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酒真的不伤身么

科学中的生活家

<p class="ql-block">日常生活中总免不了小酌。劝酒词中常有这么一句,放心,好酒,喝点儿没关系,不伤身,不上头的!</p><p class="ql-block">好酒果真不伤身么?</p><p class="ql-block">何为好酒?本人不甚饮酒,只能道听途说的评判了。好酒要色香味俱佳,并且饮后身体没有剧烈不适反应。还有一江湖妙诀据传是取一滴酒置于手掌心,双手合掌屏气置内功于掌心相互摩擦,如有绵长香味溢出便为好酒。大家不妨一试。</p><p class="ql-block">酒有多种。制作过程和味道多有不同。大体可区分为发酵型酒饮和烈性酒。前者主要是粮食,水果或植物类发酵而成,一般酒精含量较低,比如啤酒,葡萄酒,日本的清酒和南方的黄酒等。烈性酒为蒸馏酒饮。是上述的发酵酒再经蒸馏程序制成的高度酒,比如我国的白酒, 国外引入的龙舌兰,白兰地,伏特加等等。</p><p class="ql-block">言归正传,好酒伤不伤胃,损不损身?</p><p class="ql-block">所谓好酒,就是净化其工艺,获取高纯度酒精,最低限度杂质,然后根据自身独特的味道再进一步调加微量或香或甜的化学成分,形成自家风格。而劣质酒呢,无外乎就是杂质过多,添加化学成分味道过于痕迹化,有违和感。当然,最可怕的是这些杂质给人体带来比饮酒本身更为严重的危害。</p><p class="ql-block">但无论好酒次酒,都含有不同浓度的酒精,皆为酒也。抛开劣质酒类中的有害杂质不讲(这个话题可以另开一篇), 本文主要阐释酒精的危害。只要是酒进口中,入胃穿肠,就不存在不伤身这一虚构愿望了。</p><p class="ql-block">过度的长期饮酒会侵蚀几乎人体的每个器官。</p><p class="ql-block">推杯换盏中酒精通过胃壁吸收到血液中,进而扩散到全身的组织中。短短五分钟内就能到达你的大脑,并在10分钟内开始对你产生影响,包括愉悦感,上天入地的成就感,语无伦次的释负感。</p><p class="ql-block">长期过量酒精对大脑的复杂结构有深远的影响。酒精达到大脑后可以阻断部分神经元之间的化学信号传递,而导致冲动行为,也就是醉酒症状。如果长期大量饮酒,大脑会通过过度激活神经递质而适应这种信号阻断,也就是我们理解的一种补偿机制。即使酒精从体内排出后,大脑继续过度激活神经递质。如果神经元长时间过度暴露于大量的神经递质就会导致“烧毁“,此为神经毒性。当它们被“烧毁”时,便会永久滞缓这些通路的所符合的正常生理反应。</p><p class="ql-block">另一方面,酒精会诱发脑部海马体的萎缩。海马体负责人体的短期记忆,长期记忆,以及空间定位。阿兹海默疾病,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早老性痴呆,主要临床指征就是海马体缩小。牛津大学的研究人员跟踪了10,000名英国公务员30年的酒精摄入以及各人的记忆力、推理能力和语言能力。在研究结束时,参与者接受了MRI脑部成像检查。他们的研究表明,长期饮酒群体海马体的萎缩程度明显,并直接导致这个群体的认知能力下降。</p><p class="ql-block">所以,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说,这个人喝傻了,可见此言不虚。</p><p class="ql-block">除了变傻,酒精还可以要一个人的命。</p><p class="ql-block">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和美国卫生公众服务部已经将酒精列为一种人类致癌物。酗酒群体的各种癌症风险大大升高,据美国的数据统计,在每年的癌症去世患者中,大约3.5%是过量长期饮酒导致的酒精相关癌症。</p><p class="ql-block">酒精在代谢时会产生一种叫乙醛的次代谢物。乙醛是可以干扰我们的遗传物质-DNA的修复,从而在部分细胞中诱变遗传物质。遗传物质的改变导致部分细胞逃离分化,凋亡的自然过程,从而不受控制的疯长,即为肿瘤或癌症。另外一个原因就是酒精会影响许多加强人体免疫技能,降低癌症风险的营养物质的吸收转化,比如各种维生素和胡萝卜素的吸收,也会增高个体发生肿瘤的风险。</p><p class="ql-block">饮酒与许多类型的癌症风险存在紧密的正相关。这种风险在酒精不耐受的个体中尤其明显。有些个体遗传酒精代谢酶天生缺乏,也就是你生下来就不能喝,这种人要是硬喝就两个字:作死。长期的大量研究表明酗酒可以诱发各类消化道肿瘤,这一点也很容易理解,这些器官是我们身体首先接触酒精的先头兵,比如口腔癌,咽癌,喉癌,食管癌,结直肠癌, 肝癌等等。还有一类非消化道类肿瘤,女性乳腺癌。饮酒的女性会导致血液中雌激素水平上升。