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神话--跟着悟空游山西之二,汾城古建群

梦在旅途

<p class="ql-block">汾城古建筑群位于汾河西畔的汾城古镇,地处临汾市襄汾县。汾城古建筑群西侧毗邻一条壕沟,该沟曾是汾河的支流,地形特征为北高南低、西高东低,汾城则坐落在原支流东侧的高地之上。</p><p class="ql-block">汾城古建筑群以鼓楼为中心,自北向南依次排列着城隍庙、文庙、鼓楼、学前砖塔、县衙大堂、关帝庙、社稷庙、洪济桥及城墙等,共计四十余座古建筑。建筑群的整体布局与规制,沿袭着中国传统县级城市的建筑风格。汾城古建筑群有城隍庙、文庙、明伦庙等景点。唐贞观七年,县城自古城迁徙至此,并赐名太平县。金大定二十三年(1184年),洪济桥开始建设。崇祯四年,县令魏公韩更是发起大规模建设。文庙在明清时期历经修复,乾隆年间,为增强稳固性,洪济桥廊的木柱被石柱替换。1920年,洪济桥重修。2021年11月,西城门修缮完毕,西城门至北城墙外环境得到全面治理。</p><p class="ql-block">1961年,汾城古建筑群中的城隍庙、文庙、县衙大堂被正式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汾城古建筑群被公布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p><p class="ql-block">历史沿革</p><p class="ql-block">汾城镇在唐初为尉迟公的封地,亦称鄂公堡。唐贞观七年,县城自古城迁徙至此,并赐名太平县,此后历朝历代均有修缮扩建。唐代时期,汾城古建筑群内的文庙、鼓楼、县衙大堂相继落成。随后,明伦庙在于元代时期建成。元六年,汾城古建筑群内的文庙得以重建。金大定二十三年(1184年),洪济桥开始建设。随后,关帝庙于元大德四年(1300年)建成。明洪武二年,汾城古建筑群的城隍庙落成。明代洪武年间,社稷庙也完成了建设。崇祯四年,县令魏公韩更是发起大规模建设,层层垒砌砖石。文庙在明清时期历经修复。</p><p class="ql-block">清康熙三十四年,县衙大堂毁于地震,清康熙三十九年得以重修。康熙四十七年,鼓楼迎来了重建。乾隆年间,为增强稳固性,洪济桥廊的木柱被石柱替换。道光至民国时期,鼓楼经历了重建。1920年,洪济桥重修。1961年,汾城古建筑群中的城隍庙、文庙、县衙大堂被正式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汾城古建筑群更被国务院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汾城古建筑群被公布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