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上爸妈去游玩——京津篇(下)

自然状态

<p class="ql-block">  跨过金水桥,穿过天安门城楼,我们来到故宫,它是世界文化遗产,是明清两代皇家宫殿,旧称“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统称三大殿,是国家举行大典礼的地方。车上导游强调,故宫很大,南进北出,不走回头路。进出大殿有不少台阶,我们只进了一个太和殿,俗称“金銮殿”,是皇帝举行重大朝典之地。大殿内外饰以成千上万条金龙纹,屋脊角安设十个脊兽,在现存古建筑中仅此一例。后边行程我们和几个老人走侧门,很平缓,其他人跟随导游进出各个大殿听详细讲解。一路上满眼都是金碧辉煌,高大气派的大小宫殿,不由感叹中式建筑之美,惊叹老祖宗的聪明才智。出故宫北门时,刚好和团队另一半人汇合,导游指着不远处的山对我们说,那就是景山。登上景山可以欣赏北京城和故宫全景,从前它是皇城之内的御园,这次我们远覌,拍张照片就行了。</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第五天行程安排:颐和园、天坛和北大。今天早上五点半我和妈妈上酒店二楼吃饭,爸爸长城回来重感冒,在一楼大厅坐着等我,没胃口给捎个馒头夹咸菜就行。回来发现王叔早早就赶过来了,原来他昨晚和爸爸通电话听声音得知老人感冒了,五点多就打的把药和口罩送过来,不到半小时见面时间,到六点零几大巴车启动王叔才下车离开,他的体贴入微和关怀备至,我们感激不尽无以言表!</p><p class="ql-block"> 大巴进城不久,司机把车停稳,导游说,前边不远处就是北大校门,感兴趣的可以下车去拍个照,我们一行去了五六人,我和爸爸也拍照留念,当初少年不努力,如今只能寄希望于下一代,期待有出类拔萃人才出现!</p><p class="ql-block"> 颐和园很大,考虑老人身体,导游说好集合时间和地点,我就领着爸妈先行往里走,他们行动缓慢,多争取点自由活动时间。颐和园是北京著名的皇家园林,把山水环抱的自然景观和皇家气派的宫苑建筑完美结合。慈禧的寝宫乐寿堂门口人最多,没法拍照,我让爸妈跟它门前象征延年益寿的仙鹤合个影,愿他们健康长寿。</p><p class="ql-block"> 整个颐和园台阶少,平坦,适合带老人孩子出游。园内有个寿星石,寓意好,和它合影也不能错过。再往里走,见到一个大的长廊,梁上绘有各种彩画,一个个团队鱼贯而入,这个大长廊一段一段有不同团队导游指着房梁讲解绘画具体内容。带着老人,东听一句,西听一句,纯粹是左耳进右耳出。左手边就是昆明湖,水域很大,波光粼粼,远处有万寿山做背景,近处有快伸到水面的绿树枝,前方几十米距离靠岸边停着几艘皇家风格的游船,富丽堂皇,整个画面很美,山水和谐统一,构成了颐和园的核心景观。湖边游人不多,先抓紧拍照,再慢慢赏美景吧!</p> <p class="ql-block">  北京城区对旅游大巴管理很严,停车地方距离景区比较远。这次出游老人没少跑路,而且是起早贪黑,家人群里开玩笑说,我们是特种兵在拉练。这话一点不假,这些长辈都是下过苦的人,耐力,韧性,不服输的劲头让人心生敬佩!</p><p class="ql-block"> 天坛公园,原名“天地坛”,是明清两代皇帝祭天祈谷的重要场所。分为“内坛”和“外坛”两部分,“内坛北部呈圆形,南部为方形,象征“天圆地方”。时间有限,体能有限,我们沿着中轴线直接前往最里边的“祈谷坛”,前几个殿只是走马观花路过看看。</p><p class="ql-block"> 祈谷坛位于天坛最北部,我们去了其中的核心建筑“祈年殿”,它是一座三层圆形大殿,高38米,直径32.72米,以其独特建筑风格成为北京标志性建筑之一,是所有游客必来之地。我陪妈妈找个凉处休息,爸爸一个人进殿仔细观赏。周围有年轻人身穿汉服拍照,不少请的旅拍,指导摆出各种动作,专业人士更出片,现在各个旅游景区汉服租赁,化妆跟拍形成了产业,一条龙服务很受年轻人青睐。