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温热的火盆

周公

<p class="ql-block">乡土散文 </p><p class="ql-block"> 一只温热的火盆</p><p class="ql-block"> 时近隆冬,夜里日益寒冷。我坐在台灯下看书,不自觉的打开电烤火炉。烤炉发出夺目的光亮,暖意让我一阵恍惚,思绪飘回到多年以前那些深冬的夜晚……</p><p class="ql-block"> 我们是怎样度过那一个个寒冷冬夜的呢?哦,那是一只温热的火盆。</p><p class="ql-block"> 我家有一只铸铁火盆,估计是爷爷传下来的吧,四围方正,中间凹陷的圆底,形如铁锅,小时我却觉得很像一只宋朝战将的头盔。火盆厚重,加上支撑的木架子,总有小桌子那么大吧,年幼的我们根本无法挪动它。</p><p class="ql-block"> 平常,火盆扔在墙角,毫不起眼。天气一旦转凉,火盆就派上了用场,而且显得越发的重要了。每天做饭时,父亲在灶孔里加烧一根硬柴(木棒)。没有充分燃烧的木棒被扔进加盖的坛子里,缺氧熄灭,变成了一截儿一截儿麸炭。黑黢黢的麸炭易燃还无烟,是上好的取暖材料。它将在寒冷的冬季带给我们多么温暖的体验!</p><p class="ql-block"> 火盆带给我的是温暖的记忆!中学时我是走读生。晚自习放学,我要走一二十分钟才能到家。乡村的夜晚,寒冷而寂寥,我和几个同学走在黑漆漆的路上。夜风吹在面颊上,钻进单薄的袄袖,冰冷而刺骨。我们冷得着不住,只有不断的搓手 ,不停地小跑。即便这样,走进家门时,也还是手脚冰凉……</p><p class="ql-block"> 我刚一跨进家门,就听见母亲在喊我“快来!快来!赶快来烤火!“屋子里早已经燃起了一盆碳火,阵阵暖意立刻驱走了我心头的严寒。原来,父亲计算着我放学的时间,早就预备下碳火,等我回来。我内心是何等的畅快,真正体验了一把什么叫“雪中送碳”!透着火红的木炭,无声的燃烧着,忽明忽暗地闪耀着火星儿,整间屋子温暖如春。我搓了搓手,立刻伸过去拢在碳火上,翻来覆去,直感到有些灼痛才罢休。再脱下鞋子,让冻僵的脚丫子也暖和暖和……</p><p class="ql-block"> 父亲用火钳在碳灰里拨来拨去,很快,一个灰不溜秋的东西晃到我眼前,啊,“烧红苕”,我兴奋的叫起来,肚子早就有些饿了。我接过红苕,还有些烫手。我拿在手里,熟练地拍拍灰土,小心翼翼的剥开外皮,红苕熟透的甜香沁人心脾,忍不住咬一口,“哎哟,烫嘴!”那温软的红苕真是说不出的美味……</p><p class="ql-block"> 火盆带给我的是温馨的亲情!我家兄弟姊妹很多,年龄跨度很大。我还在读小学时,前面几个姐姐已经成家。她们只有在过年的时候,带上一家大小,一起回家团聚。每到过年时节,我家十几口人聚在一起,相当的热闹,让外人都眼红。</p><p class="ql-block"> 晚饭过后,一家人开始了“围炉夜话”。大人们一般分成两拨。几个姐夫凑成一桌,开始玩扑克,在他们桌子底下,木炭烧热了一只“烘凳”(体型较小的火炉),可以温暖双脚和膝盖。</p><p class="ql-block"> 姐姐们则围着那只大火盆,这是打算彻夜长谈的节奏。我很喜欢这个氛围,挤在她们中间。烧得旺旺的火盆发出炽烈的热浪,烤得人出汗。平常不多见的瓜子糖果这时可以尽情享用。姐姐们一边聊着工作生活中的人和事儿,一边还在忙着给孩子们打毛衣。我也插不上嘴,就嗑着瓜子儿,不断地往碳火里吐瓜子壳,看着那果壳儿糖纸在火里“哧”的一声,化成一股烟,发出一股焦糊的味道……我有时也跟大一点儿的侄儿侄女嬉闹一番,其实我们年龄相差无几……</p><p class="ql-block"> 夜已经很深了,碳火渐弱,变得灰白了。我连连打着哈欠,可姐姐们毫无睡意,聊得正欢,似乎有说不完的话呢!几个姐夫玩游戏也像对待工作一样,严格认真,且乐此不疲。平常工作紧张,难得过年放松一下,姐姐们也懒得管他们,只是随时帮他们更换碳火。那些年月,他们常常玩到深夜,有时甚至天亮,早上直接吃汤圆后才白天补觉……</p><p class="ql-block"> 寒冷的冬夜里,炭火盆带给我们多少温热的体验啊!转眼将近四十年过去了,现在我们不缺吃喝,夜里烤着电热炉,却总觉得缺少了记忆中那烟火的味道……</p><p class="ql-block"> 我多么怀念记忆里那只温热的火盆啊!</p><p class="ql-block"> 2023.12.7</p><p class="ql-block"> 于江南云水间</p>

火盆

红苕

温热

寒冷

碳火

姐姐

一只

带给

一截儿

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