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90年代中期的地方国企的私有化改造?

加木

<p class="ql-block">如何看待90年代中期的地方国企的私有化改造?有哪些成功案例?</p><p class="ql-block">我妈当年那个大国营厂,那会儿给工人发股份,让工人当家做主,就等着学俄罗斯了。</p><p class="ql-block">当时就有人在私下到处吸收股份,到处找工人买股份。我妈也不懂,直接就给卖了,当时还赚了几千块,那年代不算少了。回头看运气好,否则这股就烂手里一分钱也不值。</p><p class="ql-block">后来,这股风被叫停中止,发股的那届厂长还因为别的把柄还吃了牢饭。直到他不知道松了什么口,最后才给放出来...但养老去了。</p><p class="ql-block">其实他们的玩法,看俄罗斯就会明白后来会是什么走向:</p><p class="ql-block">1、工人分得股份,人人都当家做主,工人支持私有化,皆大欢喜</p><p class="ql-block">2、私有化确立,国家剧变,经济遭遇重创,工厂停工</p><p class="ql-block">3、工人持股,但工厂不景气避免不了被裁员,当小股东吧</p><p class="ql-block">4、没利润不分红,工资收入也没有,等着孩子饿肚子吧</p><p class="ql-block">5、某股资金十分雄厚的力量,趁灾年用连工资收入都不到的一点现金,迅速吸纳饿着肚子的工人手里的土地,哦不,股份,然后让工人沦为重新沦为廉价且可随意清退的“佃农”</p><p class="ql-block">6、寡头或跨国巨头控制住产能,休克结束,工厂机器重新运转,利润滚滚来。但工人卖了股份、工作也丢了,自然也分不到了。然后立法保护私有产权神圣不可侵犯,为已经重新集聚起的寡头与跨国资本的股份最终确权</p><p class="ql-block">其实现在的公主多同,也差不了多少。主要是保住命脉产业和国家的基本盘,同时套住跨国资本,让国家有转圜的余地,做了个折中。公、多也能互相制衡一下。至少国家战略不会被掌控在寡头或者跨国资本手里。经济主权还在,国家利益还能最大化...</p><p class="ql-block">但内陆去产能,要素大规模向沿海集中,以追逐极致的以成本为主的国际竞争优势,同时做大多种、由国家推动城镇化,争夺世界级产能与产业落地,以保证离开编制的那些工人家庭能够有足够的就业率。这样虽然可以保证不会遇到东欧那种要么交出经济与军事主权,要么与本国寡头抗争的命运,虽然能抱着吃西瓜,但中国人会很累...农村和小镇出身的累,这一代有很多进城务工者,三四十岁了,从小到大和遥远的父母在一起的时间,累计起来都可能没有几年...而城镇化速度太快,最近六年又增加了1亿,城市内小幅阶层跃进和筛汰的频率也高,相应的个体代价是稍有不慎,就会在亲朋圈中阶层滑落,那种心理压力也很大。所以已经进城的大城市人口拼鸡娃、全家卷,也很累。</p><p class="ql-block">看历史,或许中国实现了真正的复兴,重回世界之巅时,可能会有美国那样的百年红利。那时候中国人能轻松点。但回归到现实,人拗不过势,很多人,在作为时代的代价负重前行。即使真有那天,或许也不是当下这一两代人能看到和享受到...</p><p class="ql-block">这十几亿人,超过了当今世界所有发达人口的总和。中国要人均发达,就是几十年再造一个与过去数百年形成同规模的发达人口群。身处洪流之中,只愿中国能到达彼岸,不要像90年代跪下的那个那样,货币一夜间一二百倍的贬值。那时候,无论是中产和工农,毕生积累都会一夜之间清零,被人趁低吸纳。即使压得住寡头,也避免不了跨国资本意志下的地缘对抗。</p><p class="ql-block">一贯最迷茫的真是中产、小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里说小资有动摇性是一点不假。既想平权又怕平均。其实现在的这个半公半多状态,是最有利这个群体的。既有强大的国家维系超稳定的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又不会对小资小产动刀子。但大资总忽悠得小资们以为完全私有化有利于他们...完全私有化后那是大资的天堂,连便利店、菜市场都将是大企业大品牌的阵地,加盟你都没得加盟,最多只能竞聘店长,给人打工,中产、小资、小业主的生存空间也会被挤压...大资的玩法虽然不是明抢,但人家是通过经济周期给你玩趁低吸纳啊,让你从自耕农变佃农啊。国资虽大,但国资还真是被国家划了线不能抢蚊子肉的。而且至少要给国家上缴利润,对社会整体效益进行补贴。</p><p class="ql-block">高度私有化社会的最大意识形态特征之一就是破产是个体能力不济和经营不善,个人是第一责任人,掩盖源源不断的破产群体作为社会整体经济代价的性质。大资本左右的国家,很柔和,蓄水养鱼,不会竭泽而渔,但往往周期性收割。经济周期下的金融掠夺,那基本就是人造灾年,每次都要有一大波自耕农破产。但好就好在,它准入门槛看起来公平,每个人都有成为自耕农的资格和机会,至少到下一波收割周期降临前。每一次作为代价的群体能够也尽可能错位,不逮住一群人猛薅。其实以前的那套一刀切政策确实不如这一套柔性的收割,比如以前用公社直接收农民的土地,农民也没干劲儿了。