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备课远比授课重要,选取什么样的内容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落实核心素养,这是值得老师思考的问题。针对边疆地区学生基础薄弱,高二高三阶段学生表现出吃力,后劲不足的特点,师大附中姚老师指出可以让地理课堂走出教室,多一些课外实践。</p> <p class="ql-block">考虑到我校搬进新校区以来,校本资源不够丰富,5月23日下午,江城县第一中学地理组的老师们邀约普洱学院尚老师、师大附中姚老师一行对校园地理的开发进行现场指导。</p> <p class="ql-block">虽然烈日炎炎,但是老师们学习热情丝毫未减。观察沿途的植被和岩石,老师们发表着各自的的见解,遇到不熟悉的类型,在形色APP上进行查询,黄金榕、朱蕉等不确定的,普洱学院的老师也一一给出了答案。</p> <p class="ql-block">明确植物的种类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植被的类型,老师们也将建议学校制作植物“身份证”,引导学生观察植物,学以致用。</p> <p class="ql-block">乔木与灌木的区别表现在,乔木除高大、林冠高之外,有明显的主干;而灌木细枝条多,无明显的主干。</p> <p class="ql-block">姚老师指出,学校里面没有本土的植被类型,多为人工栽种,栽种的植物层次丰富,不同的高度上可以利用不同的光照,空间利用效率较高。在学校围墙之外,都是野生的常绿阔叶林植被,覆盖率较高,虽然不能把学生带到野外,但是在远处可以观察到很多地理知识。</p> <p class="ql-block">在杉树班的地理课上,刘春杏老师把学生带到走廊,讲解户外肉眼可见的地理知识。</p> <p class="ql-block">开裂的风化壳在阳光的炙烤下泛黄,有助于外力的侵蚀,也是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从纬度来说,江城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地区,理论上属于热带,但距离回归线非常近,气候兼具热带和亚热带的特点,具有过渡性,属于季风气候,土壤为偏酸性红壤。校园里青芒果已挂满枝头,时不时会看到学生爬上枝头光顾,青芒味道酸涩,是江城人酷爱酸辣食品之一,配上一碟蘸料就可以让一群人津津有味,山珍海味也不过如此。有研究表明,芒果的酸味,很大程度上是由土壤的酸性来决定的。</p> <p class="ql-block">江城一中依山而建,施工岩土剖面保留了土层的原始结构,远远看去,分层结构明显,上层淋溶,下层基岩。校园道路旁边的景观石,从层理结构看得出是沉积岩。</p> <p class="ql-block">居高远眺,周边的村寨、山林、鱼塘、稻田错落,构成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优美画卷,勐烈河蜿蜒的从稻田中间穿过,把稻田分割成东西两岸阶地,宛若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此时正直插秧季节,一般都会觉得村民会从下面的河流里面抽水灌溉,其实不然,这里插秧灌溉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雨水流入,俗称靠天吃饭;一种是村民家自建的水坝、山泉水等引入。看似是一种躺平的耕作模式,不仅表现出当地人对拥有如此优越自然条件的自信,也蕴含着人们顺其自然、人地共生的智慧。</p> <p class="ql-block">户外活动结束之后,老师们整理了可以用到教学中的地理资源。</p> <p class="ql-block">通过此次交流活动,向师大附中、普洱学院的老师求教,打开了边疆与省会城市、中学教育与高等院校交流的窗口,开阔了地理老师的视野、增长了见识,老师们表示将在下一步的教学中不断探索与实践,努力提升教学能力。</p> <p class="ql-block"> 编辑:杨正辉</p><p class="ql-block"> 审核:江城一中地理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