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开题时间:2024年10月9日</p><p class="ql-block">开题地点:克山县西城中学会议室</p><p class="ql-block">参加人员与人数:王伟、白淑霞、胡庆同、徐国友、陈敏、沈兆波、孙博,共计7人。</p><p class="ql-block">主持人陈敏,课题类别为重点课题,课题名称《英语课堂教学与新课标有机融合的行动研究》,参加成员沈兆波、孙博,开题报告如下:</p> <p class="ql-block">一、研究内容</p><p class="ql-block">1. 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和要求,结合英语教学的实际情况,探索新课标与英语教学融合的有效策略。</p><p class="ql-block">2. 通过对实验研究,对融合策略进行验证和完善。收集数据,分析效果,发现问题,提出改进建议。</p><p class="ql-block">二、研究目的</p><p class="ql-block">1. 提高教学质量:通过将英语课堂教学与新课标有机融合,使教学内容更加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认知规律,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p><p class="ql-block">2.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新课标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包括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等方面。通过有机融合,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p><p class="ql-block">3. 推动教师专业发展:课题研究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和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从而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p><p class="ql-block">三、课题研究的必要性</p><p class="ql-block">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英语作为国际交流的主要语言,其重要性日益凸显。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英语学科的教学一直是重中之重。然而,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方式往往过于注重语法和词汇的教学,而忽视了学生的实际语言运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这与新课标的理念存在较大的偏差。</p><p class="ql-block">新课标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倡任务型、探究型等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因此,将英语课堂教学与新课标有机融合,既是落实新课标理念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英语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有效途径。</p><p class="ql-block">四、课题研究的创新性</p><p class="ql-block">本课题研究的创新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p><p class="ql-block">1.理念创新:将英语课堂教学与新课标理念相结合,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构建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实际语言运用的新型英语课堂教学模式。</p><p class="ql-block">2.方法创新:采用任务型、探究型等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p><p class="ql-block">3.技术创新: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如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同时,利用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和评估,为教学提供更为准确、科学的依据。</p><p class="ql-block">五、课题研究的可行性</p><p class="ql-block">本课题研究的可行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p><p class="ql-block">1.政策支持,新课标的推广和实施为课题研究提供了政策支持。</p><p class="ql-block">2.技术支持,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为课题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利用这些技术可以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监控和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p><p class="ql-block">3.学校给予课题研究充分的政策支持。</p><p class="ql-block">4.课题组具备一支高素质的英语教师团队,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研究能力。</p> <p class="ql-block">六、理论价值</p><p class="ql-block">1. 深化对英语教学理念的理解:通过行动研究,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新课标提出的教学理念,如以学生为中心、注重语言实际运用等,从而丰富和发展英语教学理论。</p><p class="ql-block">2. 推动英语教学与课程理论的对话:新课标的实施需要英语教学与课程理论之间的紧密配合。通过行动研究,我们可以促进英语教学与课程理论之间的对话和交流,推动两者之间的有机融合,为英语教学提供更为坚实的理论支撑。</p><p class="ql-block">七、预期成果与价值</p><p class="ql-block">本研究预期将形成一套符合新课标要求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p><p class="ql-block">1. 调查研究法:通过问卷调查、访谈、观察等方式,了解当前英语教学的实际情况,包括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情况、课堂互动等,为课题的研究提供实证支持。</p><p class="ql-block">2. 行动研究法:以实践为基础,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实际教学中,通过反复实践、反思、再实践的过程,不断完善和优化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效果。</p><p class="ql-block">3. 内容分析法:对英语教学的内容进行分析,了解不同教学内容的特点和难度,为课题的研究提供具体的教学案例和素材。</p><p class="ql-block">八、课题具体进度与措施</p><p class="ql-block">1. 课题准备阶段(2024年4月-2024年11月)</p><p class="ql-block">(1)、成立小组。(2)、制定研究方案。(3)、查阅收集资料。</p><p class="ql-block">2. 课题实施阶段(2024年12月-2025年12月)</p><p class="ql-block">(1)、调研。(2)、实践。(3)、理论分析。</p><p class="ql-block">3. 课题总结阶段(2026年1月-2026年4月)</p><p class="ql-block">九、《英语课堂教学与新课标有机融合的行动研究》专家对课题开题可行性论证结论、意见和建议</p><p class="ql-block">课题专家组听取了课题研究开题报告,审阅了课题研究的有关前期准备资料,经过认真评议,形成如下论证结论:</p> <p class="ql-block">结论:</p><p class="ql-block">课题选题具有时代性和前瞻性,符合当前教育改革的方向,与新课程标准的实施紧密相关。</p><p class="ql-block">研究目标明确,旨在探索和实践英语课堂教学与新课标的有效融合方法,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和推广意义。</p><p class="ql-block">研究内容具体,涵盖了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评价体系等多个方面,能够全面反映英语教学改革的需要。</p><p class="ql-block">意见:</p><p class="ql-block">建议课题组在研究过程中,深入分析新课标的具体要求,明确融合点和创新点。</p><p class="ql-block">强调需要结合实际教学环境和学生特点,设计切实可行的教学策略和活动。</p><p class="ql-block">提出应注重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和数据收集的准确性,确保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