾在《猪肉颂》中写道:“富者有肉,贫者无肉。”可见猪肉在当时的地位。他认为猪肉具有滋养身体、补益脾胃的功效,因此经常食用。还研究了一套独特的烹饪方法,将猪肉炖煮得香嫩可口,深受家人和朋友们的喜爱。</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他的画作,在当时极具有价值,曾将自己的画作与一位卖猪肉的商贩交换猪肉。这幅画作如今已成为珍贵的文物,展示在博物馆中。这也反映出苏轼平易近人、随和的性格。</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美友们还知还苏轼那些趣事乐闻呢,欢迎大家一起来快乐参与话题活动,增加知识,提升古典文学趣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