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游川西古镇群落 二.平乐古镇 川西竹海 2024年8月

好心情

<p class="ql-block">  离开夹关古镇,我们今天的目的地是平乐古镇。看着窗外平整的道路,沿途竹林茂密深邃,一望无际。驱车驶过,一幅幅竹林风光掠过,一阵阵绿林清风吹来,真让人神清气爽!</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赏心悦目的观景,20公里的路程转眼便到,平乐古镇到了。</p><p class="ql-block"> 游平乐,一生快乐!</p> <p class="ql-block">  到平乐安排好住处,我们立马奔向附近的“川西竹海”。这是刚才路过时见到路边的景区指示牌而临时增加的游览内容。</p> <p class="ql-block">  汽车驶入景区专道,道旁翠绿的竹林在清风中搖曳,好像在夹道欢迎远道而来的游客。</p> <p class="ql-block">  没有想到,这片竹海自然风景区的入口竟是这样别具一格:一座以竹制材料装饰而成的室内玻璃房一一川西竹海竹博馆,是景区的入口处,也就是说,竹博馆是进入景区的必由之路。简直让我们开了眼界!</p> <p class="ql-block">  到这里是一定要打卡的。</p> <p class="ql-block">  一进入馆内,展现在眼前的景象更是让人惊喜!高大时尚宽敞的大厅展馆通道,中央空调送来阵阵凉风,展馆装饰以“竹”制作,天花板级的竹艺花造型别致,豪华夺目,艺术感拉满!</p> <p class="ql-block">  进入展馆,便是竹文化的文字介绍。这里介绍了邛竹的渊源和分布,并对“文人至宝,商贾奇货”的“邛竹杖”重点讲述。早在2000多年前,邛竹杖便从南方絲绸之路远销海外。邛竹杖也被许多文人墨客诗酒相传,赋予了邛竹杖深厚的文化底蕴。</p><p class="ql-block"> 时过境迁,邛竹杖也在发生不同的演变,成都文旅集团在大量考究邛竹杖历史文化的基础上,兼顾实用与新时代审美观,重新定义了邛竹杖的形态,也让邛竹杖成为传递天府文化的新名片。</p> <p class="ql-block">  传统邛竹杖复原照片。</p> <p class="ql-block">  成都文旅原创版邛竹杖照片。</p><p class="ql-block"> 想不到我这个外行看起那么不显眼的拐杖,却有着那么丰厚的传统文化底蕴。真是外行看热闹😛😛😛</p> <p class="ql-block">  进馆还有游客休息的场地,各式各样的竹沙发引来游客欣赏赞叹并亲自坐下体验一番。</p> <p class="ql-block">  大型LED屏循环播放介绍邛崃竹文化的起源和发展、丰厚的竹文化底蕴和醉人的竹海风光。</p><p class="ql-block"> 在这里,我们开始认识和了解竹文化。</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东方之美</p><p class="ql-block"> 虚心而有节,清脆而高洁,儒取其教化,道取其悠然,释取其禅意,兵取其坚韧,斑取其速生。</p><p class="ql-block"> 竹子与中国诗歌书画和园林建设关系源远流长,竹子与中国普罗大众生活息息相关,成为独特的东方生活美学。</p><p class="ql-block"> 倚竹而居</p><p class="ql-block"> 苏轼曾写下“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在传统文化里,倚竹而居一直是古人追求的意境。“移竹当窗,分梨为院”几乎成为一种中国传统建筑的程式。梨花院落未必尽得落实,“无竹不成园”却是不争的事实。</p><p class="ql-block"> 君子之风:</p><p class="ql-block"> 根据历史记载,三国魏晋之际,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阮咸等七人相与友善,游于竹林,号为七贤。竹因其挺拔与经冬不衰的特性,古人常以此来况喻君子品行。</p><p class="ql-block"> “竹”的君子之风:</p><p class="ql-block"> 安贫乐道的风范 自强不息的精神 坦荡宽容的胸怀。</p> <p class="ql-block">  以竹为器</p><p class="ql-block"> 从七千多年前河姆渡人使用竹制品开始,竹器具就出现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经过数千年的延续,竹还渗透在中国人的衣、食、住、行、娱的肌理中,不仅以书面摹之,以诗词怀之,还成为中国社会各阶层生活中的兼具实用功能的雅物。