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感触颇深的家访

江哥

<p class="ql-block">今天放学,按照事先和家长的约定,带上刘紫莹、文朝海和张江林,去他们家进行家访。</p><p class="ql-block">刚上车的时候,几个孩子都比较拘束,不太敢说话,可能有点担心我给家长告状。</p><p class="ql-block">在我讲清楚这次家访目的是了解他们家庭实际情况以便向上级部门申请资助后,他们心情放松了很多,话匣子逐渐被打开,一路上交谈甚欢。</p><p class="ql-block">不多时,便来到了文朝海家。</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个两层楼的小洋房,看起来很气派。</p><p class="ql-block">听到哥哥回来了,小兄弟文朝勇赶紧从二楼窗户里伸出脑袋来打招呼,表现出很兴奋的样子。</p><p class="ql-block">走进院坝,才发现门前的坎子上着很多红苕,这有点难得,因为整个社会经济向前发展了,真正种庄稼人已经很少。</p><p class="ql-block">文朝海赶紧进屋,简单收拾了一下炉子上的杂物,并安上几张凳子,叫我们进屋去坐。看来,这孩子在家里没少做家务。</p><p class="ql-block">我们还在院子里东瞧西看的时候,他妈妈背着一大背篓红苕回来了,赶紧招呼我们进屋。</p> <p class="ql-block">在交谈中,才了解到这个家庭的特殊性,爷爷六十多岁,在五年前的一次意外事故中弄断了脊柱,基本丧失劳动能力;奶奶才五十多岁,但健康状况不好,常年疾病缠身,劳动能力比较弱;父亲很老实,时不时出去打点儿零工,收入比较低;母亲是一个老实本分的农村妇女,在家务农,收入微薄;文朝海还有一个弟弟,在西洋学校读书,什么都跟着哥哥学。</p><p class="ql-block">了解到这些,我心情是比较沉重的。</p><p class="ql-block">这让我想起了自己刚上高中的时候,同村的张仁鸿同学对我说,像我们这种有两兄弟的农村家庭,必须要努力读书,因为两兄弟都在家里边种庄稼,那有限田土是无法养活自己的。我觉得他分析得很对,也就更加努力读书了。</p><p class="ql-block">可是这个文朝海,还什么都不懂,周末都不怎么带书回家,根本就不明白读书的重要性。于是,我当着他的母亲和他同村的两个同学说:像你这样的家庭,想啃老,是办不到的,必须自立自强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况且还有一个聪明可爱的弟弟,他什么都跟着你学,你无形中变成了他的榜样,你好好学,他也会跟着你好好的学,你吊儿郎当沉迷于手机,他也会跟着你吊儿郎当迷恋上手机。我说这些的时候,几个孩子都听得很认真,真希望他们都能够明白我的良苦用心。</p> <p class="ql-block">稍晚一点,我来到了刘紫莹家。这是一个非常和谐的大家庭,爷爷六十多岁,身体硬朗,每天骑车接送两个孙子上下学;奶奶身体很健康,看起来非常年轻;父亲在外开挖机,收入也还可以,今天恰好回来了;母亲在村委会上班,也是我们班的家委代表,非常贤淑,非常能干,经常辅导孩子的学习。叔叔、姑爹、姑妈都住在这附近,知道我来家访,他们都过来了,对我特别热情。看得出来,整个大家庭对刘紫莹姐弟都非常关心!我也为刘紫莹姐弟能出生在这样的家庭感到欣慰!</p><p class="ql-block">刘紫莹的学习态度很是端正,成绩不错,性格也很阳光,深得老师们的喜爱;弟弟在西洋学校读六年级,学习成绩也不错;刘紫莹还有一个堂兄弟,就在七(1)班,也是我的弟子,成绩很好,情商很高,只要思想不抛锚,把主要心思放在学习上,必将前途无量!</p><p class="ql-block">我认为,这几姊妹能够如此健康的成长,与祖父辈目光的长远以及这个大家庭营造的和谐氛围一定有很大关系。</p><p class="ql-block">高兴之余,我也告诉了几个孩子一些重要的人生道理,并以自己的家庭为例告诉他们读书的重要性。还当着家长传授给了他们学习语文、数学的正宗法门。如果几个孩子争气,我必将把平生所学倾囊相授!</p> <p class="ql-block">最后,我们来到了张江林家,由于已是晚上八点来钟,我没有看清楚他家房子长什么样子,就母亲一人在家。</p><p class="ql-block">交谈中,才了解到这又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家庭。</p><p class="ql-block">爷爷早已不在世;奶奶年纪较大,身体也不好,劳动能力比较弱;伯伯小时候发烧,烧坏了脑子,只能从事点极为简单的劳动,很多时候都需要人照顾;父亲在正大饲料厂上班,收入一般;母亲在家务农;哥哥在西洋学校读初二,成绩一般。</p><p class="ql-block">张江林在学校表现一般,在家有点迷恋手机,所以家长特意送他住校,想用这种方式来控制孩子手机的迷恋。当得知孩子晚自习并没有怎么好好学习的时候,母亲突然做出了这样一个决定:干脆下学期走读!我有点担心,到学校四五公里,能不迟到吗?母亲说她每天接送。我问“你会骑车吗?”她说不会,走路接送!我顿时对这位母亲肃然起敬,四五公里,每天走两个来回,还要干农活儿,怎么办得到?为了孩子能把书读好,这样的牺牲实在是大了点!好在孩子比较懂事,说不需要接送,自己能行。在这里,我看到了一位母亲的伟大,看到了一个儿子的懂事!真希望张江林从此放下手机,发奋读书,不再让父母为自己的学习操心!</p>

朝海

家访

母亲

孩子

刘紫莹

读书

家庭

接送

张江林

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