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牵梦萦海参崴

老炳

<p class="ql-block">  “海参崴,中华旧土,舍之百余年矣,然观今日之版图,其名亦不复存焉。”怀着对故土的眷念之情,前不久我等趁到东北游览之机,于延吉报名参加海参崴四日游。</p> <p class="ql-block">  9月10日我们于延吉乘大巴从珲春口岸出关,再经俄罗斯口岸进关,改乘接站的海参崴旅游大巴前往海参崴。</p> <p class="ql-block">  海参崴,现为符拉迪沃斯托克市,人口63万,面积约700平方公里,城市海岸线达100多公里,位于俄中朝三国交界处,三面临海,拥有优良的天然港湾,地理位置优越,战略位置重要,是俄罗斯滨海边疆区首府,是俄罗斯远东地区最大的城市和经济、文化、科学中心,是俄太平洋舰队基地和司令部所在地。清朝时海参崴是中国领土,1860年11月14日《中俄北京条约》将包括海参崴在内的乌苏里江以东约40万平方公里领土割让给俄罗斯,改名为符拉迪沃斯托克,意为“东方统治者”。</p> <p class="ql-block">  “郁郁桑田思旧事,喑喑苍海叹唏嘘。”在大巴上放眼车外,沿途树木葱茏、草茂水悠,青山绿水。但一路几个小时,不见村庄,不见人烟,空旷荒凉之感刺人心扉,心想要不是当年因清政府的腐败,断送了这大好河山,以致今日一片荒凉,深感痛心。 </p> <p class="ql-block">  当晚六点多钟我们到达了海参崴,用完晚餐,不顾旅途疲劳步行到附近的胜利广场。</p> <p class="ql-block">  海参崴胜利广场耸立一座纪念碑,碑面刻有“为了远东苏维埃政权的战士”。纪念碑两侧群雕,表现了十月革命时革命战士英勇作战的情景。广场中心有喷泉,不时喷射各种各样的水柱,绚丽多彩。广场左右各有天主教堂、市政府大楼。广场是海参崴举行各种纪念活动和庆典的地方,也是游客打卡景点。我们在此融入观景休闲的人群,在享受快乐时光的同时,也了解了俄罗斯的历史文化,一种“勿忘历史,吾辈自强”的使命感油然而生。</p> <p class="ql-block">  第二天早饭后导游带领我们先后游览了海参崴火车站、鹫巢瞭望台、凯旋门、“C-56”号潜艇、东正教堂、胜利广场等名胜。</p> <p class="ql-block">  海参崴火车站,是一座最具俄罗斯建筑风格的标志性建筑,是世界上唯一的陆港火车站,是海参崴陆路交通大动脉;在列宁广场对面,规模不大,颇具风格,外观以黄白主色调,给人端庄干练、精美古朴,充满贵族气息之感;建筑风格独特,地理位置重要,历史背景丰富。</p> <p class="ql-block">  车站里有一个蒸汽火车头,是二战时由苏联工程师设计,美国制造的蒸汽机车。在二战胜利50周年建了一座纪念碑,标有9288字样,示此到莫斯科距离9288公里,是开始或结束西伯利亚铁路之旅的地点。</p> <p class="ql-block">  在这充满异域风情的海参崴,我们高兴地看到这欧式火车站。“晨曦初现东方岸,海参崴美景难忘。 ”海参崴火车站美不胜收!让我们流连忘返┅┅</p> <p class="ql-block">  海参崴港口是俄罗斯远东太平洋沿岸最大的港口,有“俄罗斯东方海上之门”的美誉。港口设施完备,日吞吐量巨大。港口有穿越西伯利亚铁路主干线,港区铺设了16千米的铁路线,两条铁路把港口和远东铁路的死角站连接起来,增强了港口吞吐量,每天有大批船只进出,一派繁忙景象。伫立港口远望白帆点点,海天一色,美丽至极。</p> <p class="ql-block">  在导游带领下,我们登上海拔192米的鹫巢瞭望台,览望金角湾全景,俯瞰海参崴城市风貌、金角湾大桥。