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科学,人类理性的求索,</p><p class="ql-block">艺术,人类感性的升华。 </p><p class="ql-block">以艺术之美记录科学之光, </p><p class="ql-block">开创了两者交汇融合的进阶之路。</p> <p class="ql-block">《中国国家地理.探索极致发现影像大展》,200多幅照片,带你不出远门看世界,带你走进用脚步无法企及的地方,完成一次独一无二的探索之旅。</p> <p class="ql-block"><b><一>深入丛林</b></p><p class="ql-block">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乔木植物密集生长, 灌木丛生其间,菌类悄悄冒头......无数野生动物依赖森林繁衍生息,并在此形成了完整而复杂的生态链。神秘而充满生机。</p> <p class="ql-block">金丝猴的拥抱</p><p class="ql-block">画面中金色的小猴闭着双眼依偎蜷缩在家人毛茸茸的怀抱中,享受着安全而又舒适的脉脉温情。金丝猴</p><p class="ql-block">家庭成员之间相互的爱、平凡的拥抱,也让世界看到了秦岭野生动物生活的美好状态。</p> <p class="ql-block">飞翔的绿孔雀</p><p class="ql-block">不同于动物园常见的蓝孔雀,绿孔雀是完完全全的中国本土种群,绿孔雀颈部有闪着绿色光泽的鳞片状羽毛,这点和蓝孔雀区别很大。雄性绿孔雀高大威猛,最漂亮的尾羽有两米多长,雌性绿孔雀虽然没有艳丽的尾巴,但也遍身华彩。中国野生绿孔雀仅存不到500 只,仅生活在云南中部和南部疏落的热带雨林中, 2017年5月,绿孔雀进入云南省生物物种红色名录, 成为中国最濒危的物种之一。</p> <p class="ql-block">棕胸蓝姬鹟回巢喂食</p><p class="ql-block">高黎贡山森林中,-阵风雨过后,雾尚未散去。摄影师捕捉到了棕胸蓝姬鹟雌鸟叼着食物回巢喂雏鸟温馨瞬间。棕胸蓝姬鹟是一种短小精悍的鸟,雌雄羽色不同,会灵活地在树林里捕捉各种小型蚊虫。它们常常一动不动站在树枝上,看到猎物精准出击。它们的一生很短暂,寻找伴侣、延续基因是它们年复一年的目标。</p> <p class="ql-block">“寒冰豌豆射手” </p><p class="ql-block">“大果假沙晶兰”,它被誉为植物界的"小龙女”,外表冰肌玉肤、不染尘埃的状态,它是一种腐生植物,由于浑身上下没有叶绿素等色素的存在,花朵晶莹剔透。 因其腐生植物习性,使其只适宜于山林间阴凉潮湿、 多腐殖质的特定气候环境,依靠特殊的菌体方能生存,对环境要求非常高。</p> <p class="ql-block">六不像神兽一高黎贡羚牛</p><p class="ql-block">高黎贡羚牛在当地被称为野牛,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其背脊似棕熊、后腿像斑鬣狗、脸如驼鹿、尾似山羊,而两角长得像角马,整体外观又如牛,因此,又称“六不像神兽”。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独龙江地区分布有12个羚牛种群,这里也是高黎贡羚牛主要的集中分布区域。</p> <p class="ql-block">冰雪中涉溪的野生大熊猫</p><p class="ql-block">这张经典的老照片记录了陕西泰岭的深山之中,一只野生大熊猫在冰雪中涉过一条小溪的场景。和人们普遍认知中憨态可掬的形象相比,大熊猫实际上是一种强悍的动物,它们浓密厚实的毛具有良好的保暖作用,短粗又富于弹性,有抗压的功能,摸起来略带油性,在寒冷而潮湿的雪地上可以减少散热,基本上能够适应冰雪的天地。 </p> <p class="ql-block">热带雨林中的自然宝藏</p><p class="ql-block">作为中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云南德宏是我国唯一属于伊洛瓦底江流域的热带区域,是我国大陆水热条件最为优越的区域之一。由于海拔高差达3000米以上,这里的植被垂直带谱明显,森林生态系统植被类型多样,这也是这个地区生物多样性丰富的重要原因。热带雨林中高大茂密的榕树群遮天蔽日, 几乎看不到阳光直射。</p> <p class="ql-block">粒粒皆精致</p><p class="ql-block">不同植物的成熟花粉大小及形态差异巨大。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下,种类纷繁的花粉纤毫毕现地展现在我们眼前。细观每一粒花粉,它们大多具有复杂而有序的精细结构,花粉大小从几微米到几百微米,它们形状稳定,许多微细形态特征可以明显地体现出种间差异与生存信息,在遗传学分类学研究中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p><p class="ql-block">花粉营养丰富但外壁非常坚固,能够抵抗较大强度的酸、碱、高温、高压以及氧化,很难被人体消化吸收。不过从另外角度来看,花粉数量多、体积微小、外壁坚固,它们在第四纪沉积物中可以比较完整地保留下来,在地层中形成化石。在地质考古、古气候、第四纪古植被等研究领域,花粉类化石具有重要意义。</p> <p class="ql-block">豚草花粉</p><p class="ql-block">Ambrosia长约20微米</p><p class="ql-block">豚草花粉长度仅有20-22微米,样貌平淡无奇,像干瘪的荔枝。可他们却是美国和加拿大最主要的致敏花粉。在20世纪30年代,豚草以入侵物种的身份出现在我国东北地区,近半个世纪来,它们在我国大江南北大肆繁衍,花粉致敏的严重程度甚至超过蒿草,成为未来潜在的隐患。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松科树木花粉</p><p class="ql-block">Pinaceae长70至80微米</p><p class="ql-block">松树种类繁多,几乎在我国任何城市都可见到。在分类学上,它们大多属于裸子植物门松科松属,此类乔木既可以在山地构成森林,也被应用于园林绿。每年春末至初夏,松科植物上散发出的黄色花粉烟雾无限放大之后,花粉形如古代的银锭,两侧膨大的结构是微型气囊,气囊可以帮助其在空气中传播到更远距离。松科植物的花粉大量飘散在空中,可能引发过敏者身体不适。在日本,松树花粉甚至可以使部分猕猴出现眼晴流泪等过敏症状。</p> <p class="ql-block"><b><二>深蓝秘境</b></p><p class="ql-block">从太空看, 地球是一颗蓝色的星球。 </p><p class="ql-block">蓝色是海的颜色。地球表面70%左右的面积是海洋,人类生活的大陆被海洋包围着,这片广袤而深邃的空间,是地球系统中最大的碳库,深刻地影响着地球的生态、气候与环境。 </p><p class="ql-block">壮阔的海洋孕育着奇妙的生命,看那巨大鲸类在海洋中穿梭,看那浮游生物每天进行着最大规模的垂直迁徒......</p> <p class="ql-block">好奇的澳洲海狮</p><p class="ql-block">生活在澳大利亚的海狮相比其他种类,体色要浅很多。澳洲海狮是全球最濒危的动物之一,外形可爱,性格温顺,对人类也很好奇和友善。澳洲海狮的主要天敌是大型鲨鱼,大白鲨会捕食其幼崽和成年个体。它们是非常社会性的动物,往往成群结队地聚集在一起,通过非常丰富的叫声变化互相通讯。</p> <p class="ql-block">海底美人鱼</p><p class="ql-block">海牛憨厚温顺,拥有圆胖的身体和光滑的皮肤,主要以海草为食,既能在淡水中生存,也能在海水中生存,因此河流内、河口处或者近海海域中它们都可以应对。