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踏青古道鲍旗</p><p class="ql-block"> 2O25 4 8</p><p class="ql-block"> 清明过后一日,晨远望,终南山被锁在灰黄的淡雾中 。</p><p class="ql-block"> 关中环线上一辆地产比亚迪车缓缓行驶,不时发出吃力的声响,老旧的车内,小徐驾车,肖苏俺四人谈笑声不绝之耳,车不年青坐车的人年过六七十。一路向东,过白鹿景区穿将军岭山洞,进薛家寨后上山。</p><p class="ql-block"> 通往蓝关古道的上山路,此前的二十多年间,俺带家人朋友己有十多回,不曾想今儿竟错走了,拐向一半截死道。本就动力不足的车子,老牛般 “吭吃吭吃" 着艰难向上。断头路,退后询问转返方才驶在正道上。 路面加宽路边加有护栏,驶在古道山脊,辽阔远大的景致呈现与眼前。古道最为美妙最独具特色最磅礴大气之象,一览无余 展现在前方,天空欠通透不给力,但悬崖边盛开的白菊梅一丛丛甚是友好,似在迎接咱。"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唐韩愈的两句诗凭添了历史古道的苍凉凄苦,而今古道早己失出官道之交通职能,为小众驴友赏春效游之径。此处距城区近在咫尺然知之者不多,故平日游人寥寥。若沿着山脊古道向前行,途中有几处小景点,也可攀登高处有片松林,透过松林北望,蓝田县城尽收眼底。再向前便与通向商州国道相接,不远是蓝桥镇和王顺山森林公园。咱时间有限况且车子动力不佳,待日后前往啦。</p><p class="ql-block"> 时值正午转至鲍旗寨美术画家之写生基地。当年的鲍寨借地理种植油菜花海之得天优势,好不热闹红火人满为患 ,时正境迁。油花零零星星不再连片成景,村中各家各户门户紧闭,原计划在此食午餐农家乐,无奈只好继续前行,空腹观景啦。车行无多,美景出现下车观瞧,肖,苏,徐一一作蛙跳之状留影,俺无力蹦跳只可为众人端机服务拍照。</p><p class="ql-block"> 寂静山前春景,满眼皆绿。这绿非常见之绿,为嫩绿,绿中有黄浅浅的绿,朱自清老先生笔下的" 女儿绿 ",极可爱的绿,不同树的绿也有不同,因而虽都为绿,可绿得不同绿的有层次有过渡,于是一片片一层层沿着地势形成的春日佳景叫人连连称奇赞赏。</p><p class="ql-block"> 过一道梁便是汤峪,寻一路旁店填饱肚子。山野菜,香椿,拉条子,一瓶酒,饭饱酒足开路。 车行不久声响异常,终于在杨庄一什字路口,彻底停摆下岗了。 纳闷不解?好好的车怎么就出问题不走了,车龄虽己八年,可不怎出力才跑四万多公里。那保养不当,只管开不管修?还是当初五千公里没有弄好磨合期呢?车主小徐也是一问三不知的主儿。</p><p class="ql-block"> 王莽清水头千亩荷塘小峪桃花瞧不成了,也罢。无奈,机动车改手工车推着行走百余米,来到一村侯官寨村口牌楼前,村名侯官,等后封官之地,故有唐代贵人在此得官加爵故尔留此富贵文雅名号。今儿,我等四人车坏休脚等侯,等待救援。</p><p class="ql-block"> 救授车来了,背上比亚迪走后,还好不多时小苏朋友的车也来了。</p><p class="ql-block"> 到家八点前,一日观春踏青结束。</p><p class="ql-block"> 乐哉游乎!</p> <p class="ql-block">好!难忘的古道鲍旗之旅,就是时间太短,好景映眼而过。今天闲来做了一下功课,蓝关古道历史份量很重,秦楚通商,军事,文化要道,更名于唐。目前是文化人网红打卡地。焦岱鲍旗更是风景美如画,虽然没了商业店户,而能显得她美和静。前些年就听西安朋友说:焦岱有逢大集的习俗,每到三,六,九日方园几十里的人来赶大集,民产品丰富,地道美食满亍,引来城市人也赶大集。走到焦岱赶集观光,赏花,咥美食。咋天很开心,踏青古道脊梁行走,赏花鲍旗画园,品赏美食汤浴。还经历了难忘事。期待再聚游走……柳老师文章写得很朴实,讲得故事很动人 (苏)</p> <p class="ql-block"> 踏春大明宫</p><p class="ql-block"> ( 柳影 2025 3 12 )</p><p class="ql-block"> 曾经的西安火车站似座庙,这是我最初的印象,这印象缘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刚从东北搬家来,一出站,抬头见传统旧式建筑像似庙堂。