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本文为作者原创文章,文中油画和吴冠中雕像图片来源于网络,其余照片均为作者实地拍摄) <h1> 时值白露,寒生露凝,天气本应渐渐转凉,但湖湘大地依旧炎热,好似被滞留在了酷暑难当的盛夏时光里。我曾和家人絮叨过多次,说自己在旅途中总是绕着张家界和凤凰古城走,仅一步之遥,却总是没能踏入这湘西秘境。三年前到恩施屏山峡谷,距张家界车程仅一百七十公里,却因疫情原因与这奇峰秀水失之交臂:去年到了贵州梵净山,离凤凰古城一百三十公里,又因假期"余额"不足而放弃了边城的山水古韵。到今年,我终是如愿以偿的走进了湘西,走近了澧水源头的张家界,在弥补遗憾的同时,一览这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峰林奇景。</h1> 吴冠中雕像 <h1> 张家界是如何被世人所知?这得益于近代著名画家吴冠中先生。1979年,年逾花甲的吴老拿起他的画笔指向了湖湘之地。在湖南境内辗转期间,随行人员向吴老极力推荐一个叫张家界国营林场的地方,吴老勉强答应。进入林场后,漫长山路上"千篇一律"的风景让吴老颇不满意,直至群山深处,豁然开朗间那奇山异景在一刹那便震撼了他的内心,这片国有林场就是今天的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吴老在山野中徘徊三日,创作出《张家界马鬃岭》这幅名画,并写下了一篇名为《养在深闺人未识》的散文游记。自此,世人的目光被吴老的笔牵引到张家界的自然之美中,而这里的原住民也因坐拥这片世外桃源而迎来了泼天的富贵和发展的机遇。</h1> 吴冠中先生笔下的张家界 黄石寨山景 <h1> 我们赶早从森林公园南门进入,驻足于大氧吧广场,远处是奇峰高耸,近处是草木葱茏。从这里开始,我独自徒步登山,妻子则乘缆车上行。自景区有了索道后,徒步路线便少人问津。但人少有人少的好处,没了人声嘈杂,尽可投入的去感受林间的幽深宁静。行走在杉林幽径,眼前见到的是青杉挺立和浓荫铺地;耳旁所闻是山风轻呼及鸟语虫鸣;鼻中细嗅是野花芬芳伴草叶清香;身在其间感受到的是和风送爽与通体舒畅。在山道上还偶遇了一对登山情侣,他们担心野猴猖狂,便携爱犬保驾护航。</h1> 大氧吧广场 衫林幽径上的护驾小犬 徒步路线 山腰风景,此峰名“定海神针” 衫林幽径 4588级台阶 <h1> 跨上4588级台阶就到了黄石寨。从摘星台眺望四方,碧空中云气舒卷,山坳内群峰耸峙。这片景致属于石英砂岩峰林地貌,只见一座座孤峰拔地而起,形态各异,直冲霄汉。单瞧一峰,其粗粝的山壁与峰顶的松柏层次分明,颇具意境;放眼望去,诸峰异石星罗棋布,奇山怪崖连绵不绝。走山顶环线,少时见有二峰并列其间,如敞开的两扇石门,名曰"双门迎宾";复前行,山谷中又有一孤峰形似菩萨手中玉净宝瓶,故得名"玉瓶峰"。此间山石天然形成,千姿百态,神似或形似全凭观赏角度和个人想象,令人目不暇接。绕山而行,来到山阴面,这段区域更为凉爽,而对面的景色恰恰处于山阳之地,在正午阳光的照耀下,眼前便展开了一幅苍穹如洗、云影如浣、远山如黛、翠峰如林的江山画卷。山谷低处还有一矮峰,顶部平坦,崖边生有青松,仿佛是山中仙人炼气打坐、品茗对弈的洞天福地。行至环线末尾,妻子眼尖,发现远端山峦起伏处有两座窄峰相连,顶部微斜犹如一对兔耳,甚是有趣可爱。</h1> 奇峰 远眺山景 远处像兔耳的山峰 低处峰顶平台如山中仙人的洞天福地 山阳之地 极目远眺 双门迎宾 天然壁画 仙女献花 玉瓶峰 <h1> 下山路上,群猴出没,这群山间精灵或自由驰骋于茂林之间,或三五成群沐浴于阳光之下。活泼的猴,攀藤附枝,辗转不休;内敛的猴,坐栏冥想,压腿抻筋;本分的猴,哺乳带娃,平静友善;跋扈的猴,肆意妄为,拦路抢劫。</h1> 群猴出没 坐栏冥想,压腿抻筋 哺乳带娃 拦路抢劫 <h1> 回到山脚下,沿金鞭溪一路向森林深处挺进。漫步林间,这儿处处弥漫着绿意盎然的森系浪漫。恰巧下午阳光斜射,以步道为界,左右两侧明暗相托,阴林里透着静谧,阳林中泛着生机,阴阳二景相生相依;水声潺潺,峡谷中金鞭溪默默地滋养着山中的万千生灵。临近溪边时只见水清澈见底,浅处色如茶,深处色如玉。忽见溪中有白光闪烁,细看之下,原是数尾马口鱼的细鳞反射了阳光,这星星点点、忽隐忽现的光给缓缓流淌的溪水徒增了几分生趣;曲径通幽,峡谷两侧奇峰傲立,山石俊俏,可谓是一步一景。这里曾是86版西游记"三打白骨精"的取景地,留心观察的人定会觉得有些许熟悉。金鞭溪全程徒步约六公里,在道旁长椅上一坐,不知不觉便酣睡在了这山水之境。</h1> 阴阳二景相生相依 奇峰傲立 金鞭溪浅处色如茶,深处色如玉 三打白骨精取景地 <h1> 晚间返回武陵源后又匆忙赶到剧场观看《魅力湘西》,舞台表演精彩纷呈,文化内涵多元深邃,这绝对是不容错过的一场民俗大戏。一日间仅游览了南线的黄石寨和金鞭溪,身体虽百般疲惫,但心灵却早已被这儿的风景所折服,优哉游哉的徜徉在奇山秀水之间,意犹未尽。吃罢饭了早早休息,养足精神准备次日再去探寻那张家界东线的核心胜地。</h1><div> </div><div> </div><div> 完稿于2024年10月11日重阳之夜<br></div> 魅力湘西 魅力湘西民俗大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