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陈金狮</p><p class="ql-block"> 一千多年前,一个28岁的海滨姑娘在狂风巨浪中为拯救海难而英勇献身,死后经历代帝王褒封,从而成为举世同钦、万民敬仰的海上女神。她就是诞生于湄洲湾北岸贤良港的林默,被尊称“妈祖”。</p> <p class="ql-block"> 妈祖林默生于宋建隆元年(960)农历三月二十三日傍晚,今年5月1日(农历三月廿三)是妈祖诞辰1064周年纪念日,贤良港天后祖祠举行隆重的纪念妈祖诞辰暨“妈祖回娘家”祭祀大典系列活动。受贤良港天后祖祠董事会邀请,我与20多位妈祖文化研究专家、学者同乘大巴前往贤良港。</p><p class="ql-block"> 贤良港在秀屿区山亭乡港里村,古称黄螺港,乃因港状貌如海中黄螺而习称。贤良港在宋代是莆田沿海一个繁忙的渡口和渔港,其古码头全长约600多米,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文甲忠湄轮渡开通后,贤良港码头才成为历史,如今尚保存有60多米长的旧址遗迹。近几年来,我曾多次到贤良港参加祭典活动,瞻仰过天后祖祠、妈祖故居,也去观看妈祖少年时“窥井得符”的“受符井”,以及古码头岸边的“三炷香”。“三炷香”其实是海滩上拔地隆起的三块大礁石,在涨潮时受浪涛拍打而水气蒸腾如袅袅香烟。</p> <p class="ql-block"> 上午8点时分,大巴抵达港里村,远远就望见屹立在祖祠山公园之颠的妈祖石雕像。这是一尊高15.13米的青年妈祖石雕像,手举“定风神珠”,俯视妈祖城,眺望湄洲岛。石雕像于2010年5月6日(农历三月廿三)落成时,中华妈祖文化交流协会会长张克辉、副会长林兆枢等亲自为揭幕仪式剪彩。</p><p class="ql-block"> 下车后,在义工的导引下,我们沿着数十级石阶向上攀登来到了大牌坊门前。大牌坊六柱五门,高大巍峨,那牌额上书“懿德齐天”四字。六柱均有楹联,其正中大门的石柱楹联为台湾前国民党主席马英九所题:</p><p class="ql-block">天庭赐瑞人文厚重贤良港,</p><p class="ql-block">圣殿呈祥地理钟灵妈祖家。</p> <p class="ql-block"> 天后祖祠原是贤良港林氏宗祠,建于北宋初年,历经千年风雨保存至今。因受皇帝褒封,宗祠开始供奉妈祖,祠名也随着妈祖的封号而不断更易,从林氏宗祠到妈祖祖祠、天妃祖祠、天后祖祠,清代又称”敕封天后祠”。天后祖祠由前殿、中殿、后殿三部分组成,前殿即新倡建的天后圣殿,气势恢宏。朝圣广场两侧则是仿古建筑的两层迎宾阁,专供贵宾观看祭祀典礼表演时落座。因今天有海内外500多家妈祖机构代表前来参加祭典,所以阁楼下又临时搭建了观礼台,铺上了红地毯。为了近距离观看进广场的各宫庙民俗踩街队伍,我们特地从阁楼的贵宾席下到观礼台。</p><p class="ql-block"> “妈祖回娘家”信俗古来有之,指每年农历三月廿三妈祖诞辰日,海内外各地的妈祖宫庙沿袭古制,抬着分灵妈祖像来到诞生地贤良港,举行为妈祖庆生及祭拜妈祖父母的一种仪式。此信俗于2007年被列入福建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妈祖信俗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p> <p class="ql-block"> 天后圣殿前亦有一座大牌坊,六柱三门,门额上书“祖祠福地”。祭祀的台面在此牌坊前,略高于广场。台面上铺着黄地毯,上摆着香案,面目慈祥的妈祖雕像摆在香案后面。台面的左右两侧各竖立一面大鼓。</p> <p class="ql-block"> 上午9时许,在《妈祖之光》宏亮的歌声中,各妈祖宫庙及妈祖敬仰者组成的民俗踩街队伍按编号顺序进场了。这50支民俗踩街队伍是由妈祖健康街出发,途经山亭街、诞生地牌楼、下南山、港里路,最后抵达朝圣广场,行程4公里。这些踩街表演者,或举着龙旗、舞着凉伞,或敲着锣鼓、舞着龙狮,或抱着小尊的妈祖雕像,或抬着华丽的妈祖銮驾。踩街队伍浩浩荡荡,载歌载舞跨过大门坊进入朝圣广场。在这长龙的民俗踩街队伍中,最有特色的是黄石下江头打铁球队、黄石高跷队、忠门龙狮表演队、新县进香舞队、笏石坝津花鼓舞蹈队、港里车鼓队、山亭旗袍队与贺寿盘担队。而最引人注目的是黄石的高跷队,他们扮演的《西游记》人物及海龟、螺蚌惟妙惟俏,而且一路走来还打情骂俏地表演,逗人大笑。</p> <p class="ql-block"> 11时30分,司仪手捧“奉旨谕祭”牌宣布祭典仪式正式开始。先是鸣炮,鸣锣十三响,鼓手有节奏地擂响了大鼓,一群和平鸽飞掠过广场上空。在《迎神曲》中,威武的仪仗队、仪卫队迈着雄壮的步伐进场了,披着绶带的主祭、陪祭、与祭等人员就位,64名身着黄色上衣、白蓝相间裙子的舞生也在广场中央翩翩起舞。她们表演的进香舞、献花舞婀娜多姿、赏心悦目。在主祭、陪祭、与祭人员依次上香、行“三跪九叩”礼之后,主祭人诵读《祝文》:</p><p class="ql-block">大地之大,惟海为特。波涛际天,风云不测。</p><p class="ql-block">天后圣母,秉承坤德。总司海若,阳侯水伯。</p><p class="ql-block">出国使神,远洋估客。遇难呈祥,红灯闪烁。</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 诵《祝文》之后是行“五献”礼。“五献”礼是:一献花,二献爵,三献果,四献馔,五献帛。“五献”礼之后是焚《祝文》、焚宝帛,再行“三跪九叩”便告礼成。一时锣鼓大作,鞭炮齐鸣,整个祭典场面盛大,仪程庄严隆重,让所有观者惊叹不已。在祭典圆满结束,主祭、陪祭人员退场后,各个妈祖文化机构组织的“心向妈祖”民俗表演队伍开始登场,只见广场上龙腾狮舞、旗袍走秀、妈祖伞旋、高跷踩走、鼓钹声声......</p> <p class="ql-block"> 在朝圣广场,我们见到主祭人、贤良港天后祖祠董事会董事长林自弟。他说这次台湾来了100多个妈祖宫庙代表,是历年来最多的一次,有些台胞还是昨夜12点才赶到贤良港,能给妈祖庆生,他们感到非常高兴,都说两岸一家亲,走妈祖娘家,就是越走越亲。</p><p class="ql-block"> 入夜,天后祖庙董事会还组织人员,采用多点齐射、连射、断射等燃放方式,进行了一场烟花表演秀。绚丽璀璨的烟花照亮了夜空,整个贤良港沉浸在一片欢乐的海洋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