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两只老虎去旅行》西安有个广仁寺 胜过西藏大昭寺

你不懂我心

<p class="ql-block">  如果你有高原反应,不能去西藏大昭寺;如果你没有时间、没有精力去西藏大昭寺,那你就来西安广仁寺吧,这里同样能找到西藏大昭寺的感觉。走进西安广仁寺,给我直观的印象是建筑风格显得厚重,而且历史悠久,透过高大的花木看寺院时,浓浓的藏传佛教气息,犹如盛开在内地的雪莲花。</p> <p class="ql-block">  在西安市城墙内的西北角,有一座建于清代康熙帝时期的藏传格魯派寺院。这座寺院大名鼎鼎,是全国唯一的绿度母主道场、陕西省唯一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西安市唯一清代皇家寺院、他就是广仁寺。</p> <p class="ql-block">  康熙皇帝心怀壮志,欲将西安铸成一个清朝稳固西北、西南的坚固堡垒,于是在康熙四十四年来陕西巡视时敕令修建一座寺院。寺院坐北朝南,整体形状呈“卧龙之势”,自山门到后殿逐个降低。寺院建成后,康熙赐其名为“广仁寺”,寓意安定西北,广布仁慈,泽润四方。同时把供奉在开元寺的绿度母请到这里,从此广仁寺成为绿度母主道场。由于广仁寺是西北和青藏一带的大喇嘛进京路过陕西时的行宫,因此又称“喇嘛寺”。</p> <p class="ql-block">  广仁寺游览图</p> <p class="ql-block">  山门上的门匾上书《广仁寺》,为康熙御笔,为寺院六大匾额之一。印章上刻有“康熙皇帝御笔之宝”八字,彰显了皇家气派,但是原匾已经毁坏遗失,现今的门匾是复制品。朱红的大门,金光闪耀的门钉,尽显高贵气息。山门上是双鹿法轮图案,中间是轮宝,两旁的金鹿跪在莲花座上,昂首凝神,仿佛在专心致志聆听佛法的奥妙。法轮象征着佛、法、僧三宝,和谐的双鹿喻指信徒大众,以此暗喻信徒对佛法的敬仰和虔诚。这是藏传佛教的又一重要标志。</p> <p class="ql-block">  山门外两侧矗立有整齐成一线的八座如来宝塔,以赞颂释迦牟尼一生八大功德。八塔建于2008年,采用上等汉白玉,雕刻手法精细,总高4.6米。站在广仁寺前的广场,蓝、白、红、黄彩色的风幡在蓝天之下迎风飘展,仿佛置身在西藏的雪域高原。</p> <p class="ql-block">  山门西边的四座塔分别为:莲聚塔(纪念释迦牟尼降生时行走七步,步步开一朵莲花)、菩提塔(纪念释迦牟尼修行成正觉)、四谛塔(纪念释迦牟尼初转四谛法轮)、神变塔(纪念释迦牟尼降伏外道时的种种奇迹)。</p> <p class="ql-block">  山门东边的四座塔分别为:降凡塔(纪念释迦牟尼从天堂返回人间)、息诤塔(纪念释迦牟尼劝息诸比丘的争端)、胜利塔(纪念释迦牟尼战胜一切魔鬼)和涅槃塔(纪念释迦牟尼入涅槃,不生不灭)。</p> <p class="ql-block">  蒙人驭虎图:进入山门,看到一座高大的影壁,也叫照壁,是一座高大的墙,堵住里面,不要让人在大门外就看见里面。通常达官贵人家里都有照壁,广仁寺属于皇帝敕建,所以就按皇家的规制修建,就有高大的照壁。照壁正中是铜制的浮雕图“蒙人驭虎图”。</p><p class="ql-block"> 影壁“蒙人驭虎图”画面由一身着大圆帽、长袍的蒙古人、虎和山、树、云彩等背景组成。蒙古人用一根粗大的铁链,正在驯导一只猛虎。人和虎的动态描绘的栩栩如生,传递出猛虎的野性和驯虎人道高一尺的胆识。民间认为,此图可以预防瘟疫,带来吉祥。