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青春时光(252)

真诚待你 10581791

<p class="ql-block">  忆往昔,峥嵘岁月。知青的岁月永远不能忘却,知青的故事总也讲不完。知青用砥砺前行,默默奉献的实践谱写了一篇篇青春华章,用辛勤劳动的汗水与泪水交织浇灌的青春之花更艳丽芬芳!知青用身体力行的行动树立了知青可爱可亲可敬的威望和形象。</p><p class="ql-block"> 往事历历在目,知青生活的每一件往事都能勾起我们回忆的浪花激荡。我们在不屈的磨砺中不断成长。</p> <p class="ql-block">  下乡不仅对我们意志是个考验,对我们的胆量也是个锻炼。我刚下乡有“三怕”,一怕狼,青年点前面是一望无际的荒草甸,社员说这里有狼出没,搞得人心惶惶,夜里上厕所都要结伴而行。二怕狗,村口的两条大狼狗太吓人,我每次路过都小心翼翼,三怕田地里的坟头,看到瘆得慌。时间久了胆量大了,我不再怕</p> <p class="ql-block">  插队头年大家轮流做饭,有的同学在家常做饭,有的同学压根没有做过饭,所以做饭水平参差不齐,做的好的大伙就食欲倍增;做的不好的大家只好捏着鼻子将就吃。次年我们决定投票选炊事员,大家背地里取得默契,一致选举胖墩掌勺。他父亲是市里大饭店的厨师,他做饭色味俱全,每顿饭我们都撑得肚子滴溜圆。</p> <p class="ql-block">  下乡转年春天吃的最难,主食高粱米贴饼子没问题,在家那时也是粗粮多。主要问题是副食短缺,家里带来的肉酱省吃俭用也快吃光,村里会计看我们说肉眼睛都放电,就约我们到水洼地里“找宝”,挖出几条泥鳅鱼回来熬窝瓜改馋。村民对此有句顺口溜“小鱼熬窝瓜,一顿俩饽饽,撑得嘚嘚的,不信你摸摸。”</p> <p class="ql-block">  下乡时我们喜欢聚在一起唱歌解闷,唱的声音挺响亮,就是不在调上,甚至一个人跑调有时能带拐一伙人,不识谱是我们的共病。男生一唱歌女生就逗得前俯后仰,说好好的一首歌让我们唱糟了。我们男生不服气,非要唱好给女生听听,于是擅长乐器又识谱的舒伟就成为我们的声乐老师,在他的调教下我们越唱越好。</p> <p class="ql-block">  胖墩除了身体虚胖,干农活跟不上趟,但是他饭做的好,不软不硬,吃起来可口,菜做的有滋有味。尤其擅长织毛衣,入冬他买来很多毛线,大家以为他又要织毛活,过了几天他送我们每人一个脖套,任凭北风吹,戴上胖墩织的脖套脖子围的严严实实,大家都感觉暖呵呵的,尤其是同学之间的关爱融入我们的心底。</p> <p class="ql-block">  下乡两年后,知青与社员之间通过劳动接触彼此了解,成为朋友,甚至开始向更深层次发展,有的男社员开始以各种理由为名,接近追求女知青,女社员也通过帮助男知青洗衣服示好,我们大多数人担心在农村搞对象回不了城,不敢越雷池半步,同学惠新老实巴交能干活被妇女队长大兰相中并拿下,至今婚姻美满。</p> <p class="ql-block">  海州当兵要走的前一天晚上,青年点里十分热闹,我们大伙为他聚餐送行,村里人来了不少,男女老少一波接一波整个晚上没有断线,队长和队委会的几位领导都来了,与我们一起聚餐,一杯一杯的酒畅饮,几年相处的感情都在里面,也是对海州本人和广大知青的肯定。队长代表队委会表示今晚聚餐的钱由队里报销!</p> <p class="ql-block">  我所在的抚顺二中当年是省市重点附中,学生也都勤奋好学。下乡时我们的行装里除了换洗的衣物都带的是书籍,有小说也有没有读完的语文数学教科书。工余或农闲时用来打发时间,结果歪打正着,我回城的时候还真的用上了。我回城是通过中专考试录取的,下乡四年我没有荒废课程,才能在几百知青中脱颖而出!</p> <p class="ql-block"> 时间荏苒,岁月如流。五十年如白驹过隙转眼过去。我们如今已经步入老年的行列。我们青春的汗水曾挥洒和浇灌黑山这块土地,我们无怨无悔!回首往事,心潮彭拜,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知青精神是我们终生的财富,同学情谊是我们珍藏在心,永志难忘的挚情!知青的经历成为我们人生的宝贵财富,将伴随我们一生,成为我们砥砺前进,完美人生的动力和源泉!</p><p class="ql-block"> 回忆知青峥嵘岁月,心中依旧青春横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