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中的红色记忆——石城革命烈士纪念馆

致远(夏荷)

<p class="ql-block">图片拍摄;致远</p><p class="ql-block">‍整理编辑:致远</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江西赣州石城这块红色荣光的土地,涌现出一批批革命烈士。第一次来这里,10月三日,早饭后我们乘坐大巴来到石城阻击战纪念馆参观,缅怀革命烈士的丰功伟绩,感受党的红色印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进入馆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庄严肃穆的石城阻击战主题墙。我们怀着无比敬畏的心情,有序地站在主题墙前,认真聆听纪念馆讲解员讲述着纪念馆的起源、第五次反“围剿”、秘密金库、七根火柴等红色故事。当我们听到毛泽东、毛泽民、毛泽覃三兄弟在石城县横江镇张坑村建立及保护秘密金库的故事时,我们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伟大革命事业初创之艰难、革命先烈大无畏之精神,更感受到革命先贤思想之伟大,智慧之崇高,是吾辈望尘莫及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纪念馆的外形像一艘航行的大船,寓意革命的胜利是在中国共产党这一舵手的引领下取得。往纪念馆大门仰望,呈现的是由毛主席亲笔题写的“石城县革命烈士纪念馆”馆名,馆内也有毛泽东主席的亲笔题词,气势宏大、苍劲有力,给人带来一种极大的心灵震撼。</span></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南昌起义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枪声打破了漫漫长夜,唤来了黎明的曙光;毛泽东、朱德率红四军亲临石城,宣传真理,播撒火种,星火燎原,石城的大地红起来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这是六位主要领导经过这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石城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央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全红县,红军长征出发地之一。毛泽东、朱德、贺龙、彭德怀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先后在这里从事革命活动。据不完全统计,全县革命烈士达4209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里有第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在石城发生的著名革命事件和英烈事迹。纪念馆中陈列着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物。有革命烈士使用过的大刀、步枪、土式手榴弹、机枪、迫击炮,将领使用过的手枪和当年拍摄照片所使用过的照相机等等。格外显眼的是一幅石城阻击战的战况油画,生动地展示了当时战争之艰难。在油画下,我们全神贯注地聆听着解说员介绍阻击战的故事——面对国民党百万大军压境,我军衣、弹、药等匮乏之困境,我们广大红军战士众志成城,以英勇无畏、不怕牺牲、无坚不摧的英雄气概,苦战12个昼夜,最终成功地拖住了敌人,为中央主力红军和中央机关安全集结与转移赢得了宝贵时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32年4月,毛泽东率领红军东路军一举攻克闽南重镇漳州,为红军和中央苏区机关筹集了大量的钱、财、物。这既保障了中央苏区机关和红军的正常运转,又为发展中央苏区经济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为了确保中央苏区的长期发展与安全,8月,毛泽东亲率时任国家银行行长的毛泽民到石城选址,确定在石城横江张坑烂泥坑设立国家银行秘密金库,并把漳州缴获的银元一百多万、几百根金条和苏区境内攻克白色据点缴获的金、银器一起存放起来以备急用。自1932年8月—1934年10月,国家银行秘密金库在石城横江张坑烂泥坑历时两年零两个月。</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银元等都藏于罐子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金条</span></p> <p class="ql-block">  妇女部长——胡凤香(胡风英)(1911—1934)宁都县固村人。1931年参加革命,同年加入共青团,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乡妇女指导员、大由区苏妇女部长。她对革命事业无限忠诚,任劳任怨,并带头送结婚不久的丈夫参加红军。红军北上后,于1934年10月16日不幸被捕,她以坚强的意志,经受住了敌人的严刑拷打和非人的凌辱。最后被五花大绑投入塘内壮烈牺牲,就义时还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红军万岁!</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石城阻击战结束后,1934年10月,红三军团四、五、六师和红一军团十五师,遵照中革军委的指示,分别在我县的观下、屏山、横江、洋地等地域进行短期休整,补充了大量的新兵。后根据中革军委10月7日的指示,于12日前逐次离开石城,25000余名英勇的红军告别了石城。</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011年11月4日,习近平同志在纪念中央革命根据地创建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80周年座谈会上指出:“在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和发展中,在建立红色政权、探索革命道路的实践中,无数革命先辈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以坚定信念、求真务实、一心为民、清正廉洁、艰苦奋斗、争创一流、无私奉献等为主要内涵的苏区精神〞。</span></p> <p class="ql-block">  成千上万的革命先烈为着人民的利益在我们的前头英勇地牺牲了,他们用鲜血染红了祖国的壮丽河山,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历史篇章,树立起永垂干古的伟大丰碑。</p><p class="ql-block"> 仰望这伟大的历史丰碑,我们更加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倍感革命成果来之不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任在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前进,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p><p class="ql-block"><br ></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