海牛看起来肥壮,实际上脂肪层薄且新陈代谢低,因此身体的保温能力不强,在美国奥兰多三姐妹泉冬季温度适宜,有丰富的海草资源供它们衣食无忧。 </p> <p class="ql-block">与蓝鲸相遇</p><p class="ql-block">蓝鲸是地球有史以来出现过的最大动物,能长到30 米以上,除北冰洋外,各大洋均有分布。蓝鲸的视力不佳,只能看清10-20米外的物体。由于鼻孔在水下关闭,所以也没有嗅觉。蓝鲸感知世界的主要方式是听觉。摄影师在15米深的水中与蓝鲸相遇,它冷静地看着眼前的生物,好像在感知着什么。</p> <p class="ql-block">布氏鲸</p><p class="ql-block">布氏鲸主要分布在热带和温带海域,以小型鱼类为捕食对象。近年来,在中国广西北部湾的涠洲岛附近,每年都能见到布氏鲸,这也是目前为止发现的中国近海岸唯一的大型鲸类生活群体。布氏鲸体表有时会附着硅藻反射阳光,呈现出神秘而绚丽的特殊光彩。</p> <p class="ql-block">搁浅的抹香鲸</p><p class="ql-block">2022年5月,在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沿海,人们发现了一头搁浅的抹香鲸,这件事迅速转变为抹香鲸大救援行动一这是中国历史上少见的一次救援,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一直在使用各种方法帮助抹香鲸保持湿润。 经过一个昼夜的持续努力,最终利用涨潮期将搁浅的抹香鲸重新送归大海。抹香鲸为何会搁浅,目前还是-个未解之谜。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共生 </p><p class="ql-block">一条躲在海葵里的小丑鱼被周围奇怪的海水流动所吸引。海葵与小丑鱼是海洋界常见的“合作联盟”,它们默契地达成了共生关系。海葵的触手可以发射毒刺保护小丑鱼免受天敌伤害;小丑鱼则能吸引其他鱼类靠近为海葵提供食物,两者相互依存,展现了自然界中生物间的精妙合作。</p> <p class="ql-block">海扇</p><p class="ql-block">南康暗沙是一个美丽的地方,这里的海水有着翡翠般的颜色,水中还掩映着如梦如幻的“珊瑚雨林”,海水下面的悬崖从浅到深长满各式珊瑚,这株树枝般的柳珊瑚也被潜水员叫做“海扇”,它的神奇之处在于不需要光合作用也可以茁壮生长。这株大的柳珊瑚已经死亡,但它全身“脉络清晰”的干黄枯枝,可以让我们想象它活着时有多么漂亮。</p> <p class="ql-block">珊瑚礁溶洞</p><p class="ql-block">南沙群岛的珊瑚礁美丽却也脆弱。在中国国家地理组织的一次南海科学考察中,南薰礁附近的水下摄影师找到了一处被洋流冲蚀的珊瑚礁溶洞。白天,这些礁石洞穴往往是鲨鱼的藏匿之所。摄影师小心翼翼地潜入洞穴,记录下湛蓝的海水和树枝般的珊瑚。</p> <p class="ql-block">绿海龟</p> <p class="ql-block">“雪夜精灵” </p><p class="ql-block">2020年初,菲律宾塔阿尔火山喷发后,海底沉积物被搅动,在能见度极低的海中,这些悬浮物并没有展现出自然灾害后的混乱,而是唤起了一种不同寻常的宁静感,转变成一个雪夜童话的场景。一只趴在漂浮树枝上的雌性船蛸,分泌出一层纸一样薄的壳,用于产卵,周围的悬浮颗粒折射了闪光灯,创造出落雪的幻觉。</p> <p class="ql-block">毛躄鱼钓鱼</p><p class="ql-block">毛躄鱼是海底的伪装高手,是一种不会游泳只会“走路”的鱼,毛茸茸的外表看起来活像一丛珊瑚。摄影师拍下的这条毛躄鱼正在等待猎物上门,它自备猎食工具,由背鳕的第一棘转化而成的“钓竿”会模仿蠕虫在水中移动,以此吸引鱼类前来吃饵。