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扎西大师教学语录(一)</b></p> <p class="ql-block">扎西老师从拳理、拳法、怎样练、如何练等方面为大家进行了精彩的讲演。大家让她坐下讲。她说:“坐下来我讲不出来,我只有在做动作时才能讲,因我的东西在身上,不在脑子里,更不在嘴上”。她强调了如下几点:</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1、呼吸</b></p><p class="ql-block">她说:“练拳是要讲呼吸的,所谓的自然呼吸那是初级阶段的练法,练到一定程度就要练深呼吸,以至达到拳势呼吸。呼吸是要单练的,要当作一个重要的基本功去练。不然腹部老是空的,没有内动,只有把呼吸练好了,练顺了,腹部有了感觉,产生了内动,拳才真正有了基础。才能练一日就有一日之长进”“太极拳是往里打,只有练好了呼吸,才可能往里打”。</p> <p class="ql-block">2、<b>松沉圆活</b>她说:“松很重要,练拳时要放松入静,排除一切杂念,放松包括骨骼都要放松,要对拉拔长,骨与骨之间,要对准。松不是懈,不是软。</p><p class="ql-block">松:是关节肌肉的拉长,是筋膜的膨胀,内含一个棚字。沉:不是全身往下坠,不是死沉,而是在虚领顶劲的前提下,大椎往上提,腰以下往下沉,沉中要有对拉,要有灵气。虚领,是领起来的意思,就象把衣服挂在衣架上,衣钩领起来,衣服就自然垂下来了。有了松沉就有了圆活。圆活:手(外圈)要饱满,不可断续,腰(内圈)更要饱满,圆活全在腰上。</p> <p class="ql-block">3、<b>撑胯顶腰</b>她说:“所谓撑胯,就是指两胯根微微后收,并左右撑开,在行拳过程中势势应如此”。</p><p class="ql-block">只有先把胯根撑开,再加上裹臀,裆才能圆,下盘才稳,才有力,才不至于左右摆跨。</p><p class="ql-block">顶腰:练拳不练腰,终究艺不高”。这说明腰在练拳中的重要性。但腰不可乱转,乱练。腰是中轴,四肢是车轮,中轴不转,车轮不可各自为政的乱转。她强调说:在练拳中,腰要始终要顶起来,即鼓命门,不可填下去形成一个凹陷。只有腰松了,腰顶了,腰指挥了,才能练出整劲。</p><p class="ql-block">“腰是主宰,是掌握虚实的关键所在,希望弟子们能引起足够的重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扎西大师教学语录(二)</b></p> <p class="ql-block">一)练功犹如鸟盘巢</p><p class="ql-block">一只鸟在一棵大树上安鸟巢,想在大树上把自己的窝稳定下来,又不能让外力把窝给破坏掉,那它就要找在大树上推不动的地方盘窝。</p> <p class="ql-block">如果太极拳是一棵大树,胯和腰的部位就像大树上最稳定的支架,也就是鸟要盘窝地方,具体就是咱们的小腹部位、腰的部位、胯的部位。胯是大树的大支叉,上面的鸟巢, 就是腹部, 这里的开合由胯、带脉、丹田来决定,而胯的开合有时候是由腰和肩带出来的,只有这样,这个地方才会有东西。</p> <p class="ql-block">咱们练内家拳,练了一辈子什么都没有找到,那你练什么呢?要练就应该往里打,不盘鸟窝,不往里打,只打外形,一辈子都只有外形。当然,要不要外形?还是要的,没有外形,鸟巢就盘不上。</p> <p class="ql-block">内在的东西从哪里来?一是要静不下来。二是要形体动作要准确,要松开,要分清虚实。三是要由意念来练,没有用意念去练,光有外形没有用。没有三年五年盘不好架子,三年五年以后把架子盘好了,这个大树长成了,要专注在大树上盘个窝。</p> <p class="ql-block">(二) 拳要往里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太极拳是内家拳,要往里打,咱们应该有责任好好练,有责任把它练下去,要原原本本、原汁原味的传下去,我们的目的不是为了名利,啥都没用,就是为了传个拳,架子正确,练的方法正确,这样才能把太极拳往身上练进去,往身上搁,往里打。