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三十六雷总打秋,秋后算账”是一句歇后语。莫应丰的小说《将军吟》里提到过。</p> <p class="ql-block">秋后算账比喻等事情发展到最后阶段再判断谁是谁非,也比喻事后等待时机进行报复,作谓语、宾语、定语时指伺机报复。</p> <p class="ql-block">“霜降过后秋将去,秋后算账正当时”。这儿,有个“秋后算账”的俗语叫得很熟。每当进入冬季农闲之时,山区的家乡人,总会想起“秋后算账”这句谚语来。</p> <p class="ql-block">“秋后算账”的原意是指富人向穷人收租子,平时没什么可收的,只好到了秋末,穷人有了收成之后才能向富人交租。也就是说平时的债务或其他的东西,暂时积累下来,等到一定时间再一起解决,讨回所欠的。其实,“秋后算账”的本意是指秋收后结算账目。因为北方农作物每年只耕作一次,春天播种,秋后收获,所以这一年中欠下的费用就可以在秋后算清了。</p> <p class="ql-block">尽管“秋后算账”还有另一层寓意,就是等事情发展到最后阶段再判断谁是谁非,待到事后再对反对自己的一方清算处理。但是,“秋后算账”并不单纯是事后清理报复的意思,而是历史上农村生活的一种现象。</p> <p class="ql-block">早些年,家乡的一些铁匠炉,或诸多杂货铺子也都是“秋后算账”,先把账目赊欠着,待到秋后手头有了钱之后再算细账、算总账。其实,就是到今天家乡的一些小饭店、小卖部、小作坊,以及工程项目、果园山片中的承包费用等诸多交易,仍然还流行着现代版的“秋后算账”。因此,我一直认为,在家乡人“秋后算账”的风俗文化里,或许还蕴藏着浓浓的人情味儿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