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之所动,境随心转—江苏省南通市师范学校第二附属小学访学随笔

陆通

<h3>  全国教育看江苏,江苏教育看南通。走进江苏省南通师范学校第二附属小学,这句耳熟能详的话忽然从我的记忆里苏醒。</h3> <h3>  2024年10月10日,适逢重阳前夕,我有幸以谢小燕校长名校长工作室成员的身份来到南通,参加教育部“双名”计划教育强国与名校长教育思想暨“美的教育”刘昕办学思想研讨会。南通师范学校第二附属小学党总支书记张洪涛书记热情接待访学团队。</h3> <h3> 一步一景,蓬勃生机<br>  且不说那郁郁葱葱的竹林一隅,和掩映在绿树丛中的淙淙小溪,光是那些让孩子尽情嬉闹的运动场地,和校园里布置的家长摄影巨幅照片展,就已然让人感受到“让儿童站立在学校中央”的直观呈现。<br>  铭刻在正前方的学生心语“美美的想,乐乐地做,天天有进步”,又把学生发展观文字具象化,它提醒我们孩子的成长是需要长远看待的,让孩子像孩子一样长大,是每个教育工作者都要关注的核心要义。<br>  如果一所学校能真正把孩子的需求放在第一位,让孩子能尽情奔跑,释放天性,充满好奇,乐于学习,那一定是最好的学校。</h3> <h3> 凝练情境,教育丰碑<br>  校园里,处处都是“情境”二字。三风一训围绕情境,成果展示突出情境,灵魂人物代表情境。李吉林老师创立的情境教学、情境教育、情境课程,可以说是所有语文老师乃至小学教育工作者谈及教育不能绕开的一座高峰,她的塑像和校徽旁那一句“满腔热情投入每一天工作,把爱和智慧融入孩子的心田”,都在诠释教育家是怎样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教育事业,奉献给可爱的孩子们。正如谢校长所言,我们此行与其说是一场学习,不如说是一场朝圣之旅,一场向着基础教育办学思想丰碑顶礼膜拜的必行之旅,只有亲临其境,才能真正明白我们肩负的重任和使命!</h3> <h3> 大家风范,名师精粹<br>  访学的重头戏,是参观李吉林情境教育展览馆,这里为了纪念著名儿童教育家李吉林老师对情境教育的开创性贡献,展馆不仅是对她个人事业的缅怀,也是对情境教育这一教育模式的研究和推广。<br>  展览馆馆长丁伟正是李吉林老师的嫡传弟子,她带我们深入了解李吉林老师的生平事迹、教育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以及她在情境教育领域的创新实践。通过丰富的图片、文献和实物展示,我们深入了解李吉林老师如何将语文教学与生活实际结合,创造出生动活泼的教学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br>  丁伟馆长如数家珍,娓娓道来,不是官方而生涩的理论阐述,而是结合自身经历的教育故事,让我们跟随她的记忆,去亲近李吉林老师,去经历她的感动。最让我动容的,还是李老孜孜不倦研究创立情境教学、情境教育、情境课程三部曲之上,仍然与时俱进,继续提炼情境学习理念,让儿童学习观成为教育最基本都出发点和最终的归宿。</h3> <h3>  夕阳无限,我的耳边仍然回荡着情境教育展览馆馆长的解读:情境并非情景,它是动态的,是流动的,是每个人心里个性的体验,是智慧的闪烁,是生活的真实,是指向每个孩子生命发展的学习方式。教育的核心应该是是使人变得聪明,每个人都应该在情境中获得属于自己的思想,我想,这就是情动辞发,境随心转,也是我们的教育应该追求的境界!</h3>

情境

教育

吉林

孩子

老师

附属小学

访学

学习

南通

展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