</p><p class="ql-block"> 蒙人驭虎图是藏传佛教传统吉祥图案,蒙古勇士、猛虎、铁链分别象征佛教密宗的三怙(hu)主,勇士象征慈悲的观音菩萨,猛虎象征智慧的文殊菩萨、铁链象征有德能的金刚手菩萨。这幅图上用了蒙、汉、藏等多种文字,象征着广仁寺是一个多民族融合的团结道场。</p> <p class="ql-block">  影壁背面中心雕有“祥龙戏珠〞图案,上方有佛像、团龙、各种花式砖雕,形象逼真,为砖雕中的精品。主要是有十八罗汉雕像,因此称为十八罗汉影壁。</p> <p class="ql-block">  这通石碑上书“密藏宗风”,由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书写。大兴善寺山门上也有“密藏宗风”的牌匾,说明广仁寺和大兴善寺同为密宗寺庙,不同之处是广仁寺是藏传佛教寺庙,大兴善寺是汉传佛教寺庙,同为密宗在不同区域产生的不同宗派。</p> <p class="ql-block">  碑头:此碑头为碑亭内《御制广仁寺碑》的原碑头 ,汉白玉材质、雕刻精美,历史上曾遭破坏而丢失,后在基建时从地下挖出 ,立于此。</p> <p class="ql-block">  康熙碑亭:康熙皇帝亲书的《御制广仁寺碑》,碑文的布局和字体全部按照康熙皇帝的真迹雕刻,布局得当,书法精美,是康熙宫廷刻师梅玉峰的杰作,全碑无一字破损,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已有三百多年历史,为广仁寺镇寺之宝。</p> <p class="ql-block">  御碑亭两侧是广仁寺的两个汉白玉砌造的放生池,犹如卧龙的眼睛,灵动有神,是广仁寺点睛之笔。池内锦鲤自由游弋,宛如一幅生动的画卷,令人陶醉,水面仙气缥缈,仿佛置身于仙境,让人流连忘返。</p> <p class="ql-block">  在放生池后,天王殿巍峨矗立,为广仁寺主轴线的第一座殿宇。殿前悬挂的 “广仁寺”匾额由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于1986年来广仁寺时题写。笔力雄浑,气韵生动,为寺院六大匾额之一。殿内主供的千手观音是一尊俄罗斯椴木雕刻、全身贴金而成的菩萨像,高6.6米,重约2吨,目前是陕西省最高、最大的千手观音。殿内还供奉有地藏王菩萨和莲花生大士,<span style="font-size:18px;">两侧供有木质四大天王塑像。</span>四大天王如同四座山岳,稳坐四方,保佑风调雨顺,国泰民安。</p> <p class="ql-block">  天王殿两侧建有钟楼和鼓楼,它们点缀在天王殿两侧,与整个建筑群融为一体,给人以和谐统一的美感。</p> <p class="ql-block">  钟声鼓音,不仅是时间的标记,更是对心灵的洗礼,惊醒那些沉醉于世间名利中的众生,从虚无的追逐中解脱出来,重新审视生命的真谛。</p> <p class="ql-block">  天王殿后檐下悬挂 《密藏殊胜》匾。《密藏殊胜》是一个具有深厚文化意义的概念,它不仅关联到佛教文化,还涉及到建筑、艺术和宗教圣地等多个方面。这个概念在不同的文化和语境中可能有不同的解释,但通常与宗教的圣地、神圣的建筑或物品以及宗教艺术相关。广仁寺是西安的一个著名佛教圣地,被视为藏传佛教的重要场所。寺内悬挂有《密藏殊胜》的匾额,表明其特殊的意义和价值。</p> <p class="ql-block">  香巴拉图:天王殿后墙东侧绘有香巴拉图。香巴拉图唐卡是以纯天然矿物质为颜料绘制而成,它的最大特点是经久不褪色。“香格里拉” 是古代天竺国的梵语,意为和平、安乐,在藏语中译作 “香巴拉”,它是世人日夜向往和追寻的 “北方的极乐世界”。