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霞关掠影

一介匹夫

<p class="ql-block">  二十多年前,也记不清在那本书上或资料上看到在我国浙,闽,赣三省交界处,有一座古代福建省通往中原内地的,唯一的一条古道关隘一一仙霞关。这次利用国庆假期,驱车几百公里,专门探访游览了心中这座古老而又神密的关隘。</p><p class="ql-block"> 仙霞关地属浙江省衢州市江山县保安乡,座落于仙霞岭上,四周是崇山峻岭,高山峡谷。</p> <p class="ql-block">  仙霞岭古称古泉山,又称保泉山,泉岭山。座落在仙霞岭上的仙霞关是我国四大古关隘之一(另外三座为,雁门关,函谷关,剑门关)。</p> <p class="ql-block">  仙霞岭上的仙霞古道已经有一千多年历史,公元874年,唐未农民起义军首领黄巢,转战浙西闽北,在仙霞岭开辟七百多里山道,至今古道上还保留着起义军的很多遗址。并立有黄巢石雕像,著名书法家沙孟海先生还为其书,刻了《菊花诗》碑。(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气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p> <p class="ql-block">  这条古道以及古道上的遗址,是我国唯一留存下来的黄巢农民起义军的遗址,也是浙江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仙霞关真正建关时间大约是在南宋乾道年间,即公元1165~1173年,距今已有近九百年历史。</p><p class="ql-block"> 仙霞关共有四道关隘,依山而筑,每道关都建在险要之处,易守难攻。并且每道关均设有关门,墙体均为粗大条石构建,关门成拱券顶,头道关墙上建有箭垛,其余三关均无。</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仙霞关自古以来就是军事要塞,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被称为入闽咽喉,东南锁钥,历来乃兵家必爭之地。</p><p class="ql-block"> 据史料记载,明未清初,南明小朝庭唐王朱聿键在福州称帝,拟据仙霞关之险阻止清军入闽,谁知郑成功之父郑芝龙投降清军,清军从此长驱直入闽地,南明隆武政权由此而灭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此碑是上世纪1929年,当时的江山县县长陈鼎新所题:“东南锁钥”四字。</p> <p class="ql-block">  第 二关</p> <p class="ql-block">  第二关与第一关距离最远,有一公里多,路阶全部用石块与卵石铺设,道路宛延曲折。关前还有一长段古道,特别陡峭,行走攀登都气喘吁吁,更何况打仗时,并且重武器完全无法使用。1942年秋,抗战时期,日寇妄图由此入闽,在攻破头道关后,在第二关遭遇到国军第四十九军一O五师的顽强抵抗,激战三天三夜,丢下一千多具尸体,铩羽而归,从此绝了由此入闽的念头。</p> <p class="ql-block">  这个落马桥,就是此次战役中,四十九军将士击毙日军一纵队长处,大灭了日寇的嚣张气焰。</p> <p class="ql-block">  第三关。</p><p class="ql-block"> 沿着第二关上行几百米,不远,转西北方向,就是第三关。关两傍茂林修竹,古树参天,更显浓阴蔽日,清凉无比。</p> <p class="ql-block">  每道关门都有上下的门轴座。</p> <p class="ql-block">  第四关</p><p class="ql-block"> 过了第四关,就已经是下行道了,距离福建地域已经不远了。据传说还有第五关,现已坍塌。</p> <p class="ql-block">  仙霞古岭,道险关雄,不但有着优美的自然风光,还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人文景观。伟大的文学家,地理学家,旅行家徐霞客曾三次履历此地,用近四千字详细写下了仙霞古道及沿途风物,风情的游记,为祖国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  据记载,除了徐霞客,中国历史上文人墨客探幽访古者不可胜数。如陆游,扬万里。朱熹,萨都刺,宋濂,徐渭,刘基,周亮工,查慎行,施润章,沈德潜,袁枚,郁达夫等,皆来此登游观光,并抚诗撰文。</p> <p class="ql-block">  景区为这些文人墨客撰写的诗词,建立的碑廊。</p> <p class="ql-block">  据史料记载,清朝未年,太平天国名将石达开,李世贤的部队也曾在此活动过。土地革命战爭时期,仙霞岭上曾留下过工农红军,游击队的足迹。1935年至1937年间,工农红军挺进师在粟裕,刘英的领导下,建立过革命根据地,组织山区农民开展过斗爭。现在已经是浙江省红色旅游基地之一。</p> <p class="ql-block">  仙霞关景区除了以上景点外,还有天雨庵,萧萧亭,双抱树,冲天宛,浣霞池,松风亭,等众多景观。仙霞岭史料陈列馆,对仙霞关景区都有着详细的介绍。</p> <p class="ql-block">  仙霞古道图</p> <p class="ql-block">  追思往昔,千百年来,无数的旅人,客商, 栉风沐雨,爬山涉水,甚至还要身背行李,肩挑茶叶等山货,艰难的行走在这条古道上,将两地的物资,消息相互流通。历史上又有多少青年才俊,沿着这条古道,走出大山,走入中原,走向外面更加广阔的世界。</p><p class="ql-block"> 下面就以清朝著名诗人查慎行的一首:度仙霞关题天雨庵壁诗来结束本美篇吧。</p><p class="ql-block"> 虎啸猿啼万壑哀,北风吹雨过山来。</p><p class="ql-block"> 人从井底盘旋上,天向关门豁达开。</p><p class="ql-block"> 地险昔曾当剧贼,时平谁敢说雄才?</p><p class="ql-block"> 煎茶好领闲僧意,知是芒鞋到几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4年10月10号 结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