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假期散记

含羞草

<p class="ql-block">  国庆长假,又有了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第一次趁着假期旅行,第一次参加户外群活动。两车九个人,10.1清晨,踏着朦胧的晨光与期盼已久的秋雨启程。出乎意料的一路顺畅,一路秋色斑斓,黄绿相间,就像上帝打翻的调色板,天地万物皆入画,水墨丹青任涂抹。想起周杰伦的那首歌《青花瓷》,想起那妙不可言的“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这眼前的风景与心里的念想是如此的契合,让我的心里又多了一份温暖一份期待。</p> <p class="ql-block"><b>  阳产土楼,古老的深山幽谷</b></p> <p class="ql-block">  一个有着400多年历史,藏在深深山幽谷、悬崖绝壁上的村落。</p><p class="ql-block"> 数百年来,山民就地取材,采周边青石铺路架桥,取红壤木材筑巢而居,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渴饮山泉,饿食五谷,子孙延续。流年之中,形成了鳞次栉比、错落有致、质朴壮观的土楼群。土黄泛红的墙,乌黑的房瓦,掩映在黄绿相间的杉木之中,层层叠叠甚是震撼。</p><p class="ql-block"> 我们请了一位70多岁的当地大娘做导游,踩着层次丰富的阶梯,拾级而上,亦步亦趋,穿行在大街小巷。走走停停,逛逛拍拍,嘻嘻闹闹。眼前有斑驳阳光,耳畔是山水交响,鼻翼有暗香浮动,舌尖是野簌润喉。瞬间觉得生活就该如此简单,一杯奶茶,一根冰棍,一碗酒酿,便把心里的不快洗涤得一干二净,淤积在脑海中的郁闷,也一扫而光了。</p> <p class="ql-block">  正值深秋时节,村里三百多栋土楼的院子都争奇斗艳式的晒秋,晒秋,是农家人的活计。手中有粮,心里不慌。虽然过了饥寒交迫的年代,但农村人还是把收成看得如同生命。于是,秋天的仪式感,在丰收之际,呈现最绚丽的色彩:秋收过后,家家户户都会把金黄的稻谷、洁白的棉花、红红的辣椒,还有澄黄的玉米、泛紫的红薯、白白的切片萝卜,用簸箕、竹篮、布垫,铺陈在自家的门前或阳台。于是,一笼笼、一片片、一层层,五颜六色,琳琅满目,支撑起普通农家一年的丰收,一年的安逸,一年的满足。</p><p class="ql-block"> 步行出土楼,抹一把脸上的灰尘,不由感叹自己:好好生活,怀念的不一定要见面;喜欢的不一定要在一起。每一种遗憾跟距离,都有它的意义!</p> <p class="ql-block"><b>  徽杭古道,徽商的历史见证</b></p> <p class="ql-block">  体验微商精神,感受行走力量。徽杭古道是我们此行的主要行程。</p><p class="ql-block"> 徽州有谚语说:“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又有“徽州保界山谷,山地依原麓,田瘠确,所产至薄,大都一岁所入,不能支什一。小民多执技艺,或贩负就食他郡者,常十九。”的说法,由于徽州地带山地众多,田地极少,所以徽州人家无法养活自己的子孙,男孩子到了13、14岁就会外出做学徒,学不成不能归家。于是乎前人们用大毅力,开辟了一条条通往外界的道路,徽杭古道便是其中著名的一条,它始于安徽省绩溪县伏岭镇,终到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浙基田,全长15公里,蜿蜒于崇山峻岭之中,见证了几百年来,徽商的辉煌历史。</p><p class="ql-block"> 为了错开人流高峰,我们07:30就来到了景区门口。在入口处有一石碑,有诗人汪国真题字:“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p><p class="ql-block"> 售票门楼上,“江南第一关”十分醒目。</p> <p class="ql-block">  沿着修缮完好的青石台阶拾梯而上,我一直走在前面,因第一次参加户外群活动,唯恐拖伙伴们的后腿。山势险峻,怪石嶙峋,山涧溪水潺潺,或急剧下降形成瀑布,或缓聚成水潭,两侧都是悬崖峭壁,古道正是开凿于峭壁之中,其上宽宽的石条铺成路面,大概有1400多级。</p> <p class="ql-block">  可是,走过大概1公里多的石阶路段,便是山间土路,土路过后是乡村马路,马路宽敞,可以通汽车,我一度怀疑是不是走错了路。</p><p class="ql-block"> 马路过后又是山间土路,沿着土路一直向上爬升,经过上雪堂、下雪堂,便来到了此行的最高点 “蓝天凹”,这里也是徽杭古道视野最开阔的地带,芦苇草地上三三两两坐满了许多人,眺望远处,山脉连绵不绝,与天相接,还算壮观。据说,很多露营的驴友也会选择在此地扎营,可以欣赏到日出美景。</p> <p class="ql-block">  这条路线整体难度并不大,且沿途设施非常成熟,有很多客栈可以提供住宿吃饭,一路上我们遇到很多老人、孩童,都可以走下来,可谓是老少皆宜。