更为神奇的是,不同的躄鱼“钓竿”形态也不同,会伪装成海绵、虾、管虫、蠕虫等生物的样子。</p> <p class="ql-block">蓝蛸</p><p class="ql-block">黄昏时分,这只豹纹峭属的章鱼在珊瑚礁上四处游荡,寻找心仪的猎物。珊湖礁是生物多样性的乐园,完美的珊瑚礁生境孕育了许许多多的生物,它们互相制约、互相依赖形成一条生物链,保持着生态系统能量的平衡与发展。</p> <p class="ql-block">伊甸园</p><p class="ql-block">珊瑚礁如同一座天然的水质净化器,能够有效过滤海水中的杂质和污染物,同时也能吸收大量二氧化碳, 对全球气候有重要的调节作用。海南是我国珊瑚分布最典型的地区之一。摄影师在海南加井岛的一片浅海水域,拍下了壮观的珊瑚礁群落,像长绒毯般的“桌状”珊瑚,在太阳的照射下茁壮成长,各种鱼类虾蟹穿梭游弋其间,犹如伊甸园。</p> <p class="ql-block"><<b>三>无人之境</b></p><p class="ql-block">中国是一个多山之国,青藏高原上,喜马拉雅山脉、昆仑山脉、 念青唐古拉山脉、喀喇昆仑山脉等群峰逶迤磅礴,一座座高峰上冰雪覆盖,一条条巨大的冰川沿着山体悬垂而下,晶莹剔透, 动人心魄。冰川以雪峰为依托,并以其巨大而晶莹的冰体,构成-种壮丽而神奇的景观。当我们走近这些雪藏深山的绝美景观时,你会惊叹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当我们俯看冰雪中绽放的花朵,你会惊叹于生命的美与强韧。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冰川与赤麻鸭</p><p class="ql-block">冰川冲出雪峰之间的山谷后,不仅没有切下去形成深谷,而是高高浮在冰碛物形成的高台上面,仿佛要在舞台上展现自己的魅力,一条条冰川仿佛象牙雕刻的艺术品洁白如玉,几只赤麻鸭飞翔在海拔5800多米的新青峰脚下的冰川上,景色壮美如画。</p> <p class="ql-block">冰洞</p><p class="ql-block">雅拉香波冰川位于西藏山南市,这里还有一座罕见的宫殿般的冰洞,一个洞厅连接两个洞口。冰洞是冰川地区河流转入冰内和冰下流动时创造的作品。欣赏冰洞景观,最直观的视觉体验是一种超乎平日认知的冰洞蓝。冰川的蓝不似湖水蓝得那么直接热烈,它更像是中国传统色彩中纯度、饱和度不那么高的“碧落”或是“月白”之色,有些含蓄、带点神秘。</p> <p class="ql-block">冰洞蓝</p><p class="ql-block">珠峰北坡幽蓝的冰洞内,温润如玉的冰壁已经美得让人窒息,偏偏又在洞口望见地球上海拔最高、气势最雄伟的山峰。这张图片拍摄地点是珠峰北坡中绒布冰川冰塔林区的一座冰洞。摄影师钻进洞内拍摄,一转头,发现蓝色的冰洞轮廓正好给珠峰作了一个“框景”。现在,这个画面已成绝版,因为拍摄完两年后,这座冰洞已在冰川的消融中不复存在了。</p> <p class="ql-block">曲隆嘎木冰川</p><p class="ql-block">冈底斯山普拉琼喜(又叫国王峰,海拔6530米),山体呈现金字塔状,显得挺拔而锐利。它是冈底斯山最高峰冷布岗日(海拔7095米)的卫峰之一,山峰下有一条冰川一曲隆嘎木冰川,冰川未端还发育了一个冰川湖一曲隆嘎木错。由于降水稀少,虽然属于7000米级雪山,但冷布岗日周边发育的冰川并不多,只有28 条,面积约88.8平方公里,以冰斗冰川和悬冰川为主。</p> <p class="ql-block">神迹般的冰塔林</p><p class="ql-block">冰塔林是大自然慢慢地精雕细刻的作品,只有在中低纬度地区的大陆性冰川上才可能出现冰塔林,进入冰塔林仿佛进入了冰雕世界一般,傲立的冰塔呈金字塔形,塔尖如利剑直刺长空。这些天然的冰雕是阳光和时间的杰作,此时的冰塔悄无声息静如处子,它在寂静中饱含张力,积蓄着巨大的能量。