</p> <p class="ql-block">  六道轮回图:天王殿后墙西侧绘有六道轮回图。六道轮回图是释迦牟尼佛所教导的轮回理论的昭示图。六道众生通过佛法的修行 ,最后终得解脱轮回,登佛净土。图中最内圈的鸡、蛇、猪分别代表贪、嗔、痴三毒;第二圈中黑白两个半环分别代表恶业与善业;第三圈上为三善道:天道、人道、阿修罗道,下为三恶道:地狱、饿鬼、畜生道。藏传佛教念诵六字真言“嗡、嘛 呢、叭、咪、吽”为消除六道痛苦。</p> <p class="ql-block">  绿度母殿:寺院不论大小,都会有主殿,里面一般供奉三世佛或者华严三圣。然而,在西安广仁寺的主殿中,供奉的却是绿度母,两旁分别是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这尊绿度母有着一段广为流传的故事:传说唐太宗到开元寺礼佛,看到文成公主带走十二岁释迦牟尼佛像后剩下的汉白玉莲花座沉思时,绿度母显灵开口讲话了,她说:“皇上不必供奉其他的佛像了,就由我来代替释迦牟尼佛普渡长安的众生吧”。而这尊绿度母佛像的历史比广仁寺还要悠久一千多年,是吐蕃王松赞干布向大唐提亲时,派他的大臣禄东赞送给唐朝皇帝的见面礼。</p> <p class="ql-block">  殿上匾额“慈云西荫”为康熙皇帝亲题,为寺院六大匾额之一。西侧“永照法轮寺”牌匾为北京雍和宫住持嘉木样图布丹活佛所题。广仁寺是全国唯一的绿度母主道场。</p> <p class="ql-block">  主殿前放一灯亭,灯亭里供奉的是一盏古灯,建寺之初就有。由于这盏灯是长明不熄的,称为长明灯或万年灯。油灯注满可容纳108斤油。在佛教中,供灯可以破除无明愚痴,增长智慧。</p> <p class="ql-block">  护法殿:护法殿位于主殿东侧,大殿坐东朝西,护法殿主位供奉大威德金刚,两侧为大黑天、阎罗法王、吉祥天母和姊妹护法等五尊护法像。他们各具神韵,威严勇猛,摄人心魄。这些佛像都有浓郁的藏族艺术风格,使人感受到藏传佛教的深厚底蕴。</p> <p class="ql-block">  四瑞和睦图:位于护法殿的南墙。相传从前有一只鸟,将一颗种子衔来抛在山林里,一只兔子看见了便刨了一个坑将种子埋在土里,不久种子长出幼苗,一只猴子为了保护幼苗,用树枝把幼苗围起来,并拔掉周围的杂草;一头大象看到了这一情景后,便每天用长鼻子吸来山泉浇灌。幼苗在四瑞兽的精心呵护下长成了参天大树 ,结满了累累硕果,四瑞兽齐心协力将果子分给山林里所有的瑞禽灵兽共同享用,使地方安宁、人寿年丰。藏传佛教以此和谐图表达团结和睦、和平宁静的美好愿望。</p> <p class="ql-block">  绿度母坛城:位于护法殿的南侧,坛城(mandala),梵语称为 “曼陀罗”,指轮圆具足。广仁寺的绿度母坛城金碧辉煌,璀璨夺目,上面镶嵌琳琅满目的宝石,犹如繁星,熠熠生辉。一个坛城,有“能住”与“所住”。能住坛城者,为坛城主尊及其眷属。绿度母坛城,绿度母即是主尊。在这里,眷属非如世俗理解的夫妻子女,而是指追随主尊的部众。佛菩萨所住的坛城,有宫殿、内外院、城楼、城墙等。</p> <p class="ql-block">  长寿殿:位于主殿西侧,大殿坐西朝东。长寿殿主位供奉无量寿佛,西北侧为白度母,北侧为药师佛、地藏王菩萨;西南侧为尊胜佛母,南侧为四臂观音、虛空藏菩萨。殿前正门檐下悬挂 《庄严佛土》匾,为1923年10月康有为参访广仁寺时,留下的这块墨宝,成为寺内六大匾额之一。</p> <p class="ql-block">  绿度母殿走廊安置转经筒,共四十四个环绕大殿。经筒上刻有藏传佛教的六字真言,“嗡、嘛、呢、叭、咪、吽”。