</p><p class="ql-block"> 这里展出的竹编工艺品,就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用品,小巧玲珑的小摆件,精致时尚的竹提包、竹篮,还有茶杯茶壶、水瓶胎竹编等等,既与大众的生活密不可分,又是大家喜爱的雅物。</p> <p class="ql-block">  巴蜀竹艺丰富多彩,技艺精湛,驰名中外。</p><p class="ql-block"> 这里有瓷胎竹编花瓶、竹簧摆件、龚扇、竹帘画等等竹艺精品的展示,竹艺编织介绍,还有各种类竹艺详细的制作程序介绍。</p> <p class="ql-block">  许多竹制生活工艺品,竹制微型生活居家环境,真是精致逼真,让我们忍不住啧啧称赞!</p> <p class="ql-block">  竹博馆的通道旁,展示“竹”的丰富用途和巧编成品,各形竹编灯罩、竹编宫灯等等等等……在如此众多的竹艺精品面前,我们忍不住边游览边拍照,实在是目不暇接,爱不舍离……</p> <p class="ql-block">  唯一可以带走的是美照!看拍照人和被照人都忙得不亦乐乎,就可想而知我们是多么兴奋!多么开心!</p> <p class="ql-block">  竹博馆,让我们了解到中国竹文化的丰厚底蕴,让我们观赏到竹文化在人们生活中的广泛运用,让我们感受到竹文化在书画诗词中不可或缺的千秋神韵!长知识了!</p><p class="ql-block"> 不知不觉到了竹博馆的出口,在不绝于耳的赞叹声中,我们跨入了竹海自然风景区。</p> <p class="ql-block">  川西竹海位于大山之间峡谷中,是竹林与山水为主题的景区。这里的竹林面积为10万余亩,含氧量极高,被誉为“天然氧吧”、“绿色幽谷”。</p><p class="ql-block"> 游川西竹海有许多项目,如:高空玻璃栈道、高空观景平台,可以观竹海全景的浩瀚与宏大;运动型体验项目:滑翔、探险,还有体验快乐的亲子游等等,我们则选择了步行观竹海,与竹海来个原汁原味的近距离观赏!</p> <p class="ql-block">  走进大自然,犹如进入了绿色天地,让我们心旷神怡!我们漫步在景区平坦的小道上,在竹林的掩映下,絲絲凉风拂来,我们开始感受到天然氧吧的舒适与清凉。</p> <p class="ql-block">  平坦的小道逐渐变成了红土石板坡路。又见当今景区时尚的标志牌“我在川西竹海等你”,免不了又打个卡。</p> <p class="ql-block">  时而登上木栈道,时而钻进竹林中,时而漫步溪流旁,我们慢慢向竹海深处跋涉。</p> <p class="ql-block">  地势有些起伏,我们上坡下坎,却始终保持着旺盛的斗志,为什么?温柔的成都近期高温天气近40℃,刷新了历史新高,变成了火炉。而川西竹海是一个大型制氧机,我们在竹影斑驳的竹海中,有饱和的供氧,有竹林的凉风,体感气温比成都低了很多。竹海带给我们舒适的感受,竹影翠浪陪伴我们一路快乐,浪漫而行!</p> <p class="ql-block">  漫步于竹海,我们沉浸在绿意盎然的大自然的环抱中,倍感大自然的时光永恒,倍感生命的美好!</p> <p class="ql-block">  竹海中的小凉亭,是我们小憩的理想之处。</p><p class="ql-block"> 坐在凉亭中,四周竹海养眼洗肺,清风吹拂,乘凉聊天,还有水果零食加餐,真是神仙过的日子。😊😊😊</p> <p class="ql-block">  继续前行!来到离溪流最近的小桥头。</p> <p class="ql-block">  透过竹林的缝隙,看见脚下的溪流奔腾不息流向远方……</p> <p class="ql-block">  转入一条岔道,走过曲折蜿蜒的栈道,又看到了另一番天地。</p> <p class="ql-block">  一条小溪沟从竹林穿过,好似风格不同的又一道风景线。邻近处就是高耸的山峰。</p><p class="ql-block"> 啊,呐喊泉!一个景点!我们顺着山路来到一个稍宽的平台。</p> <p class="ql-block"> 平台旁是一个小水潭,平台后是一面非常陡峭的山壁,与地面基本呈90度的角。山壁上长满灌木,没啥特别之处。哦,呐喊泉!</p><p class="ql-block"> 看看指示牌是咋说的:</p><p class="ql-block"> 呐喊聚福</p><p class="ql-block"> 一、临潭而立,仰望山泉;</p><p class="ql-block"> 二、面对山壁,连续高声呐喊;</p><p class="ql-block"> 三、默念心中所愿,山泉将应声喷涌而出,预示天赐福运,你将愿望成真。</p> <p class="ql-block">  我们和一群游客立即聚集在一起,按照指示牌所写,口令一、二、三,齐声连续呐喊,眼睛紧盯山壁上方,无响应。