</p> <p class="ql-block">  海参崴金角湾,是深入内陆且水深岸陡的优良天然港湾,如一枚楔子切入阿穆尔半岛,似一弯月牙的港湾,与我国香港维多利亚湾相媲美。夏日这里金黄色的沙滩、点点白帆、蓝天碧海,宛若一幅天然精美的油画,吸人眼球,引人遐想。</p> <p class="ql-block">  金角湾跨海索拉桥,也是海参崴一个地标性建筑,誉为“俄罗斯的旧金山”。大桥总长1300多米,桥面宽约28米,两主塔高约220米,于2008年7月25日动工,2012年7月 建成通车,当年跨入世界著名大桥的前列。夜幕降临,桥上灯火辉煌,金色的大桥、急速飞驰的车辆、两岸的霓虹灯,及城市璀璨的灯光交织一起,犹如上演一场宏大的魅力非凡的灯光秀,妙不可言!</p> <p class="ql-block">  从鹫巢瞭望台下来,我们往鹰巢山方向走不远便到凯旋门。凯旋门历史悠久,始建于1891年,位于金角湾附近,整体造型既有欧洲建筑风格,又有俄罗斯民族特色,雄伟壮观,魅力四射,为海参崴标志性建筑。据说亚历山大三世,为纪念父皇尼古拉亚历山德罗维奇开疆扩土的丰功伟绩修建,建后30年苏联时期被毁,近一百年后为恢复历史风貌重建。</p> <p class="ql-block">  距凯旋门不远处停放一-艘退役潜艇,这是曾荣获红旗勋章和近卫军称号的“C-56”号潜艇。在二战这艘潜水艇官兵英勇善战,共击沉敌舰10艘, 重创4艘。战后为褒扬全舰官兵,纪念牺牲烈士,把“C- 56”潜艇建成潜艇博物馆。进入潜艇发现舱内各种机械、设备已不见,但艇舱两壁贴满照片、图片和文字材料,详细地介绍了该潜艇在二战中英勇杀敌的战斗事迹,让我们仿佛置身硝烟弥漫的战场,感受俄海军二战的辉煌。</p> <p class="ql-block">图为C—56潜艇艇长</p> <p class="ql-block">  接着我们游览了东正教堂。这座教堂是1907年为纪念日俄战争中牺牲的俄罗斯战士而建。进入教堂,顿感庄严肃穆,有虔诚的东正教教徒在比做礼拜。</p> <p class="ql-block">  从东正教堂出来,我们又到胜利广场游览了一番,结束了一天的景点游。第三天团队自由活动,我们结伴逛街、购物,实地考察当地风土人情。</p> <p class="ql-block">  海参崴姑娘的美丽,不愧是街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在俄罗斯数海參嵗姑娘最漂亮。据说,他们多是俄罗斯贵族血统。俄罗斯"十二月党人",被沙皇流放到远东,一代代在此生息繁衍,成就了海参崴姑娘的惊艳之美。</p> <p class="ql-block">  俄罗斯放弃了社会主义制度,却在海参崴保留一尊列宁铜像。这不是海参崴多么怀念列宁,而是因列宁铜像基座上刻有"符拉迪沃斯托克是我们的,谁也不给!"这句话,似乎昭示俄国强割中国领土永远合法。</p> <p class="ql-block">  海参崴现除几幢18世纪古老建筑外,基本是欧式建筑,道路纵横,商业繁荣,人民安居乐业。街上我们没看到原中国住民的后裔。据查1938年前苏联斯大林时期曾在远东制造了种族灭绝大惨案,有30万中国原住民被枪杀,惨绝人寰。街上我们发现没有交警,没有红绿灯,遇人行道司机主动谦让,行人不横闯马路,人让车,车让人,秩序井然。不可否认,这点值得我们学习。然而海参崴虽被符拉迪沃斯托克取代,但历史不会忘记,"海参崴"将永存于华夏子孙心中。</p> <p class="ql-block">  第四天,我们返程回国。“放眼葱葱蓊郁处,几多华夏旧桑榆?”海参崴之旅,给我们的回味有美好,也有沉重,但更多的是激励,激励我们,踔厉奋发,砥砺前行,强军强国,振兴中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