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2px;"> ——在“老物件里忆时光”为主题的故事分享会上的发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4px;">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朋友们:</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4px;"> 大家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4px;"> 值此举国上下热烈庆祝我们伟大的祖国建国75周年之际,今天,在这里举办:“老物件里忆时光”为主题的故事分享会。本人有幸受邀 作为嘉宾,参加此次分享会,并做发言,不胜荣幸之至。加上本人出生于1949年5月,恰与共和国同岁,更觉荣耀!激动之心,溢于言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4px;"> 在今天的分享会上,我发言的主题是:“</span><b style="font-size: 14px;">对党忠诚矢志不渝,报效祖国终生不移”是我的座右铭,更是我一生的追求</b><span style="font-size: 14px;">!</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4px;"> 开始之前,我先自我介绍一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4px;"> 我叫郭清俊,今年75周岁了。我是1968年3月参军入伍至空降兵十五军四十五师。1979年转业到安徽省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任过书记员、审判员、刑事审判庭副庭长;任过区级人民法院的党组书记、院长;还任过中级人民法院监察室主任。2009年5月退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4px;"> 大家看照片。这张照片就诠释了我的前半生。我穿的是法官制服,右边是空降兵军徽;左上角那个是我国法院的院徽;我是1970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今年已经是54年了。右边这个是党中央颁发的“光荣在党五十年”纪念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4px;"> 我经常说,我一生就两个身份:一是军人,二是法官。</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4px;"> 今天的发言,我准备分三个部分,通过老照片、老物件,来与大家分享我的过往经历。</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 style="font-size: 16px;"> 一、红色基因,血脉相传</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4px;">我的父亲母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4px;"> 这是我的父亲和母亲五十年代的合照。我家祖籍山西省临汾市,古称汾阳府。不错,是当年汾阳王郭子仪的家。我家就是郭子仪的后代。听我父亲说,他18岁那年,日本鬼子残酷地在我家门前枪杀了我爷爷。我父亲为报仇雪恨,毅然投奔了八路军,那是1942年。至此以后几十年里,他转战华北、西北、西南,浴血奋战,解放了全中国。后参加了抗美援朝。1953年回国。他一直在部队工作,直到95岁去世。我的母亲,1947年参加家乡游击队,后也参加解放军。1955年复员参加地方工作。</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4px;"> 我,1949年5月出生在军人之家,在军营长大,在军队学校接受启蒙教育。因此,从幼年起,就树立了父辈在党的领导下,浴血奋战,建立了新中国。我们长大了,一定要接过父辈的接力棒,为保卫我们的新中国,献出我们的一切。上学时,就对父亲的军衣特别感兴趣,老爸穿旧的军装,经过染黑后我再穿。也特别喜欢穿。 </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4px;"> 上世纪六十年代我全家合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4px;"> 我们家,共三代人都是军人!父母、我们弟兄三个、我侄子。</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4px;"> 这就是:我们的父辈是⾰命军⼈,他(她)们跟着共产党打下了江⼭,为了保卫胜利果实,保卫祖国,当了⼀辈⼦的兵!</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4px;"> 父子两代四军人</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4px;"> 临终前的父亲,享年95岁。</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span style="font-size: 14px;"> 作为我们,⾰命军⼈的子女,有什么理由不秉承父辈的意愿!为党、为国家、为中华⺠族尽忠,是⼀个热血男儿义不容辞的责任!接过父辈的枪,继续父辈的事业,报效祖国,更是身为军⼈子女的义务。这所谓:红色基因,血脉相传!</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 style="font-size: 16px;">二、投笔从戎参军入伍,革命熔炉磨炼筋骨</b></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 14px;"> 1968年,年满18岁的我,终于实现了儿时的夙愿参军了!1968年4月1日,我正式成为空军空降兵的一名战士。我所在的部队可是赫赫有名!《我的祖国》这首歌大家耳熟能详。《上甘岭》、黄继光的事迹都非常熟悉。这就是我的部队。我们团的八连就是坚持上甘岭坑道43昼夜的“上甘岭特功八连”。舍生炸碉堡的特级英雄黄继光、特级英雄邱少云都是我们军出来的英雄!能这在这样的英雄部队里当兵,真是太光荣自豪了!来到这样的部队,感到浑身都有使不完的劲。无论是射击训练,还是站岗放哨,我都不怕苦不怕累,处处做表率。当兵快半年了,我的班长和战士们都不知道我是干部家庭出身的“公子”。</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4px;">(老物件)这是我当兵第一年(56年前)亲手锈制的“忠”字绣,</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4px;"> 今天是“老物件里忆时光”分享会,除了老照片,还有几件我保存了几十年的物件,给大家分享吧。