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说山西好风光

深海

北岳恒山 <p class="ql-block">时间有限,我们选择了乘坐缆车上山,缆车缓缓上升,让我们得以悠闲地观赏四周美景。登高远望,层峦叠嶂连绵不绝,莽莽苍苍,如群马奔腾。峰峦雄险,坡面树木苍翠,断裂面则壁立万仞。恒山不仅是道教圣地,山上还建有不少庙宇,但由于时间紧迫,我们并未登顶,而是前往下一个景点——悬空寺。</p> <p class="ql-block">悬空寺依山而建,巧妙地嵌入翠屏山崖之中,宛如空中楼阁。相传北魏天师道长寇谦之仙逝前留下遗训,要建一座空中寺院,以达“上延霄客,下绝嚣浮”。悬空寺于北魏太和十五年(491年)建成,现存建筑虽为明清两代修缮的遗物,但仍不失其险峻壮观之美。当天游人如织,我们虽然未能登临,但远观悬空寺的奇妙构架,依然为之叹绝。</p> <p class="ql-block">离开悬空寺前往应县的路上,大雨倾盆,幸运的是到达县城后雨停了。应县木塔(又称佛宫寺释迦塔)始建于辽清宁二年(1056年),是中国现存最高大、最古老的纯木结构楼阁式建筑。木塔最令人称叹的是斗拱结构,共使用斗拱54种、480朵,宛如一簇簇盛开的莲花,在塔上熠熠生辉。由于历史原因,木塔部分结构受损,现已无法开放二层以上区域。</p> <p class="ql-block">大同不仅山水秀美,美食同样丰富多样。刀削面、烧麦、凉粉等地方特色小吃,让人回味无穷。大同距离太原281公里,高铁仅需1个多小时,旅途舒适便捷。抵达太原正值午时,我们直奔晋祠,计划参观完后再去山西博物馆。然而,晋祠的精美古建筑和悠久历史让我们流连忘返,未能按计划参观山西博物馆,这也成了此行的一个小遗憾。</p> <p class="ql-block">晋祠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皇家祭祀园林,历朝历代均有扩建修缮,至今仍保存着宋元明清民国时期的建筑类型。晋祠依山临水,风水极佳。从园区进入晋祠,可见水镜台、会仙桥、金人台、对越坊、钟鼓楼、献殿、鱼沼飞梁及圣母殿等古建筑。圣母殿位于最中心、最显要位置,难老泉、侍女像、周柏被誉为“晋祠三绝”。</p> <p class="ql-block">平遥古城自明清以来商业气息浓厚,晋商在此建造了许多深宅大院。这些府邸门楼气派高大、木(砖)雕细微精巧,中轴对称,庄严有序,注重院落空间层次营造,儒家传统意味深厚。位于古城中心的平遥县衙保存完整,建筑对称,主从有序,可以从中了解传统官制礼制。</p> <p class="ql-block">平遥古城是晋商发祥地,古城票号占清代全国票号总数的将近一半,分号遍布全国各大商埠,“日升昌”票号被誉为“天下第一号”。同兴公镖局同样名闻天下。因时间关系,此行未能参观王家大院和乔家大院,留待下次再来细细品味。</p> <p class="ql-block">晋城位于晋豫交界,高铁离开晋城,转眼就到焦作,与河南同饮一江水(沁河)。晋城为煤铁之乡,古代冶炼业发达,有“九头十八匠”之称,无烟煤储量大、品质好,“阳阿古剑”独步天下,一剑难求。城区规划现代气息浓厚,道路宽阔,晋城市民对自己城市满意度高,冬季取暖费用低廉,市区公交车票价一律1元。吃住价格亲民实惠,我们对晋城印象很好。</p> <p class="ql-block">到晋城当天,我们打车前往隐在珏山的古刹青莲寺。青莲寺建于北齐天宝年间,为高僧慧远所创,原名硖石寺,唐懿宗御赐寺名“青莲寺”。整个寺院分上寺、下寺两处,寺内古柏盘虬,银杏参天,眺望珏山,山峰伟岸,景致绮丽。青莲寺6尊唐代彩塑为海内孤品;上寺有两颗古银杏树,东为雄树,周粗5米,高约25米;西为雌树,周粗4米,高与雄树相同,树枝茂盛,与青砖碧瓦相掩映。</p> <p class="ql-block">司徒小镇是晋城投资打造的一个集休闲旅游、餐饮、住宿为一体的精品小镇,仿明清建筑、颇具晋南地方风情。许多游客来自晋、冀、豫、陕等地,大部分人都为“泽州打铁花”而来。夜幕降临,小镇人工湖广场里游客坐得满满当当,大型声光电实景演出《千年铁魂》,给游客带来一场精彩震撼的铁与火演绎。民间匠人用熔炉将生铁熔化成数千摄氏度的铁水,用力抛向天空,朵朵铁花如天女散花,火星璀璨,绚丽夺目,引起阵阵呼声。</p> <p class="ql-block">皇城相府是清代名臣陈廷敬(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康熙字典》总阅官,康熙皇帝老师,辅佐康熙皇帝达半个世纪之久)的故居,原名中道庄,康熙皇帝曾两次驾临下榻,御赐“午亭山村”匾额,故名皇城。陈氏家族成员数代在明清两朝为官,系当地世家大族。明崇祯年间始建内城,外城完工于康熙四十二年。皇城相府依山就势,随形生变,层楼叠院,错落有致,古朴庄严,浑厚坚固,有院落16座、房间640间,总面积36580平方米。23米高、上下七层的河山楼高大厚实,具有很强的防御功能。</p> <p class="ql-block">湘峪古堡距离皇城相府约10公里,位于沁水县湘峪村,位置较偏,游客不多。我们打车前往,路途有指示牌指向赵树理故居,应在不远处。下车后远眺古堡,只见一座庞大堡坞背山临水,群峰环绕,苍松翠柏,宛然如画。湘峪古堡为蜂窝式城堡,全为砖石土木结构建造,由明代万历年间户部尚书孙居相、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孙鼎相兄弟主持修建,建于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竣工于明崇祯七年(1634年)。湘峪古堡依山而建,占地面积约3.25公顷,总建筑面积约26800平方米,是一个完整的防御性城堡式建筑,雄壮坚固,易守难攻。进入城堡,参观三都堂、帅府及寺院民居。城内的路面用条石和磨盘石铺成,街巷两侧是一座座紧紧相连的明清建筑风格的大院,保留着古朴的风貌。古堡里及周边没有一般旅游点常见的餐厅、店铺,寥落的几个游客静静地走在百年古堡的石路上,远离喧嚣。我们路过一家民居,看见一位老大娘售卖冰棍冷饮。老大娘精神矍铄,满头白发一丝不苟,房间收拾得干净利索。聊起来,老大娘告诉我们房子是大队分的,她在古堡已经住了80年,修复古堡时其他人都搬走了,她还住在这里。通水通电,有暖气, 很舒服,她说。我们向她买了两根冰棍,每根2元,给她10块,她坚决不肯收,只收下4元。我们挥手跟老大娘告别,走了很远,还回想起这位乐观的老人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