堪萨斯城《一战博物馆》

庄户人家

等了两天,今天天气晴好,蓝天白云,在女儿安排下,来到了美国堪萨斯城一战博物馆。<div>一战博物馆最重要的标志,就是方尖碑。(美国人自己称呼)这个网图是在高空俯瞰博物馆全貌。</div> 堪萨斯城的一战博物馆于1926年正式对外开放,2004年美国国会授予其国家官方一战博物馆。 2004年建馆的国家一战博物馆的前身是建于1926年的自由纪念碑(Liberty Memorial),这个既简约又有十足纪念性的标志性建筑物耸立在轴对称的草坪中央。自由纪念碑的建立为的是纪念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为了国家利益而战的军人们。 一战的全过程,以欧洲战场为主,其中以德法交界之处为最焦灼的战场,我们从战争真实的影像和音频以及实物的展览出发,充分地认识到这场非正义的战争背后的惨绝人寰,令我们深刻地反省,工业化、全球化带给我们了什么? 第一次世界大战(简称一战,或称欧战)是一场于1914年7月28日至1918年11月11日主要发生在欧洲的大战。然而当时的欧洲列强互相牵扯下,战火最终延烧至全球,当时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被卷入这场战争中。大量新式战术、科技与武器被初次广泛运用在这场战争中,包括新近发明的飞机、堑壕战、化学武器等,导致这场战争在损失程度上超过了之前所有的军事冲突。 来到了纪念碑下面大广场,可以看到了堪萨斯城的全景。 我们乘坐直梯登顶。这是在直梯里面拍的,和工作人员合影。据说这里的工作人员,都是退伍军人,他们发挥余热,当志愿者。 可以乘坐直梯到方尖碑顶部。这是在直梯里面的广告。告诉你这个方尖碑的相关知识。<div>我也录写下来并且翻译如下:</div><div>【你知道吗?</div>自由纪念塔高217英尺(56米),位于纪念庭院之上。塔顶的“火焰效应”(晚上亮起)一直是用蒸汽和彩色灯光产生的。自由纪念馆于1921年落成,于1923年至1926年间兴建,2002年修复后重新开放。塔顶周围雕刻的守护神是荣誉(无主)、勇气(东南)、帕特奥斯蒂姆(东南)和牺牲(西北)。守卫南入口的斯芬尼人是:记忆。东面是欧洲战场。记忆的眼睛保护着它免受道路的恐怖。未来|面向西方,远离战争,走向和平。未来的眼睛象征性地注视着未知的未来。<br>是的,塔里一直有电梯(但不是这个)。】 我们来到了方尖碑最高处的观景台,整个城市一览无余。 堪萨斯城的主要建筑都在其中。最前面的据说是堪萨斯城的火车站。 方尖碑下面的停车场。 周边交通发达,这里是美国中部的最重要的交通枢纽。密苏里州堪萨斯城位于美国地理位置的正中心。 到处建设的井井有条,规划堪为美国之最。 在观景台上面看完了,继续乘坐直梯下来。这是直梯里面的又一条告示【塔楼升降机政策】。哈哈安全措施定义为【政策】。 这是微信翻译的截图。看到了吧,这个【方尖碑塔】,竟然是1925年制造,并且使用到现在,整整的一百年咯。那个时候,世界上的工业水平是什么情况,大家都很清楚。 塔底的广场周边,有各种各样的建筑。这是会员大厅的入口。 两只石狮斯芬尼人静卧两边。用大棉被遮住眼睛,不忍看到了世界大战带来的残酷牺牲。 方尖碑高耸入云,静静地俯瞰世界整整的一百年了。 方尖碑底部的文字,我也录写下来:<div>IN HONOR OF THOSE WHO SERVED IN THE WORLD WAR<br>IN DEFENSE OF LIBERTY AND OUR COUNTRY<br></div><div>翻译过来就是:</div><div>向那些在世界大战中服役的世界卫生组织致敬<br>捍卫自由和我们的国家<br></div> 这个塔底的文字,大家可以自己看。 从塔底往来路方向看过去,也是一道风景。典型的轴对称。简洁而大气。 方尖碑底部的楼梯旁边,还有一块说明牌。大家也可以自己看。用微信翻译如下:<div>自由纪念碑<br>重建堪萨斯城,密苏里州<br>2002年5月<br>在密苏里州堪萨斯市市民的支持下,重建得以实现<br>美国国会成员、密苏里州议会泰国市长和市议会公园、娱乐委员会委员及成千上万的普通私人捐款<br><br></div> 塔底步道上面有重建博物馆资金捐赠者的石碑纪念。 今天天气好,自由塔纪念碑巍然屹立,特别的庄严肃穆。 老爷子第一次来,收获良多。诚所谓【知者行之始 行者知之成】,了解大千世界,我们一直在路上。 一步一步走向塔底入口处。景色宜人。 进入展览大厅,映入眼帘的是大幅标语【THE WORLD WAR 1914-1919】。说的是:1914-1919 年的世界大战。 大立柱上面的英文翻译如下:<div>【大幻象<br>1914年,欧洲正处于其权力的顶峰。一个世纪的相对和平带来了巨大的繁荣。欧洲人创造了一个现代工业社会,开创了煤炭、石油和水电的使用。他们的帝国控制着世界一半的土地和资源。但在经济和政治成功之下,隐藏着深刻的紧张局势。在工业化国家,工人要求获得更多的财富份额。在巴尔干地区,被压迫的民族团体大声疾呼要求自决。欧洲领导人担心其他国家在全球贸易、市场、原材料和殖民地财产方面的竞争。国家间的对抗导致了军事同盟的形成。一场不受约束的军备竞赛产生了被称为无畏舰的大型战舰舰队。尽管有紧张局势,但和平仍然占上风。但欧洲为战争做好了准备。】<br></div><div>它告诉我们,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的原因。</div>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基本介绍。 TO ARM'S! 去参军!