</p> <p class="ql-block"><b><四>地下世界</b></p><p class="ql-block">“洞穴是人在一生中至少应该去一次的地方, 否则你不会知道自己居住的星球有多么的奇妙。” </p><p class="ql-block">喀斯特,即岩溶地貌,可溶性岩石在水的作用下,千万年来形成的如溶洞、石笋、钟乳石等地貌。中国是全球喀斯特地貌分布面积最大的国家,从热带到寒温带,从湿润区到干旱区,各种喀斯特地貌类型齐全、包罗万象。尤其是中国的西南地区,有着最令人心驰神往的地下世界:天坑、地缝、洞穴、地下水系.....深入地下、潜入暗流,探洞以及洞潜吸引|着全世界顶尖的洞穴探险者。 </p><p class="ql-block">发现新的洞穴、抵达更深的深处,往往意味着亿万年来,这里第一次有人类到访。在通往地心的路上,巨大黑暗将人类吞没,探索者勇敢前行,感受地球脉动。</p> <p class="ql-block">女神的水罐</p><p class="ql-block">洞中的“水瓶”-广西乐业。洞顶一处如水瓶般的钟乳石倒挂壁顶,颗颗水滴沿瓶壁竖直而下,落入洞底, 日积月累,饱和的碳酸钙溶液中钙质沉积,形成莲座般隆起的基座。考察队员将灯光打入基座,流水在灯光下如银线般闪闪发亮,一滴滴洞顶落水形成飞泉般的瀑布,从水瓶中倾泻而出,冥冥之中,仿佛是女神将清冽甘泉倾泻赏赐予探索未知的人们。</p> <p class="ql-block">边石坝群</p><p class="ql-block">边石坝是坡地或沟谷中的一种石埂边坝,因大量结晶型钙化快速沉积而形成,是一种小型梯田状地貌。 遵义城东南一个废弃的采石场周边,-个洞穴发育了罕见的边石坝群景观。2022年4月,中国国家地理组织考察队对其进行了初步考察和测绘,其单体边石坝最长的约21米,坝池深度最深的为2.66米, 面积大于0.5平方米的坝池约有78个。根据洞穴测绘图的平面投影长度计算,连续分布的边石坝群总长度约140米,是目前中国最长连续边石坝群,随着后续考察的推进,该长度可能还会增加。</p> <p class="ql-block">潜入未知</p><p class="ql-block">在将军洞中,探险者准备潜入未知。全世界最佳的洞潜运动场地多集中在广西、重庆、贵州等地的喀斯特地貌区,最早的洞潜都是外国人参与,我国洞潜起步较晚,一直到2010年后,才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参与其中,并渐渐出现了一些洞潜高手,经过十多年的普及,洞潜在国内已经有了比较多的受众。</p> <p class="ql-block">太阳直射的证明</p><p class="ql-block">洞穴探险爱好者伍红鹰和他的队员们为寻找太阳直射的证明,来到北回归线附近的广西南宁市隆安县屏山乡。广西有着世界闻名的喀斯特地貌,其中的天坑以惊险神奇而著称。队伍这次并非为了探险而来, 而是为了捕捉到“夏至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这一现象的直观证据。</p> <p class="ql-block">勇闯地下河</p><p class="ql-block">要了解天坑的前世、今生与未来,洞穴探险是一条必经之路,这条路上有着许多可能致命的难关:旱洞里的暗河口、水洞里的虹吸以及突如其来的地下河洪水。地下河是喀斯特地形中,由于溶蚀作用形成的地下水道或洞穴系统。深度和规模越大的天坑,往往分布在水动力作用越强烈的地下河道位置上。</p><p class="ql-block">大石围天坑底下的地下河洞穴通道,旱季河水不足10米宽,然而雨季来临,洪水甚至可能灌满整个洞道。</p> <p class="ql-block">世界最高大石笋</p><p class="ql-block">石笋是一种生长在洞穴中的碳酸钙沉积物,成长非常缓慢,大约每过一百万年才会长高一米。