反复几次后,终于感动了上天,一股山泉从山壁间流出,由小而大飞流直下……游客们兴奋得又跳又叫,天赐福运了!</p><p class="ql-block"> 快乐开心的游玩!</p> <p class="ql-block">  又看到一个为小朋友准备的游戏,“来摸我呀,快来与我互动”,我们又来了兴趣,等小朋友玩够了离开了,我们上场了。</p><p class="ql-block"> 屏幕上出现了几条红花金鱼,自由自在遨游在水中求抚摸。如果我们用手去抚摸它,金鱼便会越来越多……很有意思。与大自然与动物和谐共生,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的责任所在。</p> <p class="ql-block">  大自然的丰润和大地的宽阔,使“竹”在几千年的繁衍生息中发展成今天如此浩瀚宏大的竹海。竹海的秀丽风光,丰厚的竹文化底蕴,丰富的竹资源,衍生了一系列的竹产业发展壮大,极大的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和物质需求,“竹”功不可没!</p> <p class="ql-block">  意犹未尽的结束了竹海之游,收获比预想的要多很多。</p><p class="ql-block"> 愿我们以竹的君子之风自勉:安贫乐道的风范,自强不息的精神,坦荡宽容的胸怀。</p> <p class="ql-block">  返回平乐古镇,立即感受到高温天气的煎熬,竹海的舒适让人怀念!</p><p class="ql-block"> 下午高温时段我们回住处休息。雷鸣声由远而近,随之而来一阵大风卷着落叶吹过,大雨随即到来。我们打开住宿门,迎来酷暑多日的一场久违的凉爽!半小时的雷阵雨逐渐消停,体感也舒服多了。靠近山边的平乐古镇,大雨过后,阳光的辐射被丰厚的植被降住,地面很快降温了。如果在成都市区,这么短时的阵雨后很难享受到凉意。</p><p class="ql-block"> 下午6点,我们才出门。大雨过后,特别凉爽,趁此凉意,马上去游览一下熟悉的古镇。</p> <p class="ql-block">  我们通过乐善桥来到老镇,河边的树林雨后更加苍翠清新,房子还是那座老房子,唤起我们对过往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  乐善桥上留个影。</p> <p class="ql-block">  在桥头拍照留住老镇的建筑轮廓,老镇韵味依在。</p> <p class="ql-block">  桥岸沿河的清河街,各种小摊铺铺相连。所卖商品,多是农用家用的家什,背兜、菜蓝、簸箕、筛子、蒸格、提包、拐杖等等,几乎全是用竹子编制出来,做工细致,成为产竹区的特产。</p> <p class="ql-block">  七孔乐善桥,是一座标志性古桥,建于清同治年间。历史上曾有过两次改建。第一次为顺应历史发展,将原来的人行桥改为钢筋混凝土交通桥。第二次改建又将混凝土交通桥改成石阶梯,重新变成人行桥。乐善桥恢复了原貌,昔日风彩重现,也成为古镇的主要观景区。</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今天我们沿河漫步,生长在这里的大榕树枝繁叶茂,形成一个荫凉避暑的小天地。据说生长在平乐的大榕树,沿江的有13棵,树龄多在千年以上。平乐的榕树年代最久远的要数乐善桥头那一棵大榕树,树龄1500多年,已成为平乐一景。</p><p class="ql-block"> 我们在榕树下留影。</p> <p class="ql-block">  重回老镇,老巷老房老街景,雨后黄昏更显寂静。</p> <p class="ql-block">  找到餐饮小吃巷吃晚饭,顺便乘凉,好难得的时光。</p> <p class="ql-block">  不料,一场夜雨又降临,不大不小,淅淅沥沥。正好我们可以在享用佳肴的同时,望着从屋檐滴下的雨珠,尽享古镇的雨夜之韵……</p><p class="ql-block"> 雨停了,拉回思绪,观观夜景去!</p> <p class="ql-block">  河岸边的餐馆已亮起霓虹,水面微澜轻轻推动水中倒影……</p> <p class="ql-block">  乐善桥夜景。</p> <p class="ql-block">  沿河岸边灯火璀璨。</p> <p class="ql-block">  大红灯笼为我们照亮回家的路……</p> <p class="ql-block">  游平乐,一生快乐!</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2024年10月完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