(出示)</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4px;"> 为祖国站岗</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4px;"> 指挥火炮射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4px;"> 当兵满一年,就被任命为炮兵班长。第二年1970年,刚满十九岁就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第三年,也就是1971年,二十岁就提为干部。不到三年,就完成了三级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4px;"> 提干后,我的职务是伞训员,说白了,就是跳伞训练教官。我的主要任务就是负责连队的跳伞教学。一个战士入伍后,除了基本的训练科目外,作为空降兵,学会跳伞是每一个战士的基本科目。我的职责就是教会战士们跳伞,安全着陆,迅速投入战斗。十几年来,经我手训练学会跳伞的战士我也记不得有多少了。看到他们一个个经过训练,勇敢的跳出飞机,在空中熟练的操纵降落伞,安全的着陆。我的心中一次次充满了自豪感。</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4px;"> 战士登机前做最后一次伞具检查。</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4px;"> 作为指挥员在着陆场指挥飞机投放伞兵。</span></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 14px;"> 在教会战士们跳伞的同时,我,作为教官,也要努力提高自己的跳伞技术。我们的跳伞,与战士门的不一样。技术要求更高。离开飞机后,要经过一定时间(十秒、二十秒、三十秒)的自由落体,自己手动打开降落伞。十几年来,我本人共计跳伞二百余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4px;"> 由于我们空降兵机动性强,部队又有光荣的战斗历史。所以军委总部将我部作为军委战略预备队,做好随时投入战斗的战备队。在我当兵期间,1970年到71年,在东北、西北、中部、东南四次军演。曾有两次进入战备值班,即将投入战斗的行动。(69年对苏联;79年对越南)。</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4px;"> 我成为一名英姿飒爽合格的空降兵战士。</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span style="font-size: 14px;">有⼈说:“当过兵后悔⼏年,不当兵后悔⼀辈子!”此话⼀点儿也不假!经过十二年的军旅生涯,现在回想起来,我仍然不后悔, 也永远不会后悔!并且感到百倍的⾃豪!正如有的人讲的,⼀个⼈当没当过兵,从言谈举⽌,⼀眼就可以看出。后来,我的三弟、四弟 也相继参军到北京卫戍区三师。实现了第⼆代全是军⼈的夙愿。我们弟兄三人,生在军营,长在军营,就着军营的号声伴随着成长。军⼈的基因深深铭刻在我们的骨血中。终将伴随着我们成长、变老。</span> </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 style="font-size: 14px;">三、除暴安良,维护稳定,做保护人民,祖国信任的好法官。</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4px;"> 1979年,因种种原因,我转业了。按照当时的政策,我被分配到法院系统,来到当时的安徽省宿县地区中级人民法院。当时正值改革开放之初,万物复兴,经济形势大好,生产经营部门蓬勃发展。当初,我们都想积极投入经济建设的浪潮中,为改革开放贡献力量。但国家考虑正值“十年动乱”结束不久,社会治安形势严峻,继续拨乱反正。因此决定,将全军转业干部全部投入政法系统,加强公安、法院系统(当时还未恢复检察院)。党和国家的需要,就是我们的志愿。因此我们愉快的接受分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4px;"> 我工作的安徽省宿州市,历史文化沉淀雄厚。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秦末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就发生在宿州大泽乡;刘邦、项羽楚汉相争,“十面埋伏”、“霸王别姬”“垓下之战”均发生在宿州灵璧县;“刘邦斩蛇起义”也发生在宿州砀山县的芒砀山(现划归河南永城县)。淮海战役的主战场,总前委也在宿州。可谓人杰地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4px;"> 俗话说,“要想成其事,必先利其器”。刚到法院,是两眼一抹黑,脑子里一片空白。文革前,我虽是老三届,但说实话,只是读过高中一年级。到法院不久,就深感知识的缺乏。 要想尽快进入角色,只能加强对法律知识的学习。因此,在我32岁的1982年,我报考了上海华东政法大学。经过三年的边工作边学习的方式,取得了法律大专文凭,迅速由外行转为内行。好在这三年时间我只是一个书记员,在担任庭审记录及其它辅助工作中,在实践中丰富自己的阅历和知识的积累。1982年担任助理审判员,已经能接触具体案件,参与审理。期间,不断向老同志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审判技能。1984年,被安徽省人大常委会任命为审判员,终于取得了独立审判案件的资格。</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4px;"> 在法院,我被分配到刑事审判庭,具体负责审理刑事犯罪案件。刚才说了宿州地处淮河北岸,虽然历史厚重,人杰地灵。但是,民风彪悍,是刑事案件的多发地。按照法律的规定,中级法院负责审理可能判处无期徒刑以上直至死刑的案件。我深感责任的重大。本着人民法院忠于党、忠于法律,忠于人民的办案原则,一干就将近十年。这十年间,我承办和参与合议庭审理的案件有几百件,常年奔波在辖区各县市区,每年出差办案均约在200天左右。力求案件质量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在刑庭工作期间,我几乎年年都是院先进工作者、优秀党员。还获得过市直优秀党员;两次获得安徽省法院系统先进工作者表彰。1989年,经安徽省人大常委会任命,担任刑事审判庭副庭长。同年,由地委组织部提拔为副处级审判员。又由最高人民法院任命为四级高级法官。</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4px;"> 获得的各种奖励证书。</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4px;"> 这里有今个典型的案件,至今我还记忆犹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4px;"> 1、萧县家族间纠纷案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4px;"> 2、泗县团伙盗窃案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4px;"> 3、砀山年龄确认案件。