</p> <p class="ql-block">  经筒要从左到右顺时针旋转,转经筒时在心里默念绿度母心咒:“嗡、嘛、呢、叭、咪、吽”,这样就会增福、增慧、增寿。</p> <p class="ql-block">  千佛殿:广仁寺第三大殿,是中国唯一的精品千佛殿。千佛殿内,金碧辉煌,佛光璀璨,云龙盘柱,宛若坛城。殿内供奉着宗喀巴师徒三尊像,西边是宗喀巴大师的高徒贾曹杰,东边是高徒克珠杰,墙上佛龛里供奉着一千尊台湾铜鎏金的宗喀巴大师像,有很多社会名流和各界知名人士前来认供。</p> <p class="ql-block">  千佛殿正门檐下悬挂《法相庄严》匾,为慈禧太后亲题,为寺院六大匾额之一。</p> <p class="ql-block">  汉白玉莲花缸:位于千佛殿门前,是清代乾隆年间留下的一件巨型油灯,它由一整块汉白玉雕刻而成,仔细观看,缸外雕有祥云绕莲花的图案,缸内刻有铭文,高1米,直径1.4米,目前已被列为重点文物。</p> <p class="ql-block">  财神殿:位于千佛殿的东侧。殿外有只憨态可掬,呆萌可爱的吐宝鼠,纯铜打造,圆润饱满,富态喜人,被游客摸得油光锃亮。殿内供奉有藏传佛教的五姓财神之首黄财神。殿内雕刻装饰精美,供奉千尊青铜黄财神像,为全国首座黄财神千佛殿。广仁寺的财神殿是首座供奉千尊黄财神的殿宇,而且是金身财神,象征着无尽的财富与辉煌,来此参拜的信众络绎不绝。</p> <p class="ql-block">  关公殿:位于千佛殿的西侧。殿内供奉关羽,他身着金袍,右手轻捋须髯,左手持《春秋》,挑灯夜读的文雅形象。关羽以其仁义勇猛,忠义两全的品质,赢得了世人崇高的敬仰,被誉为“武财神”。充分展现了广仁寺为一座融合多民族文化的寺庙。旁边的红木展柜里珍藏着康熙皇帝《御制广仁寺碑》的原稿。墙上的展柜里供奉着500罗汉印章,每个罗汉雕刻都形象生动、形态各异,目前已经申请吉尼斯世界纪录。</p> <p class="ql-block">  藏经阁:广仁寺第四大殿,为二层楼阁。大殿上覆盖金瓦,流光溢彩,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尽显皇家气派,朱红的门窗,更加增添了富丽堂皇的气息,是藏传佛教规格最高的建筑。中央主供释迦牟尼佛十二岁等身像和一尊高9.9米的弥勒佛,藏传佛教称为强巴佛。西边舍利塔里供奉着泰国皇室捐赠的释迦牟尼佛真身骨舍利。东边供有唐代汉白玉莲花底座,此底座是大昭寺觉卧佛在唐朝时坐过的莲花座,还供奉有文成公主像。二楼珍藏着1710年修订的明版的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6600卷,是目前全国保存最完整的一套。</p> <p class="ql-block">  大殿东侧是班禅大师行宫,西侧是达赖喇嘛行宫。</p> <p class="ql-block">  大殿正门上悬挂的匾额《佛教圣地》<span style="font-size:18px;">是由乾隆题写的,</span>笔力千钧,透着庄严而神圣的气息,是由乾隆皇帝御笔亲题,为广仁寺六大匾额之一。</p> <p class="ql-block">  敖包:是蒙古语的音译,敖包最初是在辽阔的草原上人们用石头堆成的道路和境界的标志,后来逐步演变成祭山神、路神和祈祷丰收、家人幸福平安的象征。著名的 《敖包相会》就是一首传唱不衰的爱情主题曲。人们顺时针绕行敖包的同时,将心中对未来美好的期望、对亲朋好友殷切的祝福、对天地国土诚致的感恩,默默祈福,以期获得圆满吉祥。</p> <p class="ql-block">  曼荼罗:供曼荼罗是积聚福德与智慧最圆满且巧妙的方法,以曼荼罗的形式来供养整个宇宙,是诸多修法中最快速、最便捷、最圆满的。