而雌激素是乳腺癌发生的主要风险因子之一。每天饮酒一杯的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相比于不饮酒的女性要高出5-15%。</p><p class="ql-block">肝脏是酒精的主要降解代谢器官。一般饮酒20分钟后,肝脏便开始处理酒精。平均来说,肝脏每小时可以代谢1盎司的酒精。达到0.08的血液酒精浓度(法律规定的饮酒最高限度)大约需要五个半小时才能完全从体内排出。</p><p class="ql-block">所以肝脏暴露于酒精的长度远远长于欢快的酒桌时间。想必大家一定不止听到自己周围的嗜酒成性的朋友,同学或者亲人,年纪轻轻就由于一颗提前罢工的肝脏离开了人世间。饮酒可以对肝脏损伤的第一步是酒精性脂肪肝。不要自以为自己属于幸运的那一群。长期饮酒的人多达90%的个体会疾患脂肪肝。肝脏是身体的解毒器官。摄入的酒精最终会转入肝脏在肝细胞的酒精脱氢酶的作用下降解。但这个降解过程的副作用就是会对肝细胞产生功能受损,进而引发长期慢性炎症,从而导致许多代谢物,比如甘油3-磷酸不能及时排除,就会在肝脏,尤其是肝静脉增强脂肪酸类的酯化作用,形成脂肪肝。脂肪肝是对酒晕子的一个警告。如果此时果断停止饮酒,那么肝脏功能就会逐步恢复,酒精性脂肪肝也会痊愈。</p><p class="ql-block">反之,如果一条路走到黑,那么下一步就是炎症加剧,转为酒精性肝炎。即使到这一步,命运之神还是会给你回头的机会,只要戒酒,过更长时日,大部分酒精性肝炎是可以痊愈的。</p><p class="ql-block">但肯定有要酒不要命的。那酒精成瘾性肝硬化就不可避免了。此时的肝结构已经被酒精摧毁。肝部出现疤痕。这时的损伤已经不可逆转。人会出现黄疸,消瘦,食欲下降消化不佳,疲惫,腹痛,小腹肿胀等。此时戒酒,如果还有足够的正常肝细胞维持基本代谢功能,基本不会有生命危险。</p><p class="ql-block">但此时就不得不考虑肝硬化的另一个复杂症 —肝癌。肝硬化患者每五年转化为肝癌的比率大约在5%-30% 之间。这无疑是肝癌发生的最强风险因子。</p><p class="ql-block">正如我们开篇所讲,酗酒对人的损伤是全身性的。诸如可以刺激高血压,高血糖,胃肠道紊乱等,就不一一展开了。正如古语说,“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而智慧的人也一定“听言则聪”了。</p><p class="ql-block">当然,饮酒真的一无是处么?本文自始至终强调的是不要长期而且过量饮酒。那何为饮酒适度呢?男性每天的饮酒量不可以超出28克的纯酒精含量,女性的则减半,不可以超过14克。14克的酒精是什么概念呢?就大约12%浓度的红酒,三两左右的样子。如果在这个度以下,饮酒可以给大家带来社交生活的愉悦和放松。另外,少部分的研究提示红酒中含有多酚抗氧化剂,这种抗氧化剂可以降低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的浓度,也就是坏脂蛋白的浓度从而可以保护血管壁,而降低血栓的风险。</p><p class="ql-block">但所有这些就只有一个前提,饮酒适度,不可牛饮。只有适度,才可松心逸情,“半酣才有味,过量则无趣”。不仅无趣,更会失德失态,心智混乱,脑身俱损。</p><p class="ql-block">最后规劝各位酒君子,节饮则和,过饮则乱。惜福惜福。</p><p class="ql-block">参考文献</p><p class="ql-block">Alcoholic Liver Disease: Pathogenesis and Current Management. Osna NA, Donohue TM, Kharbanda KK. Alcohol Res. 2017; 38(2):147-161</p><p class="ql-block">This is your brain on alcohol. Howard Women's Health Watch. Beverly Merz, 2017</p><p class="ql-block">https://emedicine.medscape.com/article/175472-overview?form=fpf. Review: Fatty liver. Medscape. </p><p class="ql-block">Alcohol's Effects on the Body. National Institute on Alchohol Abuse and Alchoholism. 2024.</p> <p class="ql-block">注:作者旅居美国。于科研界工作多年。业余时间科普以为乐。如果您想健康生活,了解生活中的小科学,请扫描公众号关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