往里是怎么打,你找你的胯、腰,关键身法在脚跟。</p> <p class="ql-block">拳架定型之后,就专门从练法上找出开合的劲点,两脚的蹬撑与劲点的配合和贯穿,蹬撑是一个阶段性的练习方法,身体适应了,蹬撑劲就没有了,而是要练松沉劲,开始没有蹬撑劲,膝盖跪得一塌糊涂,这不行,所以把练法掌握好。</p> <p class="ql-block">(三)一个钉子一个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个钉子一个眼儿,脚踏上去就要踏个稳当,提脚提得轻松,轻轻起,轻轻落,起是一个虚,落是一个实,太极拳的开合本来搁在人的身上就有了,可是练法上没有,那是白练。</p> <p class="ql-block">往左、往右、往前、往后,往前走就要往后撑,往后走就要往前撑,往左走要往右撑,往右走要往左撑,这是我们练的方法,要做到八面支撑,在自己的中心上转,这个八面支撑的劲,方向要找到,不往前,不左右,不前后,不要跟着手跑,也不能没有胯,胯是松的。</p> <p class="ql-block">撅屁股的人怎么练,撅屁股命门还是往后撑,臀部还是往后撑,不应该上身跟着走,拉着上身100多斤走,那不行,还是老样子,前面还是要弓,臀部要收好,臀部要收好一蹬,下面都是劲。不撅屁股的人好啊,表演可以,臀部往里收,上身往后撑,往下撑好,这就都有了。</p> <p class="ql-block">理论的东西,回去看看,你们大家上过学的,有知识的人,不需要我在这里做给大家看,我们就是找身体的部位,你们来的人,我们回答的就是身体的部位,怎么练出来,主要是练法怎么来的,练法上找出劲才是东西,理论上讲一大堆,人家听得挺好,看得挺好,要找出他的骨骼,方向,太极拳的火候都要掌握好才行。</p> <p class="ql-block">🔘 掤就是撑圆的意思,拿啥撑圆?用腰圈、肩圈、胯圈撑圆。</p><p class="ql-block">🔘 这套拳整个都要掤,没有不掤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掤劲是对拉的张力,不是(用)力气。</p><p class="ql-block">🔘 撑圆,才是太极拳。</p><p class="ql-block">🔘 太极拳有对拉性的地方就是实,没有对拉性的地方就是虚。</p><p class="ql-block">🔘 太极拳的开合是由“圈”来决定的。</p><p class="ql-block">🔘 往上走要往下沉;往左走要往右撑;往右走要往左撑;往前走要往后撑;往后走要往前撑</p><p class="ql-block">🔘 打太极拳,不要为了漂亮而打。</p><p class="ql-block">🔘一松一紧,再松再紧,太极拳的开合就产生了。</p><p class="ql-block">🔘有松就有紧,松从紧中求。</p><p class="ql-block">🔘 气是怎么产生的?静下来以后,需要你拿意念来领,意念就是开合,前后、左右、上下都要照顾到。</p><p class="ql-block">🔘 骨骼对准,劲就来了。</p><p class="ql-block">🔘 传统拳一般不讲气,但气是怎么来怎么去的我们要知道。气是由身体的开合、劲的开合带动的。</p><p class="ql-block">🔘 胯根一沉,尾骨自然就收了,命门也就饱满了。</p><p class="ql-block">🔘脚要轻起轻落,迈步不要跨出去,而是大腿领小腿,自然迈步。</p><p class="ql-block">🔘 练太极拳不能吹。</p><p class="ql-block">🔘 太极拳内在的东西怎么练?不要用套路练,要用开合练。</p><p class="ql-block">🔘 练拳的时候膝盖不能跪。膝盖一跪,就啥都没有了。</p><p class="ql-block">🔘 我们练拳是用形体来练,不是图过瘾用脑袋练的。</p><p class="ql-block">🔘 太极拳是内家拳,应该往里打,不应该天天打外形。