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落人间的天路317 (七)西藏最高的寺庙:孜珠寺

平淡是真

今天9月4日,我们从滴嗒的雨声中醒来,8点40从宾馆出发,车行3分钟到达强巴林寺。<div><br>  因昨天车胎坏了,司机把我们送到酒店后就去买胎换胎,今天把强巴林寺补上,因雨下得比较大,我们俩因有了昨天的参观,今就在车上等待进寺朝拜的同车小伙伴。</div> 从寺院出来,一路沿昂曲边的214国道行驶。10点进入类乌齐县境,山体颜色开始变土色,昴曲也变得清澈。11点过类乌齐县城,往丁青方向并入317国道。 乃查莫玛尼堆 <p class="ql-block"> 进入丁青,山体又开始变红。</p> <p class="ql-block">  在317国道边上的绒通乡,有个名为乃查莫的玛尼堆,因这个玛尼堆在昌都乃至西藏都很有名气,也足够大,凡是从昌都到那曲去的游客都会停下来,欣赏一番这凝聚着藏佛教文化和艺术的人文景观。</p> 这个玛尼堆,规模之大,数量之多,在全西藏都是绝无仅有的。 相传文成公主赴藏联姻行至绒通乡,因向神像顶礼的时辰已到,对面的草坪上显现出了11尊人体大小的佛像,公主立即向佛像献上供品,并顶礼祈祷。此刻天空出现了许多七色彩虹,公主便将此地命名为花色圣地,并将一块刻有六字真言的石块放置在地上,插上经幡。从此,藏族同胞经过这里,都要奉上刻有佛言、佛像的石块,世代相袭,便形成了这里巨大的玛尼堆。 而绒通寺却是围着玛尼堆而建的,寺庙周围砌有围墙,围墙外侧安装着转经筒。 每天都有很多信众自发来到这里围着乃查莫玛尼堆转经,转累了就在边上坐下来休息一下。 因正值中午,绒通寺门锁着,我们也没能进去近距离欣赏“蚌姹玛”、“涅碴摩”、“阁沓哆玻”等最出名的玛尼堆,只沿乃查莫玛尼堆绕了一圈。 因乃查莫玛尼堆所在村连一家面店都没有,只能在一小买部买了干粮当午饭,饭后直接往孜珠寺赶。 孜珠寺 <p class="ql-block">  车行不久,山顶开始出现露裸的怪石,司机说这就是孜珠山的后山。此时的孜珠山,山顶云雾缭绕,黄金与翠绿相间的植被点缀在赭红色的山体上,呈现出一片暖暖的秋意。</p> 路过村庄,崭新的藏寨、寺庙的金顶,被一片片金黄的青棵拥在了怀中,给人以一幅丰收与祥和的景象。 行至孜珠山前山,在路旁出现硕大的“天穹孜珠”字样时,就开始进入土路爬山了,车从海拔3600米的山脚下之字形向上,行半小时,经过N个发夹弯后,到达海拔近4800米的山顶平台。 这段蜿蜒曲折的山路,需驾驶高底盘的车辆与司机胆大心细的驾驶技术才能完成。 孜珠寺背靠孜珠山,始建于三千年前,他是西藏海拔最高的寺院之一,也是雍仲本教最古老、最重要的寺庙之一。 “孜珠”意为“六座山峰”,这六座山峰,异峰突起,挺拔险峻,怪石嶙峋,禅祠叠叠。 据经典记载孜珠寺是观音菩萨的道场,六座山峰象征观音菩萨用慈悲和智慧度化所有六道众生,帮助他们从烦恼中走向解脱之路。 <p class="ql-block">  代表六度万行中的: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以及对众生的贪婪、愚痴、嗔怒、傲慢、嫉妒、偏见的对治之道。</p> 从车上下来,我们的心异常平静,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就是要到达第三个峰的拱门。 我们沿朝圣之路开始攀登,一路有玛尼堆、观景亭、古代大师脚印、殿堂、僧舍等景观与历史遗迹,有虔诚有信徒与僧人,还有闲庭信步的牦牛以带着狗子在此露营的旅者。 <h5>(玛尼堆)</h5> <h5>(罗丹宁布大师的脚印)</h5> <h5>(露营者)</h5> 我们先进大金堂进行朝拜,再经过僧舍、民居一路向上,中途竟然没歇,一口气登上了拱门。 站在拱门中央,真的可感受到超脱世俗的宁静与神圣,同时也为自己能如愿而感到自豪。 传说,孜珠寺的拱门是由大鹏鸟穿过留下的空洞,象征着智慧与洞察力。而我的感觉拱门像是给我们山上开了一扇门,将孜珠山后面如画的风景展示在了我们的眼前,让我们有幸看到了这陶醉的高原秋色。 在拱门中,再沿徒峭的木梯向上,绝壁上有一间海拔最高的僧舍,屋内有一位修行者,他和蔼地向我们介绍了小屋内古代高僧的脚印。 <h5>(古代高僧的脚印)</h5> 修行小屋上面还有一只网红空中厕所(其实是僧人的厕所),好多人进了小屋是为去看那厕所,但为了游客的安全,我们去时没对外开放。(下图为拱门山前景色) 原路下来,回到大殿前,我们静静地坐在殿前平台的台阶上,回望着那层层叠叠的殿宇、僧舍、藏居,感慨万千。 三千年来,无论灾荒、法难、战争还是动乱,虽然孜珠寺会受到干扰甚至遭到拆毁,但佛法的火种始终能在这里薪传不灭;许多苯教佛法的经典、仪轨只在孜珠寺得到了完整的保存和继承。 <p class="ql-block"> 这是信仰的力量,是历代高僧的加持,使僧人与信徒们,远离世俗社会,克服高寒缺氧的艰苦环境,在这纯净的修法氛围中修行。</p> 也让我们这些凡夫俗子能漫步于山恋之间,欣赏这古老的画卷,寻找心灵的归宿。 在这高山之颠,静坐一会就有寒意袭来,起身穿过门楼,沿栈道走到孜珠寺对面山上的云海观景台,以最佳的角度,再次欣赏西藏特有的自然景观与宗教建筑结合的巅峰之作---神山上神密孜珠寺。 <p class="ql-block">  车下山时的速度很快,但因道路在拓宽,时不时会工程车与之交会,坐在车上我一直为司机捏汗。</p> 18点30到达丁青县城,317国道穿丁青县城而过,晚上住国道旁的柠檬美居快捷酒店,酒店对面是丁青中学。 <p class="ql-block">  今天行程是260多公里,住宿海拔3846米,因几天来对高海拔已有所适应,晚上安然入眼。</p> <p class="ql-block">附:</p><p class="ql-block">  此篇音乐:丁真俄色的《八字真言》</p><p class="ql-block">  丁真俄色:现任孜珠寺住特(孜珠活佛),是孜珠寺第四十三世住持。他10岁被上师仁青江才·仁波切选定为孜珠转世活佛,随后开始在寺庙学习西藏的文化、宗教知识,传承苯教佛法的法脉、显宗、密宗、大圆满。丁真俄色活佛还曾被国家宗教局推荐到北京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学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