世界最高石笋一玉龙洞石笋,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凤山县,2023年8月中国国家地理组织了一支科考队伍, 经过系统、科学的测量,测得石笋高度为72.6米,以中心轴高计算得出结果为67.3米,刷新了世界最高石笋的纪录,原世界最高石笋为古巴圣马丁洞石笋, 高67.2米。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五>沉入暗夜</b></p><p class="ql-block">“将满天星斗用快门定格为永恒, 引领人们用科学和诗人的眼光来洞察自然。” </p><p class="ql-block">每当夜幕降临,头顶的浩瀚苍穹上斗转星移,摄影师们便开始出动, 寻找清澈的夜空,与天空共创出一幅幅叹为观止的画面,满天璀璨, 星河耿耿,与山川大地交相辉映,绽放出迷人的暗夜之美。 </p> <p class="ql-block">雷电中的魔鬼城</p><p class="ql-block">乌尔禾魔鬼城,它并非城池,亦非魔鬼所建,而是千百万年来为风力所塑造,因为地处风口,魔鬼城四季狂风不断,最大风力可达10-12级。乌尔禾魔鬼城自古以来便被当地牧民称作“魔鬼出没的地方”,它地处托里老风口的正东方,月黑风高之夜,狂风在城中激荡回旋,如同魔鬼嚎叫.如果遭遇雷雨天气,忽明忽灭的闪电、隆隆的巨雷再加上飞沙走石,更为狰狞可怕。</p> <p class="ql-block">掌握浓缩夜晚时间的魔法</p><p class="ql-block">这张延时摄影照片展现了冰岛火山银河倒影,天空中从左至右可见天蝎座、南十字星、大小麦哲伦星云等星体。要拍摄到这样一幅富有诗意的夜空,需要同时满足四个条件:无云、无风、无月,以及火山顶部覆盖有雪.此外,拍摄者需具备足够的体力,背负拍摄设备,徒步爬行四小时到达小湖边。这些利于拍摄的条件之难以凑合,进一步突显了这张照片的珍贵与难得。</p> <p class="ql-block">夜空之镜</p><p class="ql-block">沧海桑田,在青藏高原形成过程中,部分海水积留在低洼地带,形成许多盐湖和池塘,青海的茶卡盐湖就是其中之一这里远离大城市的光污染,有着一流的暗夜条件,高海拔也规避掉烟雾尘埃的干扰.踏过盐块、淤泥,找到一片平静的浅水,星光就在我们的头顶和脚下熠熠生辉。摄影师选择用长时间曝光记录下星空运行的轨迹,让斗转星移在天空和湖面同时清晰呈现。</p> <p class="ql-block">贡嘎雪山上的双子座流星雨</p><p class="ql-block">从四川甘孜的雅哈垭口向东望去,远方30公里处就是贡嘎雪山,当夜幕降临,猎户座和双子座从贡嘎雪山的方向缓缓升起,在双子座流星雨辐射点的周围, 越来越多的流星划过天空。流星雨极大值来临之际, 摄影师带着氧气瓶顶着零下十几度的寒风和头疼欲裂的高反连续拍摄5个小时,终于在海拔4463米处拍下此景。</p> <p class="ql-block">红色的火星</p><p class="ql-block">追逐星空的摄影师,能看到和拍到许多普通人看不到的夜空景观,在西藏山南市的措嘉冰川,得益于海拔5300米的稀薄空气,即使是过度曝光的月光,也无法掩盖银河中心的光芒,在银河的左侧,还可以看到红色的火星。</p> <p class="ql-block">星云下的长城</p><p class="ql-block">冬季的天空沉静如水,远眺长城上方,猎户座缓缓西沉,仿佛夜空中的玫瑰.猎户座是冬季星空最引人注目的星座,不仅有红巨星参宿四、蓝巨星参宿七,还有极其壮观的猎户座星云系统:猎户座大星云、巴纳德环、马头星云,加上不远处靓丽的玫瑰星云,宛若星空的盛宴。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荧光海</p><p class="ql-block">灿若星河的“荧光海”景象,是由一种微型藻类一夜光藻大量聚集发光而形成的。夜幕降临,当夜光藻受到外界的刺激就会发出蓝色荧光,这是一种自我保护行为,当大群夜光藻被惊扰时,夜晚的海面上就会出现粼粼蓝光。