<div>号召有志青年去入伍打仗。</div> 这是当年的军人的着装。 战争爆发于1914年6月。 当年的战斗武器。弹药和枪炮早已经代替了大刀长矛。 1915年各个月份的战争形势。 【GLOBAL WAR】翻译过来就是【全面战争】。德法之争,演变为世界大战。 1916年各个月份的战争形势。 【NO MAN'S LAND】两个国家竟然出现了大片的【无人区】。老百姓大逃亡,悲剧大面积发生。 这一门大炮的说明牌。 单独的拍下来,大家可以仔细看看。当时的技术参数,都非常的现代化了。 还有巨型弹头。 参观者在这里沉思。 1917年各个月份的战争形势。 工业化的成功,也给战争制作了大量的武器装备。 这是上面的大炮的技术参数。射程竟然达到了7300米。在那个非常落后的年代,这可是天文数字。 战争还波及到海洋。【WAR AT SEA】。 波及到空中。【AIR WAR】。 德法两国王牌飞行员击落对方飞机数对比。FLYING ACES 飞行王牌。 上面一排,应该是德国人,下面的一排,就是法国人。 当年的战报。【WHAT AMERICANS WERE READING】美国人在读什么。就是告诉大家,美国人特别的关注这一次世界大战。 这是关于当时的争论的报道:<div>【全国辩论当天的新闻是英国海军在北海取得胜利,但一个较小的标题报道了关于威尔逊总统政策的辩论。1月22日,威尔逊呼吁在“没有胜利的情况下实现和平”的基础上结束欧洲战争。当时,美国公众舆论仍然对战争存在深刻分歧。西部和南部各州指责东海岸企业推动美国参战。爱尔兰裔美国人反对与英国结盟,爱尔兰的压迫者。许多德国裔美国人认为这场战争只是为了“拯救大英帝国”。但是,对作为民主国家的盟国的同情仍然很强烈。 德国被视为军国主义强国,一心想征服世界。】</div> 当年的美国总统威尔逊。伍德罗·威尔逊 (1856-1924)(画像)由 F·格雷厄姆·库茨绘制。 (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1856-1924)(画像)由F·格雷厄姆·库茨绘制。伍德罗·威尔逊生于美国内战前的弗吉尼亚州斯汤顿。他曾在普林斯顿大学就读,获得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博士学位,并于1902年成为普林斯顿大学校长。威尔逊的政治生涯始于1910年,当时他被选为新泽西州州长。两年后,他成为的民主党候选人,并以“新自由”的进步纲领参选。他赢得了选举,并于1913年3月4日宣誓就职。1916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再次当选。艺术家F·格雷厄姆·库茨也出生在弗吉尼亚州的斯汤顿。1901年,当他遇到伍德罗·威尔逊时,库茨已经是纽约市一位著名的艺术家了。库茨为威尔逊画的另一幅肖像画挂在白宫里。<br>1917年4月2日,威尔逊总统向国会发出要求宣战的信件的出版副本。<br><br> 当年的动员年轻人入伍参战的广告。 这是一封邮件。说的是当年美国动员年轻人入伍做大量的宣传。 这是上面的邮件的翻译文字。大家可以自己看。美国终于正式参战。 【AMERICA MOBILIZES】【美国动员起来】的巨幅广告。 当年的美国参与战争情况的描述。 这是她的翻译件。可以看得很清楚,大家自己慢慢揣摩,慢慢体会。 【美国动员起来】的各种各样的广告。这一张为最。 我希望你入伍美国军队。<div>这是当年最流行的一个广告画。山姆大叔指着你的心口,你还有什么话说。</div> 【贞德拯救了法国<br>美国妇女请拯救你的国家<br>购买战争储蓄邮票<br>美国财政部】<div>这是美国财政部发的动员妇女购买战争储蓄邮票的广告。</div> 这一张广告画的翻译件如下。 【当我们走过这一切时,需要你能够给予的一切帮助和安慰】。这是犹太人福利委员会发的广告。 不少的美国年轻人入伍,有一些参加医疗队,上前线参与救护工作。 大厅里面还有大幅屏幕播放一战实况。美国人少,仅仅是在大堂中央放几个座椅。 约翰 · J · 潘兴 将军 肖像<br>他曾任 【美国远征军指挥官】<div>绘画者是匈牙利布达佩斯人,名字叫【菲利普·德·拉兹洛·德·隆博斯】</div> 这是绘画者和作品的介绍。在这里就不翻译了,大家自己看,自己品。一战纪念馆,也是一个艺术馆。在这里可见一斑。 <div>AMERICANS ALL!</div>VICTORY LIBERTY LOAN<div>全体美国人!胜利自由贷款!</div><div>这个也是广告,动员大家捐款捐物参与战争。</div> 我们对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了解不多,今天就是一个极好的机会。 从一战博物馆出来,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我们发展壮大,为的是人民安居乐业,国家平等相处。 值此,祈愿世界太平,地球安然。我一个人出来,忘记带三脚架,是一位美国大叔帮忙拍的。 作为回报,我也给他拍了一张。可惜没有他的联系办法,否则真的是应该发给他。看看下一次再去一战博物馆,能不能够实现愿望。 这是我的门票。我顶替女儿家里面的人,用他们的年票进入,免费参观。 再见了,一战博物馆! 再见了,【方尖碑】——自由纪念塔! 每一位爱好和平的人们,我们永远把你们记在心里!你们与历史一起永存。<div>见证历史,珍惜和平,就是参观游览的宗旨。我也感触良多,更体会我的祖国安定团结,国力强大,可以在世界上有一席之地了。<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