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每当夜幕降临,结束了一天的忙碌之后,我总会抽出一点时间来照顾自己的身体。阴陵泉,这个位于小腿胫骨内侧,踝关节下方与膝窝交接处的小凹陷,成了我的自我保健小秘密。它不仅对缓解脾肾功能异常导致的体内湿浊积聚有显著疗效,而且通过适当的按摩手法,可以激活这一关键节点,促使体内多余的水分排出体外,恢复机体的健康状态。每晚睡前,我会用手指适度用力按压阴陵泉,每次坚持两三分钟,直到感到酸胀不适感明显增强,仿佛能感受到湿气正被一点点排除体外。</p> <p class="ql-block">第二幅插画展示的是承山穴的具体操作方式及其对人体的作用机制。当伸展小腿或提起脚跟时,小腿肌腹下会出现一个明显的突起,那里便是承山穴所在之处。刺激承山穴不仅能提振脾脏之阳气,使脾胃机能正常运作,还能帮助调理体内的水分排泄问题,保持身体内部环境的稳定。具体做法是在拇指指端适当施压于承山穴周围区域,按照顺时针及逆时针方向各持续按揉大约两分钟左右。这样的按摩不仅简单易行,而且长期坚持下来,你会发现身体变得更加轻盈。</p> <p class="ql-block">手臂弯曲成直角时,肘头内侧的凹陷处即为尺泽穴的位置。轻轻敲击此部位至微微发红发热,力度适中的力道能促进气血运行并改善循环系统功能。原理上讲,按摩尺泽穴可以振奋膀胱经阳气,并调节肺脏的功能,从而更好地调整体内水液代谢平衡。通过顺逆交替地轻点此处约两分钟,即可达到最佳效果。每当工作间隙,我都会尝试这个简单却有效的动作,让自己时刻保持最佳状态。</p> <p class="ql-block">复溜穴位于小腿内侧,在太溪穴上两寸处。按摩复溜穴可以调节肾经气血,促进水液代谢,帮助排出体内水分。用拇指指腹按压在复溜穴位上,直至有一定的酸胀感出现。每次按揉三到五分钟,也可以两侧穴位交替进行。这个小小的穴位,就像身体里隐藏的“排水口”,帮助我们排除多余的湿气,保持身体的清爽与活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