夜光藻无毒,广泛分布于福州平潭外海,受益于闽江的营养物质大量繁殖。夜光藻发光需要能量支持,因此荧光海只能短暂出现。</p> <p class="ql-block"><b><六>大河之舞</b></p><p class="ql-block">河流是大地的血脉,人类对她有着天生的亲近,每个人的记忆中都有一条河。 </p><p class="ql-block">在漫长的生命周期中,河流在大地的舞台上演绎出一幕幕壮丽的大河之舞。与之共舞者,还有那些被河流滋养与哺育的生命。</p> <p class="ql-block">莫尔格勒河河曲</p><p class="ql-block">弯弯曲曲的莫尔格勒河是黑龙江上源海拉尔河的支流,它像银链般闪亮在内蒙古陈巴尔虎草原上最美的地方。这是一条发育在冲积平原上的蜿蜒河流,河曲发达,断续的积水河道和有植被覆盖的“隐形”河道、飘带似的河湾与“废弃”河道,共同诉说着河流的发育史。因为河水的滋养,莫尔格勒河流域的草原碧绿青翠,和覆盖着青草的平缓丘陵一起,构成一幅淡雅迷人的美丽图画。</p> <p class="ql-block">冰川之河</p><p class="ql-block">图中的冰川河位于巴基斯坦境内,站在河谷中可以看到世界第二高峰--乔戈里峰。冰川之上也有河流,冰川很少有人去过,看到“冰川河”的人就更少,它的美丝毫不亚于峡谷、草原、沙漠地区的河流。冰川为河流提供了不同于岩石、土壤的底色,冰川上的河流固态之水和液态之水共存,营造出河流的另类之美,这是我们在其他地区的河流中不曾见到的风景。</p> <p class="ql-block">雅鲁藏布江辫状水系</p><p class="ql-block">雅鲁藏布江有着众多的头衔:西藏最大的河流、世界海拔最高的河流、藏民族的母亲河.....从空中俯瞰, 雅鲁藏布江宽阔的河道中复杂的辫状水系强烈冲击着视觉神经,无数条水流时而相汇时而分离时而交织,构成了形似姑娘发辫的水系,碧水与沙洲交错,形成了纵横交错的线条。</p> <p class="ql-block">星宿海</p><p class="ql-block">黄河南源当曲所在的区域是一望无际的草原,这里平均海拔在5000米左右,属于唐古拉山的余脉,地形略有起伏,但相对落差很小,水源充足,植被覆盖率非常高,是很典型的高山草甸带。区域下方埋藏着多年冻土,形成了不透水层,降水和冰川融水不能下渗而在地表聚集,汇聚在土丘之间形成了无数的小水洼,最终呈现出了一片“星宿海”的模样。</p> <p class="ql-block">冰湖项链</p><p class="ql-block">三江源地区位于我国青海省南部,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腹地。三江源因水而得名,而水则依赖雪峰和冰川融水的补给,这些冰川融水在山间盆地或低洼处形成诸多高山冰湖,然后再溢出冰湖,继续顺着山坡向下流淌,灌满新的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冰湖。它们各自延展、汇聚,成为黄河、长江、澜沧江等大江大河的源头。这些冰湖之间蜿蜒流淌的曲流,则像项链一般,把它们连缀在一起,成为源头之上的奇观。</p> <p class="ql-block">盐碱滩难上的“潮汐树”</p><p class="ql-block">每年7、8月,位于新疆塔里木盆地的塔里木河下游暴发洪水,水流四散,溢流到周围的河漫滩,由于地下水位的上升,在强烈蒸发作用下,河漫滩渐渐形成了盐渍化的景观。同时,在水位的起落变化中,水流在河漫滩反复冲刷,形成了宛若树干和树枝形状的潮沟,最终呈现干旱区盐碱滩上的“潮汐树”。</p> <p class="ql-block">旭日或星河,城市或田野,一切瞬息万变却似乎未曾更迭。跟随《中国国家地理》的镜头发现这颗蓝色星球上更多的美好,感受神秘的辽远与踏实的亲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