</p><p class="ql-block"> 总的来说,徽杭古道并没有给我任何震撼,但是几百上千年来,无数的人踏足此地,或经商,或求学,或赏景,在这条路上来来回回,循环往复,给区区十几公里的道路带来太多的故事。相比于自然风景,那些发生在此地的名人轶事更让人为之着迷。</p><p class="ql-block"> 此道为单行程,感谢红彤彤夫妇在临安永来村接我们。</p> <p class="ql-block"><b> 长溪,中国红枫之乡</b></p> <p class="ql-block">  巧儿说一定要带我们去看他见过的最美乡村---婺源长溪村。婺源村属赋春镇,是一个山乡农村,地处江西境北部山区,地势平坦,建村历史悠久。傍晚时分,我们到达村里,村里很安静。朦胧夜色中,村内还有许多条意境深远的古巷,大块的青石板铺成的路,引着我们穿梭在徽派建筑的文脉里,随处可见的古建筑的雕刻也会令你叹为观止。</p><p class="ql-block"> 沿着村头的石板路,逶迤而行,一条宽敞的路由北至南贯穿全村,这个有着1000多年古村,现存不少是两三百年前的徽派建筑,不过,在村里也常看见用泥土做成的房子,当地人叫土墙屋,十分简陋,还有一些就只是用木泥面,在风雨多年的蚀化下,显得破旧不藏,看来这个村经济还是比较落后。</p><p class="ql-block"> 婺源长溪村近600户人家中,赖姓是主姓,占90%之多,不少还住着古老的大屋,黑黑的,不过,很多农户家都很清洁。大门前有有雕刻或是用青石做屋基的,那就是祖上曾有过官宦或是经商的人家,寻常百姓家的房子显得很小气,就是门口也比那些大房子起来小得多。</p><p class="ql-block"> 我们入住在“河畔人家”,老板及儿子、儿媳都是退伍军人,一条潺潺的河水从其门前缓缓流过,绕着村子蜿蜒流淌。一座门板支撑着的小桥,贯穿南北,让村民轻松跨过溪流,到对岸劳作。小河里的鸭子成群结队,在河面上游来游去,鸭掌撑开的碧波,揉碎了一池粉墙黛瓦的倒影,粼粼波光荡漾开来,让岸边的我们叠成方块,支离破碎,模糊了今天,也模糊了过往。</p><p class="ql-block"> 婺源长溪村是一个非常奇特的村庄。以村为中心,无论你向东南西北那一个方向走,15华里不会看到人烟。沿着平整的古驿道走上村里附近的一个高的山头,看见依依的河湾,那座古石桥就卧在这水面上,桥下的碧水中有鸭群嬉戏,悠悠地把那千年的古老归于平凡。</p><p class="ql-block"> 早晨醒来,沿着河边散步。太阳还没有升起,山涧已有晨雾弥漫,我们跨过门板桥,在两棵有600年历史的苦槠树下,望着遮天蔽日的枝丫,心想树上是否结满了果子?也许在兵荒马乱的岁月,这两棵苦槠树曾带给全村老小生存的力量。</p><p class="ql-block"> 坐在石板上,河对岸的悬崖绝壁上,青翠碧绿的丛林中伸展出一树殷红,定神一看,还真是枫树。虽然还没红透,但已经显露出浪漫的感觉。山谷里的风很轻柔,像母亲的手的抚摸,感觉温暖而宁静。在这柔风里,岁月的书页慢慢打开,我似乎看见阳光在指尖跳跃,满目枫叶如火,璀璨夺目,燃烧着我的生命与梦想。一川烟草,漫目风絮,梅子黄时雨。这些看似寻常的景致,却蕴含着深深的情感与思绪。</p><p class="ql-block"> 再过半个月,枫叶🍁红透时,长溪村该是怎样的一种美?那时,再来趟从长溪至石城12.5公里、从长溪至严田7.5公里的穿越,应是赏心悦目,我们怀着深深的期待。</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菊径,最圆的乡村</b></p> <p class="ql-block">  返程途中,我们去看了中国最圆的乡村婺源菊径村,典型的山环水绕型村庄。一条小溪圆圆地环绕整个小村,小溪与公路的连接靠一座座小木桥。古朴的乡村风情和原生态的自然风光,尽享小桥流水、古树参天、粉墙黛瓦的美景。</p> <p class="ql-block"><b>  瑶里,千年的沉淀</b></p> <p class="ql-block">  曾去过景德镇多次,每次都与瑶里擦肩而过,此次终于见到了它的真面目。假期的瑶里人山人海,我们随着人流缓缓而行。 跨入瑶里古镇的那一刻,时间仿佛倒流,我好似穿越千年,回到那悠悠岁月。千年的焠火,千年的土胚,千年的工艺,千年的文化,历久弥新,重获光明。我们踏着青石板,走向蜿蜒逼仄的小巷,斑驳的砖墙,褪色的门窗,乌黑的栋梁,无不述说历史的沉淀与沧桑。</p><p class="ql-block"> 走出小巷,瑶河宛如碧绿的丝带,缓缓流淌。河水清澈透亮,鱼虾结群成双,清风温婉拂面,石桥南来北往。我们鱼贯而入,不慌不忙,在小镇里慢度时光。河畔有捣衣妇,手中的捶杖轻落,溅起一池的水花,也惊醒了一江的鸣蛙。很羡慕这种悠闲自如的日子,淳朴而真实,宁静而充溢。</p><p class="ql-block"> 总觉得来瑶里,应该下一场雨,我们就可以打着油纸伞,徜徉在青石板铺就的雨巷,也许能遇见戴望舒,他也与我们一样,希望遇见一个结着愁怨,长得像丁香一样的姑娘。</p> <p class="ql-block">  短短4天,在巧儿的紧凑安排中,我们马不停蹄,此外还游玩了仁里古村、龙川景区、太极湖村、尚村、豺狗狼尖,处处风景,难以忘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