顺时针绕行曼荼罗,或以香花、灯、果、净水供养者,可以积累福德资源,获得清净安宁、顺缘增长、违缘消散、吉祥如意!</p> <p class="ql-block">  在广仁寺藏经楼的后方,有一堵壮观的许愿墙,上面密密麻麻地挂满了祈福牌,红红火火,煞是壮观。每当微风拂过,红带随风飘动,似乎神灵感知到了人们的祈愿,轻轻地点头回应。五彩的经幡在上空飘扬,宛若七彩祥云降世,美不胜收,使人心旷神怡,所有的疲惫和困扰在这一刻仿佛都得到了慰藉。</p> <p class="ql-block">  祈福墙:送出你的祝福,许下你的心愿。亲情、友情、爱情,福气长存;健康、事业、财富,心想事成。</p> <p class="ql-block">  广仁寺内保存着大批的珍贵文物,以“镇寺八宝”、“六大匾额”、“八大奇树”最为著名。</p> <p class="ql-block">  镇寺八宝:康熙皇帝亲书《御制广仁寺碑》;碑文手稿真迹;藏经楼中保存有康熙四十九年 (1710年)修订的明版6600卷《大般若波罗蜜多经》;乾隆皇帝御赐的汉白玉莲花缸;释迦牟尼十二岁等身像承坐的唐代莲花宝座;慈禧太后西行时赐给广仁寺的楠木龙灯一对;清代珍贵檀香木供座;长明不熄的万年灯。</p> <p class="ql-block">  六大匾额:广仁寺的六大匾额分别为:康熙题写《广仁寺》《慈云西荫》;赵朴初题写《广仁寺》;康有为题写《庄严佛土》;慈禧题写《法相庄严》;乾隆题写《佛教圣地》。</p> <p class="ql-block">  让人更有惊艳感的是寺里的“八大奇树”,它们巧妙地布置在寺院的绝佳位置。</p> <p class="ql-block">  八大奇树之一</p><p class="ql-block"> 百年菩提树:位于广仁寺主殿绿度母殿西侧。2014年从印度菩提伽耶迎请移植而来,长途跋涉数千公里,耗时三年才来到广仁寺,所以这棵菩提树不仅是中印两国文化交流的标志,也是“法雨西来”,佛教中国化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 “菩提”一词为梵文bodhi的音译,意思是觉悟、智慧。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静坐7天7夜,战胜了各种邪恶诱惑,在天将破晓,启明星升起的时候,获得大彻大悟,终成佛陀,所以佛教一直视菩提树为圣树。面前这棵树是从印度迎请,是陕西省最大的一棵菩提树,愿见闻者早成正觉!</p> <p class="ql-block">  八大奇树之二</p><p class="ql-block"> 百年双叶柏:位于广仁寺千佛殿外西侧。百年双叶柏树的树叶非常特别,长了侧柏和刺柏两种树叶,被住持上师命名为《和谐树、团结树》。喻示着慈悲的佛法对世人美好生活以及和谐社会的祝福。</p> <p class="ql-block">  八大奇树之三</p><p class="ql-block"> 百年紫荆花树:位于广仁寺主殿绿度母殿前,其花形特殊——花叶顶端分叉,但花柄处又合在一起,有着合家团圆,兄弟和睦的寓意。相传东汉时期,三兄弟分家,财产分配完毕,余下紫荆树意欲分为三截。当前来砍树时,发现树已枯萎,落花满地。于是感叹 “人不如木”,从此兄弟三人不再分家,和睦相处,紫荆树也随之获得生机,花繁叶茂。</p> <p class="ql-block">  八大奇树之四</p><p class="ql-block"> 慈禧太后挂衣柏:位于藏经阁前。挂衣柏的奇特之处在于树身和树枝上一圈圈围绕的钉眼孔。当年庚子之变,慈禧太后西行至西安住在广仁寺,拿着发钗插到树干上挂衣服,从而留下了这些钉眼孔。