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清乾隆御制珐琅彩杏林春燕图碗(两只)</p><p class="ql-block">款识:乾隆年制蓝料款</p><p class="ql-block">高:6.1Cm, 另一只6.4Cm</p><p class="ql-block">口直径:11.5Cm, 另一只11.6Cm</p><p class="ql-block">底径:4.4Cm, 另一只4.5Cm</p> <p class="ql-block"> 这是多年前收藏到的两只小碗,全称为:清乾隆御制珐琅彩杏林春燕图碗。</p><p class="ql-block"> 从纹饰的画风和诗书的字体来看两只小碗是由两名清宫画师用珐琅彩绘制,给我们展现一幅弱柳扶风,杏花盛开,双燕飞翔其间的风景画;一则用行楷书写御题诗:“玉剪穿花过,霓裳带月归"。诗句将小碗装饰得更加美观。</p> <p class="ql-block"> 小碗有大小之分,相差不大,彩釉有浓淡之分,但也各有千秋,诗句的字体也有明显的区别,燕子和各种树木花草都有明显大同小异的画法,这些都不影响人们对其的欣赏,不影响对其的看法和评价。</p> <p class="ql-block"> 皇宫里的画师技艺一流,把两只小碗装饰得漂漂亮亮,色彩搭配浓谈相宜,还有诗与画的意境,是诗、书、画、印相结合的绝美艺术品。</p> <p class="ql-block"> 小碗的另一则配上古诗短句,增添了一份雅致和诗意,使其上升到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p> <p class="ql-block"> 两只小碗的短诗字体和笔法不一样,更令人称奇和想比对一下。</p> <p class="ql-block"> 两只小碗的古诗短句的书写和字体确实有明显的不一样,但都写得飘洒流畅。</p> <p class="ql-block"> 两只小碗显得很珍贵,主要是靠其画工题材出众,又是朝延御制,只有在皇宫里才能制作出如此珍贵的杰作。</p> <p class="ql-block"> 小碗造型秀美,白釉温润,底为双方框“乾隆年制"蓝料款,证明其为乾隆朝珐琅彩瓷器作品。</p> <p class="ql-block"> 小碗具有无比的吸引力和具大的价值。以其独特的而精美的艺术品质令人赞不绝口。</p> <p class="ql-block"> 两只小碗应该具有扱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的珍品价值。</p> <p class="ql-block"> 两只小碗是珐琅彩瓷器制作技艺的杰出代表之作。</p> <p class="ql-block"> 春风吹拂杨柳,树旁杏花盛开。艳丽雅秀,美不胜收。</p> <p class="ql-block"> 由于其的艺术性和稀缺性,会成为众收藏家们去追逐的珍品之一。</p> <p class="ql-block"> 两只小碗的艺术造诣非常高,确实令人见人爱,爱不释手。</p> <p class="ql-block"> 这只小碗的两只春燕尾巴有一点一点的用墨点画装饰,显得和另一件不一样。</p> <p class="ql-block"> 这件小碗的春燕尾巴就没有用墨一点一点的点画,这就是明显的不同。</p> <p class="ql-block"> 两只小碗出自皇家画师之手,由于其精心绘画,显得独特又精美,其中的艺术品质令人称赞!</p> <p class="ql-block"> 由于制作精美,存世量少,是两件很有价值的乾隆朝作品,令人觉得十分珍贵。</p> <p class="ql-block"> 小碗做工精细,效果华丽,可称清代瓷器中珍品之一。</p> <p class="ql-block"> 两只小碗的纹饰描绘杏花、杨柳和春燕,寓意着春天到来的生命春意昂扬,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p> <p class="ql-block"> 据说之前出现在世面的杏林春燕图碗有两件,其中一件藏于英国大维德基金会,另一件出现在苏富比拍场上流通,由于其稀有性和独特性,其价值在不断提升。</p><p class="ql-block"> 能放在手掌心里把玩观看和欣赏,确是这两只小碗最大的优点,因为它本身是一件小巧玲珑的玩物。</p><p class="ql-block"> 谢谢您的点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