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遇寒露

水清玉洁

<p class="ql-block">今年寒露节气的开始,恰逢国庆长假上班的第一天,又是气候由热转寒,阳气渐退,阴气渐生,万物随寒气增长而日渐萧落的节气,因此人们的生理活动也要适应自然界的变化来确保体内的生理平衡,力争做到“阴平阳秘”。</p> <p class="ql-block">自古秋被称为金秋,肺在五行中属金,肺气与秋相应,“金秋之时,燥气当令”,此时燥邪之气极易侵犯人体而耗伤肺之阴精,如不加防范,就会出现咽干、鼻燥,皮肤干裂等一系列秋燥之证。</p> <p class="ql-block">而寒露后,气候逐渐转冷,日照减少,秋气肃杀而悲凉,风起叶落,易扰动肺魄神志的安宁和稳定,时常引发凄凉之感,出现情绪低落,注意力难于集中,甚至伤感和忧郁的心态。</p> <p class="ql-block">现代医学研究也证明,大脑松果体分泌的“退黑素”受日照时间的影响,日照时间长产生的较少,反之产生的较多。而秋分到寒露间往往秋雨连绵,日照时间相对不足,故“退黑素”产生的较多,它有诱人睡眠和使人意志消沉产生抑郁不欢的作用,此论和中医的悲秋理论确有异曲同工之妙。</p> <p class="ql-block">寒露前后应该注意些什么呢?中医认为生命长存在于天地人和,让人之气血运行,与日之出没、月之盈亏相合。即顺应自然阴阳升降的自然规律,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此时气候开始变寒,且雨水渐渐减少,风高而“燥”邪当令,易伤肺伤皮毛。不仅感冒易流行,而且应警惕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应采取综合性措施,保温、多饮水、室内开窗通风,“夜卧早起,与鸡俱兴”,宜多食一些滋养肺阴的润燥之品,如芝麻、蜂蜜、山药、大枣、乳制品等。</p> <p class="ql-block">“自古逢秋悲寂寥”,水清玉洁以为寒露过后秋刑肃杀、满目萧然,极易造成“别有幽愁暗恨生”的思绪,其消极的能量已远远超越了“燥邪犯肺”、“滋养肺阴”和饮食起居,故保持良好的心态,宣泄积郁之情,培养乐观豁达之心,才是寒露时节最重要的保健养生。</p> <p class="ql-block">(以上图片和音乐皆来自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