</p> <p class="ql-block">  八大奇树之五</p><p class="ql-block"> 含羞树:学名:紫薇树。全身没有树皮,只要轻轻地用手指在树身上一挠,整个树冠便哗啦哗啦地晃动起来,被形象地叫做含羞树,又叫痒痒树。近年来成为网友及 “抖音”网红的打卡之地,被大家戏称为“抖树”。</p> <p class="ql-block">  八大奇树之六</p><p class="ql-block"> 百年丁香树:位于绿度母殿后花坛中,为康熙亲植,花瓣为罕见的五瓣。相传五瓣丁香寓意纯洁的爱情,相恋的人以此为见证,许下的心愿便可实现,五瓣丁香花之所以被称为许愿花即由此而来。</p> <p class="ql-block">  八大奇树之七</p><p class="ql-block"> 七叶树:佛教四圣树之一,分别为七叶树、无忧树、桫椤树、菩提树。七叶树喜光耐阴也耐寒,树叶为掌状复叶,多为七片小叶片组成。树皮上有许多皮孔。白色芳香的小花组成圆锥花序,远远望去像一座一座白色的小塔又像手掌托着烛台。花开之时,十分引人注目。传说中佛祖就在七叶树下为弟子们讲经说法。七叶树别名娑罗树,欧阳修曾在诗《定力院七叶木》 中说:“伊洛多佳木,娑罗旧得名。常于佛家见,宜在月中生”。</p> <p class="ql-block">  八大奇树之八</p><p class="ql-block"> 银杏树:又称白果树,寿命可逾千年。因此,银杏是长寿的代表和象征。也是中国的国树,国树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象征,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从东汉开始,佛教陆续传入我国及周边地区,著名的长寿树银杏也开始烙上佛教的印记。银杏树很早就被佛教视为佛树,广为种植,其果实(白果)被视为“圣果”,备受尊崇。宋代诗僧慧空有诗云:“蟠桃一实三千年,银杏著子三十载。老僧只作旦暮看,汝莫匆匆宜少待”。当年佛陀于菩提树下悟道成就,由此,菩提树被佛门弟子视为“佛教圣树” ,在寺院广为种植。然而,菩提树是热带亚热带的常绿植物,在我国温带和北方寒冷地区难以生长,中国古代的高僧独具慧眼,选用银杏树种代替菩提树,所以,银杏树有“中国的菩提树”之称。广仁寺所栽种的银杏树已有300余年的树龄,与广仁寺的历史相当。天王殿旁覆荫如盖,寒来暑往,修条密叶,护念着往来众生,正应了“秋来黄金雨,随风传梵音。尘劳如梦行,出世法舟轻”。</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走进广仁寺,如同走进一座充满故事与信仰的殿堂,让人不禁肃然起敬。</span>在这里,智慧与灵感交织,信仰与虔诚共舞,语言变得苍白无力,唯有用心感受,才能触及那深邃的灵魂。</p> <p class="ql-block">  走进广仁寺仿佛穿越了时空,亲身感受到了传统文化。体验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精神生活,</span>我被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深深<s>地震撼了。</p> <p class="ql-block">  在广仁寺中,有着浓烈的藏传佛教寺庙特色,每一个角落都透露着智慧与祥和的气息,让人心生敬畏与愉悦。感谢广仁寺给予我内心深处那份虔诚与希望。广仁寺真的值得一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