后经几次改造后,特别是这次大动迁的空前规模的现代化改扩建,面貌大变,一跃跨入国内空前时尚的颇具特色的巨型火车站之列。与它对应的北广场,气势非凡,在尊重历史前提下,建设了仿唐丹凤门和广场,更有大明宫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妥妥的世界级眼光和气度,绝无仅有。</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而北广场地下公交站场175路公交车,直接途经俺居宅院的门前。而今咱闲散之人,清闲悠闲,近两月每日晨读“人生得遇苏东坡"半小时之后,每天需完成七八千步的任务为要,寻事儿找乐便成正经事儿。</span></p><p class="ql-block"> 于是去大明宫公园散心观景放松心情,甚为便捷,抬脚上车,出站就是公园广场入口。还有公交地铁免费入景点卡,这样去大明宫的次数便多了起来。四季之中,除盛夏季去的少,其它三季,如入自家后园,真个的方便。</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独</span>乐乐不如众乐乐。 这不,约上战友老肖咸阳老友小苏,后有小徐加入,乘初春转暖之时,同去踏青赏花观景。之后有感赋诗一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三月初暖益春光,国事代表赴京聊。</span></p><p class="ql-block"> 丹凤含元广场闲,杏兰梅艳湖绿柳。</p><p class="ql-block"> 肖苏体健蛤蟆跃,紫宸花灯展英豪 。</p><p class="ql-block"> 滑雪南山树刺股,军营抽烟批二球。</p><p class="ql-block"> 渭河钢架高空走,工地冬狗锅里肉。</p><p class="ql-block"> 唐园古人博物赞,畅游今酌纳家谈。</p> <p class="ql-block"> 渭水咸阳 古渡廊桥</p><p class="ql-block"> ( 2024 12 28 )</p><p class="ql-block"> 喜多雪冬季己有多年,可眼下 时令冬至已过,无雪依旧愁奈何。 岁末不多日,一年又将过去,借地铁环线开通之余热,本想东去观植物园,又思无雪看树定少趣,转换思路乘一号线西行去看水,瞧瞧西咸新城渭水古渡。</p><p class="ql-block"> 出地铁白马河站,虽阳光高照,可气温零下4度冷风嗖嗖嗖,直恨胸下少了条围巾🧣。端走八百米,见古渡廊桥桥头双阙楼,巍峨秀丽高大宏伟气势不凡。取出携带的小摆件小汽车小自行车玩偶等,择选拍摄角度。桥面以上架设两层,一层供市民徒步穿行,二层为休闲观景平台,上边建有阁楼,秦风阁为主阁,有秦风浩荡之意。南副阁为天籁阁,有天籁不绝之意。北副阁为润心阁,有书香润心之意。 这桥为仿周秦风格建筑,2017年建成,长750米,桥身内设剧场茶社文创产品一条街,还有多个卫生间。走到北桥头有50多米长的20位周秦朝历史人物雕像。</p><p class="ql-block"> 站立桥上有登永济 鹳雀楼观黄河之感,居高临下,视野极佳,数公里内尽收眼底,渭河宽阔水天一色,数十只大大小小水鸟或飞翔或游水。此时,心境大好,这高度这视野。咱蜇居老城西北角,有登城墙之便,城内视野当数墙上,还有大明宫未央宫两座遗址公园,但均比不过这里。这廊桥为第一古渡增色不少,不,是为咸阳增色。</p><p class="ql-block"> 据有关文献、资料记载,“咸阳古渡”美景始于秦代。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咸阳城西迁到渭水驿,“咸阳古渡”真正成为“秦中第一大渡”,并一直沿用至解放初。</p><p class="ql-block"> 明嘉靖年间,曾以舟为浮桥,可常年通行;冬春水浅,露出沙滩,架设便桥;夏秋水涨,舟楫相渡。著名的关中诗人白纶曾作诗云:“渭水黄华古渡来,山河表里几千秋。临流不见褰裳客,冬自桥梁夏逢舟”。</p><p class="ql-block"> 下桥沿河也前行五百米,便是古渡博物馆,专题博物馆面积不大展品不多,对了解古渡历史及文化会有所帮助。</p><p class="ql-block"> 馆外的景观点有船帆有旗皆有特色,大大湖水面做背景,观赏拍照心悦兴趣大增。