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博物馆

黄健

<p class="ql-block">山东博物馆珍藏的蛋壳陶,是一种胎壁薄如蝉翼的原始陶器,因其陶壁匀薄光润,犹如蛋壳,故得此名。蛋壳陶最早出现在大汶口文化及河南龙山文化的晚期,在山东龙山文化时期达到了顶峰。其采用快速旋转的陶轮制坯,成型技术代表了原始陶艺的最高水平。工匠们选用细腻且坚硬的陶土,经过精细淘洗后,利用陶轮制胎,再经打磨、高温焙烧等工序精心制成。</p> <p class="ql-block">陶鬶作为古代生活器具的一部分,展现了古人的智慧与审美。这些陶鬶不仅实用,而且造型独特,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习惯和艺术追求。</p> <p class="ql-block">原始先民作为审美主体,在进行美的创造时,往往从自然界的生物形态中汲取灵感。红陶兽形壶的造型,无论是像猪、像狗还是像鸡,都是对现实生活中动物形象的写实与模仿。在大汶口文化时期,家畜饲养日益普遍,狗因其机敏忠诚成为狩猎伙伴,猪和鸡则是重要的食物来源。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猪逐渐成为财富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亚醜钺,以其独特的造型和精美的纹饰,在众多展品中脱颖而出,成为一场别开生面的“萌”大赛!</p> <p class="ql-block">“十二月花卉纹杯”由十二件组成一套,每杯绘有一种花卉,并配以唐代诗人所作之诗句。这组杯子不仅展示了中国传统绘画的魅力,还融入了古典诗词的意境,被誉为“十二月花神杯”。</p> <p class="ql-block">一月水仙花:春风弄玉来清画,夜月凌波上大堤。</p> <p class="ql-block">二月迎春花:金英翠萼带春寒,黄色花中有几般。</p> <p class="ql-block">三月桃花:风花新社燕,时节旧春浓。</p> <p class="ql-block">四月牡丹:晓艳远分金掌露,暮香深惹玉堂风。</p> <p class="ql-block">五月石榴:露色珠帘映,香风粉壁遮。</p> <p class="ql-block">六月荷花:根是泥中玉,心承露下珠。</p> <p class="ql-block">七月兰花:广殿轻香发,高台远吹吟。</p> <p class="ql-block">八月桂花:枝生无限月,花满自然秋。</p> <p class="ql-block">九月菊花:千载白衣酒,一生青女香。</p> <p class="ql-block">十月芙蓉花:清香和宿雨,佳色出晴烟。</p> <p class="ql-block">十一月月季花:不随千种尽,独放一年红。</p> <p class="ql-block">十二月梅花:素艳雪凝树,清香风满枝。</p> <p class="ql-block">蝉冠因冠上有蝉纹装饰而得名。蝉冠最初为汉代侍从官所佩戴,这些侍从官常伴君侧,为皇帝提供咨询意见。随着时代变迁,其地位逐渐提升,甚至能代表皇帝参与朝政讨论。在中国早期佛教中,佛和菩萨被视作神仙,因此在菩萨冠上装饰蝉纹也就不足为奇了,这也体现了佛教造像中国化的特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