</p><p class="ql-block">🔘 心知不如身知。</p><p class="ql-block">🔘 心里杂念去不掉,内功就练不成。内功怎么练?要用意念指挥形体去动。</p><p class="ql-block">🔘 先在心,后在身。要想法先到,不是手先到。</p><p class="ql-block">🔘 起势起的时候是虚,落的时候是实。一早上做十几次,做着做着身上的气就来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扎西老师讲:如何理解“形如坐凳”?</p><p class="ql-block"> 练拳时,两腿屈蹲有度,像在凳子上端然而坐,自自然然。身形始终要虚领顶劲,沉肩坠肘,含胸拔背,松腰敛臀,尾闾正中。既不可厥臀,又不可使臀部故意前攻而上体后仰。故而说是像“坐在凳子上练拳”,形如坐凳是对身形身法要求的一个形象比喻。我们讲“形如坐凳”有着三层含义:第一,保证收胯敛臀。收胯是要求两胯根水平端稳对齐,不可一高一低,或者一侧胯根外凸造成身形歪斜。敛臀即要求脊柱松垂,命门微后撑,臀部内敛。第二,保证尾闾正中。两胯左右端平,与肩上下对齐,如自然端坐于凳,此时身形前进时,尾闾如犁耕地。第三,保证重心稳固。行拳走架时,形如坐凳,能够使得身体重心平稳沉着,轻灵自然。重心不晃动,不妄动,不易暴露。无论是定势还是过渡动作都要求形如坐凳,如在做搂膝拗步、野马分鬃的连续动作时,实腿胯根下沉,当后腿提起虚悬于内踝处,此时实腿的肩、胯、腿的外侧要在一个垂直平面上,收胯敛臀,上体自然端正,犹如坐在凳子上一样,身体不可前俯后仰,臀不可左右摇摆,然后轻轻地送虚腿前迈。当步子迈出落地后,胯根左右撑开,裆虚圆,上体自然端正,松腰敛臀,也如坐在凳子上一样,重心要垂于两足跟连线之中点,不可使重心移于后脚跟,然后再向前弓步到位。又如斜飞势、玉女穿梭的转身上步,身体转动角度大,不易坐稳,无论动势,定势也一样要“形如坐凳”。又如提手上势、手挥琵琶、单鞭下势等动作亦是如此,方能显现太极拳的神韵。只有做到“形如坐凳”,才有利于气沉丹田,行拳才能平稳、沉着、自然。有利于劲力贯通,内气顺达,行拳才能沉稳中见轻灵,轻灵中见神韵。同时,也能够放松胯根、膝盖和脚踝。</p> <p class="ql-block">咱们练的是尾闾正中的拳,把尾闾放在两个脚中间,无论原地左转右转尾闾都在两脚中间,这样才是对的。尾闾正中,要把胯往下沉,转的时候,同侧的脚与胯同转45度,45度是最大的角度。一般有些人练得时候不到45度,腿蹬的时候有时不好蹬。野马分鬃的时候,脚就是要转够45度,这时候胯、膝盖、脚是在一个侧面的平面上,这时你的尾闾就是在中间的。尾闾要找这个中间点,脊柱直直往下坠,原地转动,无论来回的转动,往前走往后走,还是左右的转动,都是腰胯带着转。腰胯不动,四肢就都动不了。无论转动大小,都是腰带着动,到位的动作也是腰往前送力。搂膝拗步,右搂膝拗步转下一个左搂膝拗步时,头、尾骨原地转,其实都是腰带动转的,右脚外旋转45度,左脚收起往左前方迈。这期间右边胯、膝、脚侧面都是一个平面。左脚刚迈出时,左脚虚,右脚实,重心在实,尾骨里收,虚领上顶,腰往下沉,胯往后坐。这样右脚再慢慢往前蹬,往前蹬的时候两个脚的里侧踏平,不要往外翻。蹬到位,做好弓步的时候,左腿膝盖一点都不能超过脚尖,膝盖与脚踝应该垂直。转的时候先找自己的头和尾骨是不是直的,胯是不是歪了,出去了。要是起步后腿提不上来,看看这时你的胯是不是一个高一个底,不在一个平面,这是不对的。我们讲肩要平,胯要平,腰也要平,这一定要记住,太极拳没有这三点,光头上顶着,肯定不行的。转动的时候,头虚领上顶,找到腰,找到转动的角度,找到自己的尾骨,脊柱调整方向,还是腰领着转动,四肢再随着腰动。做动作的时候要松开了做,还要做到位,全身都是腰带着转,尾闾在中间。转动的时候,肩抬起向后打开是60度,脚起落的时候,膝盖、脊柱与地面都是垂直的,膝盖要是超过了脚尖,那中线就歪了,那就容易倒。腿要轻轻起,轻轻落,起来的腿要全部放松,盆骨要放松,不要还带着力气,大腿面先起,提起来脚是吊着的,再迈脚走,做好了就灵活的很。虚实也是轻轻的转换,时间长了就练出来了。手腕即要松,还要坐掌、坐腕,该松的地方要松,该硬的还是要做到。