</p><p class="ql-block"> 返回时我们走的外坛部分,种植有大片的古老柏树,树龄都在三五百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这里有天然形成的一条条林荫道,空气中弥漫着柏树枝发出的淡淡清香,让人有一种穿越时空的感觉!这次出来发现,公园景区厕所增多,入厕不再像前些年那样等待、排长队,洗手间放出来直接是温水;供游客休息的座椅增加很多,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国家的发展进步也体现在这些和百姓息息相关的细小事情上,增加了人们的舒适感、幸福感!</p> <p class="ql-block">  至此,我们圆满结束北京之行,这全仰仗老人们超强的团队意识,没有一个掉队拖后腿的,为他们点个大赞。后边的天津行,根据老人身体状况随意安排。下午大巴车送我们到北京高铁站,晚上七点前到达天津。提前表妹做功课,两晚民宿她预订好了,高铁站到民宿乘坐地铁,排队购票、哪个站下车都是她在操心,我们是错峰出游,地铁上空座不少,大家体验感不错。</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我们来到意式风情街,它坐落于海河之滨,拥有保存完整的百年历史欧式建筑一百多座,还有多处中国名人故居。我们生活在城乡结合部,老人喜欢看城市的高楼大夏,喜欢车水马龙的烟火气,这些异域风情的建筑让大家一饱眼福,赞不绝口。</p> <p class="ql-block">  出来游玩,吃好喝好是必须的。意式风情街出来我们找了个地方吃饭,距离海河不远连着有三家饭店,进去打探都是家常菜。我们挑选了一家,吃后发现饭菜品种多,量超级大,味道不错,价位适中,十二人十二个菜,荤素搭配,结账下来375元,几个人不约而同说这个量,早知道少点两个菜,县城这个价位经常都拿不下来。两天早餐天津煎饼果子,糖皮都尝了,但芝麻烧饼最受欢迎,这里的高汤馄饨皮薄馅大,汤汁里还打的鸡蛋花,吃了元气满满。面茶第一次吃,是稠面糊上放了好多芝麻盐和芝麻酱,感觉不错我连续两顿早餐都选它。</p><p class="ql-block"> 我们沿着海河散步,有水的地方感觉有灵气,也让人心生欢喜。我们看见了世纪之钟,它每天会在中午十二点和下午十八点两次报时,响起“东方红”乐曲。不远处就是解放桥,它最初建于1902年,被称为“万国桥”,反应了当时天津有“英、法、俄、美”等九国租界,大桥连接法租界和老龙头(现天津站)火车站,是一座平转式开启桥。它见证了天津的历史变迁,成为天津城市发现的缩影,我们围绕着它,各个角度拍了不少照片。</p> <p class="ql-block">  最后一天,我们去了瓷房子,它是一栋用古瓷器修建的法式小洋楼,是近代中国外交家黄英良的故居,后来由某企业家投资修复扩建,里边有平安墙、瓷龙、瓷狮子等观赏景点,被称为“中国古瓷博物馆”,老人进去观赏,我们年轻点的在外边照了几张相就去特产店购物了。提前几个小时就来到天津站前广场,时间充裕,先照合影留念,海河边上陪爸妈拍照、散步赏美景,累了找个有树荫凳子坐着,一大群人聊着家常,太难得了。</p><p class="ql-block"> 感谢表妹一路上默默无闻的付出,感谢表弟媳的通力支持,更要感谢几个长辈的积极配合,我们才能高高兴兴出门,平平安安回家!</p><p class="ql-block"> 前些年爸爸还能骑自行车出去闲转,一年和妈妈走几次亲戚,妗子过生日早早就给我们几个打招呼看谁有时间开车送他们过去,提醒我们该看姑妈了,现在我的这些长辈都不在了,亲戚里老人就他们年龄大,仅有的一点社交都没有了,活动范围就剩房前屋后。爸妈在老屋住,我们姐弟几个过段时间回去看看,送些吃的喝的,父母很知足,常念叨年轻人忙忙碌碌,不容易。妈妈偶尔会发呆走神,多亏有老爸扶持照应,我们几个的小家庭才能安宁的正常运行。爸爸喜欢看外边的世界,喜欢看城市风景。每次出来逛为了让爸妈高兴,游玩过程中就一起商量下次大致的出游时间和地方,让老人心里有念想、有盼头。妈妈每次出来心情好状态很不错,能和大家融合在一起,谈天说地像变了个人。既能让老人高兴,又能让自己心安的事情,何乐而不为呢,愿爸妈身体安康,期待下次同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