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罗拉多州大沙丘国家公园游客中心一瞥

萍踪镜界

<p class="ql-block">这是我2024年10月到美国来,所到达的一个国家公园。美国把很多美丽的风景名胜和自然景观分为国家公园和州立公园。划分的原因和依据,我不甚了了,但是,每个国家公园都有良好的管理,都设有游客中心,在这里有纪念品商店,有卫生间,也同时一定会又一个设计完美制作精良的博物馆,无论景区规模多大,博物馆都是声光电俱全、高科技手段并用,只为了展示这个小小一方奇观的前世今生。</p><p class="ql-block">‍大沙丘国家公园,位于科罗拉多州。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并没有深入探索景区内部风景构成,只知道这里在岩石山和广袤的草原之间,神奇的发育了一片规模不太大的沙漠。延时摄影表现的就是大沙丘国家公园最经典的机位,落日余晖染红了沙丘和山体的褶皱。</p> <p class="ql-block">这是博物馆的一角,岩石模型,用于模拟自然状态下的动物生态。岩石上有几处可以开合的小门以及洞穴,里面是鼠类生活的洞穴结构。有放音设备不断播放各种动物的鸣叫声,是在大沙丘生活的动物品种的声音。我在想公园设立者把这里研究的多么透彻,就像给这个公园里所有生物登记注册颁发证件一样仔细,这得投入多大的研究和整理力量?!听着设备发出的那些动物声音,我终于能够理解,我女儿竟然知道某个叫声是鼠兔的声音,甚至在一次我们追逐者白头鹰的过程中,她竟透露出:是松鼠给白头鹰通风报信泄露了我们的行踪,所以我们数次遭到白头鹰的戏耍,始终不能接近到最佳拍摄角度。原来她获取动物知识的途径,很多都来自于景区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这个角落供游客信息和阅读。</p> <p class="ql-block">这个展台,用照片和对大沙丘每一个顶峰的标注,以对比的方式,让游客直观感受大沙丘1883年到2020年的地质和外观变化。这个图像对比,也暴露出博物馆的建成时间应晚于2020年。</p> <p class="ql-block">这个展台,用铁质模型,表现大沙丘的动物们的脚印,同时用图片说明每一个脚印是属于哪一种动物的。这种动物知识的普及非常有效果,我在很多的博物馆里都看到过动物蹄印的模型介绍,这让我们可以很轻易和从容的判断出,我们穿行的荒林里,有驼鹿甚至郊狼曾走过。</p> <p class="ql-block">这个展台一字排开的是透明盖子的圆盒,圆盒里陈列的是大沙丘生存的昆虫的标本。在这里,即使你并没有深入景区,也了解到了大沙丘里生存的全部昆虫的信息。</p> <p class="ql-block">这是几个铁质模型,都是关于动物粪便形状的,教给游客从另一个人角度判断附近出没的动物。</p> <p class="ql-block">这个是大沙丘山体的岩石模型,并模拟出鼠类的生存环境。</p> <p class="ql-block">这是生存在大沙丘里的鸟类的模型,根据多次拍鸟的经验,这几只应该是某种品种的鹬。</p> <p class="ql-block">这个展台是大沙丘公园全部的地貌模型,让游客直观了解这里的地貌高低布局和生态环境构成。</p> <p class="ql-block">这组植物和花卉,并非实物,而是仿真模型,让游客立即对大沙丘生态有个全貌了解。</p> <p class="ql-block">左侧大门里面是个放映室,三排座椅正前方是一个电视机,循环播放关于大沙丘的科普视频,视频中详细讲解了大沙丘这种高山、草原夹沙丘的特殊地貌形成原因,人们在公园里怎样游玩嬉戏,视频制作水平精良科学,极具吸引力,后边的椅子几乎座无虚席,我滥竽充数观看了一会儿我听不懂的电视,就当对我进行了实时口语英语教学。</p> <p class="ql-block">这组模型,也是展现的各种小型动物足迹。</p> <p class="ql-block">穿过游客中心后门,后边是景区内巨大的沙地和远处的沙丘,很多人带着滑沙板,络绎不绝的穿过沙地,走向沙丘峰尖。所以远处沙丘上,也有很多蚂蚁大小的人在攀登。在美国我最不可思议和佩服的是当地人的热爱运动热爱户外热爱冒险的精神,因为这样的热爱,造就了他们身体的健硕和超强的耐寒能力,对比一下,我最佩服小女的运动能力,在她穿着蓝色薄棉袄的时候,前面行走的中老年女士,仅穿了一条单薄的连衣短裙。而作为拍摄者的我,也同样穿着棉袄,因为感觉户外温度寒冷,而特意把棉袄拉链拉紧。</p><p class="ql-block">‍我对于国家公园小型博物馆很感兴趣,不仅自己获取到了自然科学知识,也许我的记录和描述,能够给我的家乡、我所热爱的景区提供一些参考,让国内的景区,在满足人们观赏的同时,能够给游客提供更多的自然和生物知识,让游客在以知识武装头脑以后,更加热爱自然,更加主动的保护自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