</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旧金山做客老美</p><p class="ql-block"> ( 柳影 2o24 10 28 )</p><p class="ql-block"> 当我即将结束旅美一个半月行程之际,阿玲相约去她家做客,与她丈夫“老高"对话聊天,"老高"是她的戏称,他是从事教师职业的真纯美血统的美国人。这正是我所一直期待渴望的。</p><p class="ql-block"> 在此之前,我己和两位台湾同胞聊天,还去陈老兵家做客,参观了他家的泳池花园,品尝了他家的中西合壁的午餐。与台胞孙兄外出加州一号公路游玩一日,畅聊甚欢十分愝意。</p><p class="ql-block"> 因此对去纯美老外家做客,和人家面对面直接对话很是渴望: 想想也真是,虽然来美四十多天,可尽在华人圈里混,没有机会与老美直接对话:探讨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这不能不说是个不大不小的遗憾。 这不,机会来了。</p><p class="ql-block"> 阿玲是广东昭关一名下岗工人,中专毕业在一家小企业工作数年后下岗了。15年前通过中介与现老公老高相识结婚,带着一个9岁的儿子来美旧金山生活,再婚后又生了两个女儿。老高是名中学老师,出身知识家庭父母均是教师,他年龄刚过60才退休不久,92岁的老母亲和他们一家三代共同居住生活。</p><p class="ql-block"> 利用网络翻译软件,两个来自东西太平洋彼岸的两人,一东一西,一个英语,一个汉语,开始了非正式性对话。我问他答,一问一答,依照习惯从易后难从聊天气树木开启。" 为何时己十月气温仍高38度," 小溪洁净见底却不见青蛙," 中式教育和西式的优缺点,到" 处处挂星条旗是更爱国?" 很多地方为何挂黑色招 魂旗 ?" 你当兵吗," 台湾统一老美会出兵干涉吗?“ 空心化的今天,制造业还会回流吗” 等等稍稍深入些的较敏感话题。我呢,掌握话题主动,发现他为人诚实,有知识分子的中肯和学识,对所问话题并不回避,故谈话才能逐渐深入。</p><p class="ql-block"> 他回答说″ 处处挂国旗是川普上台后才有的,他强调美国至上,“ 挂黑色旗是为纪念阵亡人员,这来源南北战争 ," 没当过兵,对美过度用兵有不同看法," 中东俄乌打仗老美也没有出兵,台湾他认为不会出兵," 制造业回流也只能是说说,美人工成本高很难解决!"</p><p class="ql-block"> 我俩的谈话进行的很顺利,不知不觉一个多小时过去。随着阿玲在一旁叫"开饭了",对话中断结束。</p><p class="ql-block"> “老高" 是个好同志!这是我对他的评价。是的,他真实真诚有一说一不搪塞应付,对事物有自己的观点,不随波逐流,说话有逻辑性由浅到深,这是多年从事教师所形成的能力水平。</p><p class="ql-block"> 他们的家在一处突起的半山坡上,平房子己有些老旧,一家三代六口人居住稍显拥挤。这是否说明公立教师收入一般工薪阶层,还要养育三个孩子的生活教育,无力换购更好的住所?我注意观察,这一区域大多数的房屋均为老旧低矮面积有限。大的一间是92岁老母居住的主卧,( 乘她不在,我偷偷走近两步快速拍了两张。有点不礼貌,但好奇心驱使 ) 墙上满挂照片,那些影像几乎记录着老人家的一生,有貌美如花的青春,有人到中年的干练成熟,有一家人不同时期的合照。屋子中间一台老式电脑和一台打字机,尽管年事己高,但老人家仍旧保持着文化人良好的书写阅读习惯。</p><p class="ql-block"> 家庭晚餐由阿玲动手炮制,以西式为主,有″田园派 "类似糕点,外硬内软粘粘糊糊,一个沙拉,一个果盘,还有另一种也叫 派,耽心我们不习惯,另备了种凉皮,还有啤酒。</p><p class="ql-block"> "为咱们相识和愉快谈话!"″ 为92岁的老母美丽健康!" 干杯,干杯!老人家很开心,笑容似菊花。</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老小伙,好帅好酷!还一似当年那般坚毅、自信,一似当年矫健、挺拔,一似当年勇行、求索,一似当年执念求真、求美!</p><p class="ql-block">岁月没给你留下沧桑痕迹,反倒雕刻得你更加富有人格和形象魅力,让人肃然起敬![强][强][强][抱拳][抱拳][抱拳] 2023 元旦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