坐掌没有了,都松下来,手耸拉着,本来劲还没有送到手上,中途就断掉了。要做到掌就是掌,拳就是拳。</p> <p class="ql-block">有弟子问:请师父讲讲练太极拳为什么要“慢”?答曰:慢是练气、运窍、益寿之需要。“慢”是杨式太极拳的方法,但不是目的。练太极拳要以心行气,务令沉着,乃能收敛入骨。概人身之经络布满全身,使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七窍,皮肉筋骨形成一个系统。这个系统包括十二经脉,奇经八脉,他们是沟通表里,协调阴阳,平衡虚实气血运行的通道。杨式太极拳之所以要慢,主要是要潜心打通经脉,保持周身血脉和五脏六腑通畅,促进人体的气血循环,从而以达平衡阴阳,祛病延年之养生功效。</p><p class="ql-block">练太极拳要以气运身,务令顺遂,乃能便利从心。人体之经络,如地之有沟洫,沟洫不塞而水行,经络不闭而气通。血为气母,气为血帅,气行则血通,血通则人健。这都需慢慢灌输,日日打通,不可急躁,方可运劲无微不至,气遍身躯,中气充盈。这都是靠“慢”来实现的。久久练习,则得真正内劲。</p><p class="ql-block">练太极拳要一举动周身俱要轻灵,尤须贯穿。练太极拳是一个整体的运动,一举手,一投足,上下、前后、内外均要动起来。不但要轻灵,更须贯穿,不贯穿就是各动个的,谁不管谁,这是不行的。全身四肢百骸,五脏六腑,关节窍要如九曲珠,须要有意把它联起来,穿起来。还要处处详审其虚实之所在,内外是否合度,上下是否相随,所以说要不得不慢,只有“慢”,才能轻灵圆活,形舒劲整,仪态从容。故非“慢”不能察其行,度其势,非“慢”不能有所感悟。</p><p class="ql-block">太极拳经云:“运劲如抽丝”“运劲须无微不至”练太极拳是个很精细的活,像绣花一样,一针都不能错,错了就是废品。要十分的用心去练。慢慢来,慢工出细活嘛。抽丝,我没见过,既然前辈都那么说,那一定是对的。我没有文化,讲不好,总之希望大家把“慢”字记住,“慢”能出功夫啊。一般我们练一遍八十五式须要三十分钟左右为宜。也有人练至四十分钟甚至更长,我认为只要能做到快而不浮,慢而不滞,速度均匀,圆活连贯就行。速度越慢,活动量就越大。</p> <p class="ql-block">〇拳是扁的,不好,要放满了。要松开,要静,一个一个地往身上搁,往身上练。光看理论不练不行,劲是练出来的。</p><p class="ql-block">〇讲拳人讲得再好,不练不行啊,要说讲,你们比我高的多。</p><p class="ql-block">〇练拳呢,再过个十年二十年,丹田自然开。</p><p class="ql-block">〇一个能尊敬别人的人,才是尊敬自已。这是道家拳,道家就是(讲)做人,人善良,心情就畅快,比什么都好。 我都不记仇,沒有过不去的桥,有好的心态才能有好的内功。 </p><p class="ql-block">〇太极拳是个文化拳,是用形体练出来的,就要练。形体之所以能练出来功夫,就得要知道每个动作怎么来怎么去,最后用意念指挥形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〇臀部往里收,就能把虚领做好。把大椎往后靠,下颏当然里收,就领起来了。</p><p class="ql-block">〇脊柱直了,劲往上走了,再往下沉尾巴骨,命门往后撑,从后面往下沉了,前面就空了。腰圈肩圈往后,胯圈往前。</p><p class="ql-block">〇心静,一尘不染,思想不跑,思想指挥开合,才能练好。劲点往里打,外形往里打。</p><p class="ql-block">〇胯开是往后撑,骨胳端正才有松。一个步子一个坑,才是拳的开合,一点瞎话沒有。</p><p class="ql-block">〇实扣脚时,脚的大拇指领劲,内侧要开。</p><p class="ql-block">〇练套路都是为了练功。套路是假,功夫是真,不练内功什么都沒有。不往里面练,就只是一个架子,再好看也就是表演,什么都沒有,到老一场空 。</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