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长城蜿蜒卧山关,烽火硝烟岁月寒。</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砖石无语铭旧事,壮士悲歌血未干。</p><p class="ql-block"> 长城,这一宏伟的建筑,承载了太多的历史沧桑与战争伤痛。它宛如一条巨龙横卧在边疆,见证了无数的烽火与硝烟。那些冰冷的砖石虽然默默无言,却铭记着往昔的风云变幻和金戈铁马。曾经的壮士们在这片土地上奋勇杀敌,他们的悲歌仿佛仍在风中回荡,而他们洒下的热血至今尚未干涸,成为了永恒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 国庆期间,金风送爽,正是外出探索与感受历史韵味的好时节。</p><p class="ql-block"> 浑源长城学会谢官成、付自鹏、靳吉禹、吴宝华、品茗茶行老板老万五人,由谢官成带队,对浑源过境繁峙、灵丘段长城进行了实地考察。</p><p class="ql-block"> 浑源长城协会选择在这个时间段前往团城口、西跑池、上牛还等地考察长城,无疑是一次意义深远的文化之旅。</p><p class="ql-block"> 浑源,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其境内长城遗迹众多,是了解和研究中国长城文化的重要窗口。位于繁峙县境内的团城口、西跑池、是浑源经上牛还向平型关等地作为长城沿线的关键节点,不仅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也见证了无数风雨沧桑和英雄事迹。五人首选繁峙段,一路向西。</p><p class="ql-block">团城口</p><p class="ql-block"> 团城口是平型关西北的一个要隘,也是内长城上的一个重要关口。它位于平型关战役的北路进攻路线上,是日军进攻平型关的重要通道。在平型关战役中,日军曾从浑源攀山越岭南下,翻越海拔2047米的大尖山,直奔团城口,企图袭击守军第17军的侧背。团城口的防守对于整个平型关战役的胜负具有重要影响。</p><p class="ql-block"> 荒村团城口遇热心大哥充当向导带路,如愿登上这个圆形堡子。</p><p class="ql-block"> 西跑池</p><p class="ql-block"> 西跑池是平型关周边的一个重要地点,与东跑池相对,位于平型关战役的伏击地域附近。林彪在考察平型关地形时,曾沿西跑池、东跑池公路到乔沟至东河南,察看了峡谷公路两侧的地形地貌,从而选定了伏击地域。西跑池作为平型关战役伏击地域的一部分,对于八路军的战术部署和作战成功具有关键作用。八路军在此成功伏击了日军并取得了重大胜利。</p><p class="ql-block"> 上牛还</p><p class="ql-block"> 上牛还村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王庄堡镇西南方向,距镇政府约五公里。根据最新数据(截至2022年),上牛还村有140户,约420人。村民以农业为主,主要种植黍子、谷子、土豆、玉米等作物,同时也饲养牛、羊等牲畜。</p><p class="ql-block"> 上牛还村与邻近的下牛还村在历史和文化上有着深厚的联系,两村共同承载着浑源县的历史记忆。</p><p class="ql-block"> 没泪坨</p><p class="ql-block"> 没泪坨山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王庄堡镇境内,与灵丘、繁峙等地相邻。关于没泪坨山,有一个广为流传的传说——孟姜女哭长城。相传秦始皇修筑长城时,孟姜女寻夫至此,因悲痛过度而流尽眼泪,此山因此得名没泪坨山。没泪坨山不仅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其自然景观也十分优美,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登山观景。</p><p class="ql-block"> 西河口长城</p><p class="ql-block"> 西河口长城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境内,是长城在浑源县段的重要组成部分。长城由应县进入浑源县后,经黄沙口、大峪口、凌云口、穿越龙山过龙蓬峪、大川岭、柴树沟、正沟、马鬃崖、长桦岭、老君殿、光崖口、千佛岭、明尖山、老龙王庵等地,在训草贵子沟东北面山脊以山踞险,最终到达西河口。</p><p class="ql-block"> 1939年(民国27年)8月,中共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一二O师三五九旅旅长王震、师政委关向应、师政治部主任甘泗淇等曾在“老龙王庵”庙内秘密召开党的会议,组织军民创建巩固和扩大以恒山为依托抗日革命根据地,因此,老龙王庵为革命纪念地。(2009年版《北岳恒山志》第三章第三节)</p><p class="ql-block"> 董家沟村,曾是358旅旅部驻地。一九三九年十二月底,八路军三五八旅的两个团,在旅长张宗逊、政委张平化率领下转战到了浑源。</p><p class="ql-block"> 阎锡山的嫡系部队白志沂也趁机到雁北根据地夺权,屠杀我抗日干部。天灾和敌扰,造成了浑源抗日根据地的经济极端困难。</p><p class="ql-block"> 为了消灭进人浑源地区的白志沂队伍,浑源县委书记穆岳同志收集并将情报分析整理后,由王经送到董家沟旅部。三五八旅根据提供的情报,摸清了敌人的动向,制定了战斗计划,将两个团布置在训草、王庄堡一线,雁北支队布署在北面,形成三路夹击之势。</p><p class="ql-block"> 一九四 O 年一月一日,战斗打响。经过激战,歼灭白军大部,俘敌四百余名,白志沂仅领着几十人逃往陕西宜川。</p><p class="ql-block"> 西河口长城历史悠久,是古代重要的军事防御设施。然而,随着岁月的流逝,部分长城墙体已坍塌或损毁,但仍能见到其坚固的城墙和墩台。近年来,随着对长城保护的重视,西河口长城也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和管理。</p><p class="ql-block"> 西河口长城不仅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它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精神的象征,也是中国古代军事智慧的结晶。</p><p class="ql-block"> 此次考察活动,浑源长城学会的成员们将亲自踏上这些古老的城墙,近距离感受长城的雄伟与壮观。他们将仔细研究长城的建造工艺、防御布局以及沿线的历史文化遗存,进一步挖掘和整理长城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p><p class="ql-block"> 通过实地考察,学会成员们将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如巨龙般奔腾起伏、蜿蜒跌宕的长城既是古代宏伟的军事防御体系,同时也是古代中华儿女水深火热的悲呤;既能了解长城的历史变迁和保护现状,又为长城的保护和传承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他们还将积极宣传长城的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吸引更多人关注和支持长城的保护工作。</p><p class="ql-block"> 此外,这次考察活动还将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随着长城文化的深入挖掘和广泛传播,越来越多的人将前往浑源等地游览长城,感受其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这将为当地带来更多的旅游收入和经济活力,推动当地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p><p class="ql-block"> 总之,浑源长城学会在国庆假期期间赴团城口、西跑池、上牛还等地考察长城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活动。它不仅有助于深入挖掘和整理长城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还将为长城的保护和传承贡献力量,并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p> <p></p> <p></p> <p class="ql-block">长城团城口、西跑池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