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旅游(4)卢沟桥、大观园

其乐无穷

<p class="ql-block"> 今天游玩的地点是宛平城、卢沟桥。一直以来,知道“七七”事变发生在卢沟桥,可来北京这么多次,从没到过卢沟桥,也不知道卢沟桥离北京城有多远,这次出行前安排了一天卢沟桥游,在高德上查卢沟桥的位子 ,其实它在丰台区,离北京城区并不远,地铁1号八通线换16号线就能到达,非常方便。</p> 宛平城位于北京市丰台区境内,是华北地区唯一保存完整的两开门卫城,始建于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最初名为"拱北城",清朝时期改名为"拱极城",民国十七年(1928年)改称"宛平城"。宛平城是明、清时期军事专用的卫城,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640米,南北宽320米,城池总面积约20公顷。城墙高7.18米,基础为六层条石,墙身内部以黄土和碎石筑实,外面以城砖包砌城墙顶上铺砌面砖三层。城墙四周外侧有垛口、膝望孔射眼,每垛口都有盖板。 宛平城有东、西两座城门,东为"顺治门",西为"威严门"。这座就是东边的"顺治门",进了此城门,就是宛平老街了。 走在宛平的老街上,一种宁静、舒服的感觉由然而生,慢悠悠地散着步,好幽静! 街面干净又不失典雅,斑驳的油漆,显示了悠久的历史。 宛平九号,很精致的楼房,原以为跟历史有关,其实它是一座为宾客提供了一个既古雅又现代化的住宿和活动场所。这里不仅适合举办各种活动,如婚宴、会议、酒会等,还通过其独特的设计和氛围,让人们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老北京的市井文化和氛围。 宛平县衙 抗战纪念馆,今天是周一,照例闭馆,失去了一次受教育的机会。 前面就是西城门——威严门 出了威严门,就看到卢沟桥了。 卢沟桥是北京市现存最古老的石造联拱桥,也是华北最大的古代石拱桥。卢沟桥始建于金大定二十九年(南宋淳熙十六年,公元1189年),并在金明昌三年(1192年)完成。桥的形制、桥基、桥身的构件和桥上石雕部分仍为金代原物。卢沟桥是十一孔不等跨连续圆拱桥,全长212.2米,加上两端引桥,总长266.5米,宽9.3米。其墩前尖后方,迎水面砌成分水尖,并在每个分水尖上安置一根长约26厘米的三角形铁柱以其锐角迎击冰块保护桥墩,人称"斩龙剑"。桥墩的另一头形如船尾,水流出券洞即可分散,减少券洞内水流的压力。卢沟桥的石雕精美奇特构思巧妙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br><br> 卢沟桥不仅是一座重要的交通要道,也是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起点。1937年7月7日,日本在此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史称"卢沟桥事变"(亦称"七七事变")。中国抗日军队在卢沟桥打响了全面抗战的第一枪。卢沟桥作为全民族抗战的爆发地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1961年3月4日,卢沟桥(含宛平县城)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br><br> 卢沟桥上有501头石狮子。这些石狮子不仅展示了中国古代石雕艺术的精湛技艺,也成为了卢沟桥这一历史古迹的重要组成部分。 卢沟桥的狮子形态各异,栩栩如生。这些狮子有大有小,大的有几十厘米高,小的只有几厘米,甚至连鼻子眼睛都看不清。它们的姿势和表情也各不相同,有的昂首挺胸,仰望云天;有的低着头,专心听桥下的流水声;有的小狮子依偎在母狮子的怀里,好像在熟睡;还有的小狮子藏在大狮子的身后,好像在玩游戏。<br> 卢沟桥的修复工程于1986年12月开工,1987年7月竣工,为了保存古迹,特将旧桥面条石保留一部分供参观。 走到桥的西面 桥西面的石碑 ,乾隆的“重葺卢沟桥记碑”。 乾隆御笔“卢沟晓月”碑,在桥的东面。 卢沟桥东面的广场,终于在这里看到了秋色。 卢沟桥有十一个孔,由于去年的洪水,现在河的两岸都关闭了,没法走到岸边拍到桥的全貌,透过树枝,能勉强拍到八个孔。 总算找到一个没啥阻挡的位置,拍到了六个孔,这是最多的了。没能看到桥的全貌感到非常遗憾! 参观完,粗略了解了卢沟桥的前世今身,也了却了我的一桩心愿。<div>  下午去大观园,那是休闲的地方,走过了之。</div> 大观园检票口 景色优雅 怡红院,宝玉住的地方。 省亲别墅 小姐上楼啦,哈哈……! 迎春的住宿 稻香村,李纨的住宿。 潇湘馆 王熙凤来到潇湘馆 斑鸠占了雀的窝 今天的游玩从大观园出来结束了<div>  (待续)</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