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四军纪念馆 平远县仁居镇

泉伯

<p class="ql-block">今日,重阳节前一日,市委办公室织织退休人员,参观平远县仁居镇的红四军纪念馆。顺途游览了五指石景区。</p> <p class="ql-block">红四军纪念馆,位于梅州市平远县仁居镇,面积810平方米。馆内分六个部分二十三 个单元,用文字、实物和图片翔实展示了红四军在井冈山诞生、三进平远并帮助平远建立县级红色政权的历史。馆名由全国政协原副主席叶选平题写。</p> <p class="ql-block">有关资料显示,党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第一支部队红四军,经过岁月战火的历练,最后演变成第四野战军127师,成为人民军队中一等一的主力王牌部队。</span></p><p class="ql-block">1928年4月,在秋收起义部队与南昌起义部队胜利在井冈山会师后,双方的工农武装力量,被合并成工农红军第四军。这支部队,是革命战争年代,我党成立的第一支拥有部队番号的武装力量。</p><p class="ql-block">1933年6月,红四军的番号被取消,被整编成红二师,隶属红一军团。</p><p class="ql-block">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件爆发后,国共双方再次达成合作,红军被改编成八路军。这样一来,红二师就被改编成685团,隶属八路军115师343旅。</p><p class="ql-block">抗战时期,八路军队伍扩展得非常快。685团后被改编成八路军115师教导第1旅,旅长就是之前的参谋长彭明治。</p><p class="ql-block">这支部队,后来挺进华东,在1941年被并入新四军,部队番号改编成第七旅,隶属第三师。</p><p class="ql-block">在抗战结束后,第七旅挺进东北,与一同挺进山东地区的山东第七师合并成东北民主联军第六纵队,司令员是陈光。</p><p class="ql-block">第七旅改编成第16师,师长是梁兴初,后李作鹏。在辽沈战役结束后,东北野战军改编成第四野战军,原第16师改编成127师。</p> <p class="ql-block">参加活动人员</p><p class="ql-block">退休人员(16人)</p><p class="ql-block">曹应龙 王球堂 吴志泉 梁翠娇 钟勇顺</p><p class="ql-block">曾国强 童新昌 罗新华 黎喜光 朱赞芬</p><p class="ql-block">张松香 杨思权 叶志刚 蓝和平 曾祥远</p><p class="ql-block">刘建平</p><p class="ql-block">工作人员(4人)</p><p class="ql-block">李文鸿 蓝蔚瑶 李运强 陈国军</p> <p class="ql-block">1929年至1930年间,红四军在朱德、陈毅、罗荣桓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带领下三进广东梅州平远,两度驻扎仁居镇宣传革命思想、建立革命政权、开展土地革命,留下了光辉足迹。</p><p class="ql-block">​红军三进平远播撒了革命火种,为中央苏区构建了坚固的南部屏障,平远人民为革命的前进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p> <p class="ql-block">五指石景区是典型丹霞地貌,五座凸起的雄峰形似五指:宝鼎石(拇指)、罗汉石(食指)、天竺石(中指)、降龙石(无名指)和宝盖石(末指)。主要景点有高空栈道、贵妃谷、索道、石林寺、聪明泉、磨肚缝、一线天、青云路等。站在五指石高空栈道内,可赏三省风光。</p><p class="ql-block">五指石景区于1992年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国家级自然旅游景观”之一,1999年被广东省旅游局确定为“省级旅游景区”,2015年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19年荣获“广东省优秀研学旅行目的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