现在把土地包给农民,甚至连农业税这种直接税都不收了,但买化肥、买农药被提升的工业品价格中,包含的间接税就能补回来那部分直接税损失,而且还不用付出成本派人去乡间四处征收,这个环节各种成本都由中间企业给承担了,公家反而节省了人力成本。再在对中间商和终端制定统一收购、积贮政策,压低粮食价格,工农业剪刀差依旧,但农民觉得地是自家的地,产出积极性更大,其实就被自我暗示性的绑在土地上,其实获利依旧微薄,却割舍不了这份自家田产。</p><p class="ql-block">所以当采取了市场经济的模式后,其实有很多温水煮青蛙的手段,是真正的堵不如疏,看起来不再干涉个体,但市场本身就可以用来间接引导个体、汲取个体,比指令性的方式更高效,还不易引起对立情绪和抗拒心理。因为观念上,每个人都是对自己负责,而察觉不到市场的残酷性。尤其是那些没有市场头脑、判断力较差、跟风种植的农民,经常沦为市场竞争的代价。当然,一代人温水煮青蛙可以,两代人,人孩子就感觉到烫了,往往会跳出这个圈。像现在其实农村子弟也都进城务工了,地都不会种了。对新一代还得创新市场手段去煮。原本房子是个套,进了城的农二、城一代但凡贷款买了房,他就连短暂失业都不敢了,议价能力瞬间骤降,又被套住了,而且是观念上套住。现在这块也基本快失灵了,未来估计还会有新的市场手段。当然,城二代还有低欲望躺平、一人吃饱全家不饿来鱼死网破应付这个套...</p><p class="ql-block">但整体来说,高比重私有的自由市场,会带来一定程度的准入公平,但资本规模效应、虹吸效应下的大鱼吃小鱼也就展开了,准入公平并不是起点公平,反而起点的差距更大了。只不过大鱼不会竭泽而渔,一下吃光小鱼,而是会畜养着吃,在经济周期到来前,看起来小鱼们也游得很自由欢快。</p><p class="ql-block">但中国现在的半公半多,除了房子这种戒断反应全球普遍最强的,整体托底性能强一些。因为中国为了维系国家利益的整体上升趋势,利用半公资源对半多市场做逆周期性调控能力较强,遇到衰退周期时,经济整体动荡程度也明显低。因为半公意味着国家家长制还存在,它不仅要考虑周期降临的经济影响,还粘连着政治影响。维系市场环境,至少促使下行周期非震中产业的市场环境稳定,调动的资源力度会特别大。别小看这样的国家,同样的人口规模,印度为什么吃不下中国诱进来的这些全球产能?印度连中国人习以为常的全国干线铁路两侧至少预留5米距离的全线封闭都做不到。做不到铁路封闭,就没有铁路大提速,就没有数千里、数亿人口规模的常态化全国春运大迁徙、区域经济要素再分配。做不到统一调度与统筹,怎么会形成极致的营商环境与极致的生产成本优势呢?这只是一个例子。对比是全方位的,不止铁路。例如国家电网这些基础设施摧枯拉朽的建设,都是让中国市场迅速壮大,造就了世界最迅速地形成了一波大规模城市中产潮的原因。如果无视这些特有的国家能力,认为经济上行赚了钱就是自己牛逼,下行赔了钱就是国家不对,这种判断力,其实也就是撞到风口起飞的猪了。市场经济另一大特征就是平台对抗,还真不是个人能力对抗。同样的工作内容和成效,在小企业和大企业的同一个岗位间,收入还真就是几个量级的差距。认识不到环境的本质性,骨子里也不过是个有文化的暴发户。</p><p class="ql-block">所以正常的中产和小资,应是后三十年派,不是非要倒车或飙车。但由于夹在中间,又是大资一方舆论上主要的攻取目标,撕扯的很厉害,各种挖坑引诱煽动。因为有这种鲜明的摇摆性。所以遇到最近食用油事件,中产小资们一边喊着不应该过多监管,一边喊着要加强监管。自相矛盾的让人目瞪口呆...</p><p class="ql-block">至于一些光脚的咱也跟着瞎嚷嚷...说句难听话,穷乡僻壤的,人家去上门收税收到的那点可怜巴巴的东西,还不够给人发跑腿费的成本...现在整天被阴阳的朝鲜,在七八十年代就完成了工业化,七十年的GDP以美元计高于韩国,甩了中国几十倍...然而小国的命运就是,一旦阵营靠山完蛋,它的好日子也就到头了。苏联解体后,原本工业化的朝鲜突然被中断了石油贸易,被全球封锁,硬是从工业国退回到农业国,从石油时代退回到煤炭时代,从农业机械作业退回到小农人力作业...而这个剧痛的过程中,伴随着是大饥荒。无论是底层还是中产,一视同仁的大饥荒。因为当失去了城市工业岗位的时候,现在连地都不会种的还留着老家户口实际上城市常驻子弟的农二代回去种地,那个效率也可想而知。如果没有更多选项的情况下,累一点,总比饿一点强。饿一点,总比死一些强。</p><p class="ql-block">我并不相信皮都是好皮,但我相信,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起码皮和毛是天然连在一起的,它就杵在这跑不了,即使有博弈关系,也抹不掉绑定关系。个体如果没有依附跨国资本的能力,或拥有趁灾年吸纳自耕农土地的财力,还是老老实实的过好安稳的小日子吧。那些本身就怀揣资源到哪都是人上人并润到国外的进步人士教国内动不了的底层爱国,剩了一桌子美味珍馐吃不完的成功人士、剔完牙间的肉丝、拍拍肚子就激情万分的为饥民请命,也敢信?这世上哪有慈善家啊。咱这体格太大,别人看了就害怕,也当不了宠物狗。</p><p class="ql-block">编辑于 2024-07-13 15:05・</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