(略)</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4px;"> 1993年3月,组织上安排我到辖区县级宿州市人民法院任党组书记,法院院长。后改为宿州市埇桥区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角色的转变,给我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担任院长的八年里,要服从党委的领导,每年向人大及其常委会负责并报告工作;接受政协的监督与咨询;还要接受检察院的法律监督、人民群众监督员的监督,更别提新闻舆论的监督了。八年来,我小心翼翼,如履薄冰,依靠党组成员,带领广大干警,出色地完成了各项审判任务等各项工作,受到上级法院的认可与肯定。同时,按照市委人大的安排,积极参与本辖区的中心工作和突发事件处置,多次受到表彰。</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4px;">简陋的办公室,挡不住我的工作热情。</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4px;">深入基层法庭检查指导工作。</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4px;"> 在人代会上报告法院工作。</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4px;"> 出席政协会议</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span style="font-size: 14px;">2000年,我又回到中级人民法院,担任监察室主任,负责纪检监察工作。新的岗位,又是新的挑战。面对挑战,我还是老办法,不懂就学。通过参加省、市委党校的学习,初步掌握了有关纪检监察方面的的知识和上级对纪检监察工作的要求,积极开展工作,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连年被评为先进和优秀党员,2004年被记三等功一次。 </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span style="font-size: 14px;">奖状</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奖章</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4px;"> 立功决定</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4px;"> 在给予三等功的决定中是这样说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4px;"> “院监察室主任郭清俊同志在二00二年的工作中,认真学习、贯彻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院党组的领导下,坚持以“公正与效率”为主题,认真做好纪检监察工作。特别是在今年开展的“双项活动”、“公正司法和纪律作风集中教育整顿”、“法纪教育整顿”、“回顾过去,开拓未来”教育活动和司法大检查活动中,担任活动办公室副主任,能认真组织活动的开展,督促检查学习教育的落实情况。同时,担当了制定各项活动的实施方案,编制每月的学习计划,负责各种汇报材料的收集整理和档案管理,以及大量的文字工作,共编写《双项活动简报》八期,《纪检监察简报》五期,有力地保证了活动的顺利开展,使我院的各项教育活动取得较大的成效。受到了省高院、市“双项活动”办公室、市纪委、市直工委的充分肯定。鉴于郭清俊同志在今年各项教育活动中的突出表现,根据《人民法院奖惩暂行办法》和有关规定,经党组研究,决定给予郭清俊同志记个人三等功一次。</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4px;"> 2009年5月,我以三级高级法院的身份退休。</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4px;"> 2021年7月,在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之际,我被授予“光荣在党五十年”纪念章。这是党给我的最高荣誉!是祖国对我的最高评价!</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span style="font-size: 14px;">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4px;"> 我今年已经75周岁了,退休也已15年了。回顾几十年的历程,我扪心自问,我问心无愧!虽然已经退休,但是,我对党忠诚矢志不渝不改!报效祖国一生不移不变!我还可以在有生之年,尽自己最大的力量,为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竭尽自己的全部力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4px;"> 谢谢大家!</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4px;">附:郭清俊同志简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4px;"> 郭清俊,男,1949年5月出生,大学本科文化,祖籍山西省临汾市。1968年3月参军入伍,1970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4px;"> 1968年3月---1979年10月,参军入伍于空降兵十五军四十五师一三四团战士、班长、伞降训练教官。1979年10月转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4px;"> 1979年11月---1993年2月,转业于安徽省宿县地区(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任书记员、助理审判员,正科级审判员、副处级审判员、刑事审判庭副庭长,四级高级法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4px;"> 1993年3月---2000年2月,任宿州市(埇桥区)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三级高级法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4px;"> 2000年3月---2009年5月,任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监察室主任。</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4px;"> 2009年6月退休,转居深圳市至今。</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