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许久没去影院看电影了。昨天女儿网购了两张9月28日的电影票,催着我们去影院看舞剧电影“只此青绿”。没想到电影一开场就惊艳到我,看得我时不时地美湿了眼睛。</p><p class="ql-block">这是一场视觉听觉的盛宴。</p><p class="ql-block">随着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北宋的“千里江山图”画卷的徐徐展开,一组组壮阔雄奇的青绿山水连绵不断起伏奔涌而来,青绿,只此青绿,在金黄绢色的辉映中,满目青绿山水熠熠生辉!我被这绚丽的色彩深深惊艳到了,我被画家凭着印象如此大胆自信精彩地用色震撼到了,我为他早就有这么超前的绘画艺术理念而激动地湿了眼睛。原来西方莫奈印象派们苦苦追求的,早在千年之前,在一个年仅十八岁的东方画家的画作里早就有了,他早在千年之前就像凡高画星空那样表现了心中向往的意境。</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千年来千里江山图辉煌的艺术魅力感召着后人,感召着今天的舞蹈、电影的艺术家们创作了这部美轮美奂的舞剧电影。</p><p class="ql-block">影片讲述现代一位文物研究员,随着“千里江山图”的展开,穿越了时空,来到了北宋,来到了仰慕已久的十八岁青年画家王希孟的身边,看着他专心致志地作画,看着他废寝忘食不断地修改了一稿又一稿,苦心孤诣地追求着心中的艺术境界。</p> <p class="ql-block">电影通过这位文物研究员的视角,展现了画家王希孟创作《千里江山图》的过程。影片以写意的手法,通过舞蹈和光影的结合,展现了北宋时期的审美和精神。电影分为十章,每一章都通过不同的场景和舞蹈动作,展现了一幅传世画作从绘画到作画的工具和材料的制作的各个过程和背后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北宋信奉天人合一之道,崇尚自然,追求素静淡雅天青色的平和恬静。影片将画家希孟追求的青绿色,意化成一位名叫“青绿”的佳人,青绿,只此青绿,她是影片青绿色的化身,青绿色的梦,青绿色的魂,何为青绿,是心中所痴,还是意中所念,她是王希孟的孜孜的追求。</p><p class="ql-block">她天青色的宋服衣饰淡雅素静,窈窕飘逸,步履轻盈,随风起舞,舞姿高雅,她带领众姐妹舞出了青绿的海洋,舞出了天青色淡雅高远的意境。这高雅的舞姿,这典雅的舞阵,这飞天扬地旋舞着的青绿,这渗进灵魂的天青色啊,美得我又湿了眼睛。</p> <p class="ql-block">青绿,只此青绿,是画家希孟寻觅追求着的,展现在他唯一传世画作里的青绿。影片让观众目睹画家为画此青绿山水图,在画室里专心致志,苦苦思索。又跟随着他走出画室去大自然纵览河山,俯仰天地,去发现山水之秀美,感受江山之壮丽,探索自然之神奇,领悟天地之悠远。年轻的画家他体验着这一切,感悟着这一切,他要把这一切画入他的画中。影片用男性演员潇洒自如,矫健有力的舞姿,壮美形象的肢体语言表达了画家的思索、顿悟、欣喜等心理活动,随着音乐的旋律舞出了年轻画家俯视万里群山的慷慨胸襟,舞出了他努力创作出“千里江山图”这登峰造极之作的跃跃雄心。</p> <p class="ql-block">电影看到这里,我又被美湿了眼睛。影片运用高科技的电影制作,展现了开阔无垠的千里江山,变化无穷的大自然之美。运用舞蹈和光影的结合,舞出了男演员的阳刚雄俊之美,女演员的优雅飘逸之美,人物刻画塑造的形象生动之美,色彩的淡雅素静之美,音乐的古雅悠扬之美……这种种的美,我想谁都会被美出泪来。</p> <p class="ql-block">影片不但再现了王希孟的学画绘画的过程,还再现了“千里江山图”制作需用的印章、笔、墨、色、绢等,这些作画工具和材料在北宋时的生产制作场面。这种种场景,舞剧电影运用写意和现实的结合的手法,又展现出了种种的美。</p><p class="ql-block">刻章制印的构思之美,</p><p class="ql-block">分毫制笔的细腻之美,</p><p class="ql-block">打锤制墨的阳刚之美,</p><p class="ql-block">养蚕织绢的恬静之美,</p><p class="ql-block">采石制色的惊险之美,</p><p class="ql-block">这种种的美,这里只是枯燥的词语,影片里的舞蹈表演形象生动,美不胜收,美出泪来。</p><p class="ql-block">但有人评说,影片的主题明明是说王希孟画画,怎么把制墨制笔都拍进去了,主题杂糅。</p><p class="ql-block">这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p><p class="ql-block">你看了影片里的这些场景,觉得美吗?影片能失去如此美的场景吗?</p><p class="ql-block">当然你能有更好的故事保留这些场景,主题也是对的,那当然更好,问题是有吗?</p><p class="ql-block">时代在变化,有些观念不得不变。</p><p class="ql-block">如果把影片的主题不局限于“千里江山图”单单的绘画上,而是将主题放宽,放宽到之所以能有这幅名画的其他方面的制作,对这幅画来说,这也很重要啊,试想这幅画如不是画在当时织的绢上,如不是用石粉制色,它当时会有如此青绿的效果吗?尤其是还能保存至今的容貌吗?所以主题不应只限于王希孟的画画上,而是“千里江山图”之所以会诞生的方方面面的制作上。</p><p class="ql-block">个人之见,是为影片确实好看而辩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