驰骋江山三千里,铁血无敌常胜军——缅怀志愿军第40军英勇将士(上)

柳叶剑左使

<p class="ql-block">为什么是三千里江山战场?因为40军是从鸭绿江边41度线的朝鲜楚山一直打到37度线的韩国横城,取得大捷,是在朝鲜、韩国两个国家作战;为什么打得最好?打仗是以胜负论英雄,在三虎军(40军、39军、38军)这志愿军打得最好的前三名中,笔者认为40军打大仗最多,打胜仗最多,打败仗最少,故40军最能打,打得最好。为何无敌常胜军?因为40军在东北战场就最能打,已是赫赫有名的旋风军,五大头等主力军的猛虎军,海南战役的最先上岛,最先主攻的海上蛟龙先锋军,故在抗美援朝战场,笔者称40军为无敌常胜军,意为天下无敌,横扫千军如卷席。 </p><p class="ql-block">让我们拉回历史的镜头,回顾一下40军在抗美援朝的战火中,那英雄辉煌的历程战绩吧。 </p><p class="ql-block">入朝时,40军换了军领导,军长温玉成,政委袁升平,都是打仗的好手。下辖三个能打善战的英雄师,118、119、120师。师长邓岳、徐国夫、罗春生,政委张玉华、刘光涛、张海堂。在以往的东北、海南战斗中,有“118攻,119转,120站在后边看”的说法,即118师主攻多,119师助攻多,120师预备队多。在抗美援朝五次战役时期,118师仍是一马当先,全部是主攻,但120师进步惊人,战绩出色,承担了三次攻击任务,119师承担了两次主攻任务。 </p><p class="ql-block"> 五次战役是志愿军在朝鲜最先打的五场大仗。这五场大仗相当重要、关键,也是最艰难险巨,更是决定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走向。 </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40军善打大仗、恶仗、血仗,屡战屡胜,战果显赫,威名远扬。</span>40军在五次战役中,每次战役均执行攻击任务,且出色胜利完成,成为五攻五胜的常胜军。</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第一次战役</span>(1950年10月25日-11月5日),40军118师打响志愿军入朝作战第一枪,连打三仗,三战连捷。119,120师歼敌4个营,获毛主席贺电。 </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第一仗两水洞战斗</span>。10月25日晨,解放海口第一团354团,在两水洞,打响入朝作战第一枪。褚传禹团长、陈耶政委、刘玉珠参谋长,都是打仗好手。他们巧妙利用地形,在353团3营的有力支援下,出色完成一次未预期的遭遇战。采用山地伏击战形式,以“拦头、打腰、截尾”的传统战法,干脆、利落、漂亮地歼灭了进入伏击圈中的韩6师2团3营。毙敌325人,俘敌161人、缴获汽车38辆,火炮12门,枪支163枝。 </p><p class="ql-block">两水洞战斗,不仅仅打响了第一枪,还保卫了彭总和金日成首相的安全,两位统帅就在距两水洞不到20公里的北镇,与敌太近,十分危险。 </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第二仗温井战斗</span>。25日夜,在韩先楚副司令员指挥下,118师和120师各两个团,南北夹击,击溃温井韩6师2团两个营的敌人,并攻占温井。 </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第三仗楚山龙谷洞战斗</span>。10月30日,118师回师北上,在龙谷洞将北犯楚山的韩6师7团包围歼灭,缴获大量汽车、火炮、枪支、弹药等。 </p><p class="ql-block">彭总对118师的两水洞战斗很满意,他表扬说,“118师首战两水洞,吃掉敌人一个加强营,打响了志愿军入朝作战的第一枪”,“毛主席在考虑,要把10月25日118师在两水洞打第一仗的日子,定为志愿军出国纪念日。这是118师和40军的光荣。” </p><p class="ql-block">后任志愿军司令员邓华上将也对118师的两水洞战斗很肯定,他赞誉“两水洞战斗揭开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序幕”。 </p><p class="ql-block">10月25日,120师360团在云山也与韩1师前卫部队交火,三天防御战斗,歼敌280人,毁伤坦克3辆。 </p><p class="ql-block">10月28日,119师围歼韩6师19团一个营。120师围歼韩8师10团1、3营和韩6师19团一个营,缴获火炮20余门,汽车60余辆。 </p><p class="ql-block">10月30日,毛主席拍给彭总的电报中,祝贺这次胜利,电文头行写道“庆祝你们歼灭南8师(及南6师)四个营的胜利。”总部首长也来电嘉奖。 </p><p class="ql-block">11月1日,358团3营在上九洞摧毁支援美骑兵8团的美第6迫击炮营的一个连,缴获12门107毫米化学迫击炮,4门战防炮,28辆汽车,俘虏美军30人。不久,119师355团3营摧毁了该阵地附近的另一个美军榴弹炮营,打散了敌炮兵,破坏了全部火炮18门。 </p><p class="ql-block">11月初,358团3营在坪洞遭遇美24师19团1营的一个连,对其三次猛冲,硬给冲垮。 </p><p class="ql-block">11月5日,359团在龙渊洞遭遇美24师19团3营,将敌击退,毙伤俘300余人,缴获榴弹炮4门,迫击炮,火箭筒,枪支等,汽车81辆。 </p><p class="ql-block">40军在第一次战役中,歼美韩军5600人,缴获火炮235门,汽车477辆,打出了威风,打出了信心。40军打响抗美援朝的第一枪,拉开战争的胜利序幕,赢得毛主席考虑出国作战纪念日,发来贺电庆祝歼灭韩军四个营,彭总表扬,总部嘉奖电;七十年后,习主席也讲话给予褒奖:“首战两水洞”。一个部队,要把仗打成多好,才能得到这种程度的肯定和表彰。 </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第二次战役</span>(1950年11月25日-12月2日),40军痛击新兴洞、苏民洞进犯之敌美2师 。 </p><p class="ql-block">新兴洞、苏民洞战斗,是118、119师首次与美军老牌名师、侵朝美军排行老大的美步2师作战交手,118师打新兴洞的美9团,119师打苏民洞的美38团,120师为二梯队。志愿军一个师各打美军一个团,过瘾,够劲。 </p><p class="ql-block">11月25日夜,118师353团1、3营正面攻击新兴洞美9团的2个营,354团3营迂回,夹击新兴洞之敌;354团1、2营向南穿插,断敌后路;353团2营攻击柳洞之敌美9团3营;352团为师预备队,视情配合353团2营攻占柳洞。 </p><p class="ql-block">美军史记述此次新兴洞战斗,“美步2师最左翼的第9团第3营,各连都受到了背后的攻击而毁灭,中央(清川江西岸)的第2营受到四面包围,而且第1营的营部受到奇袭而毁灭,营长沃尔夫和很多参谋下落不明。”这是美军表述的118师与美9团首次交手仗的真实写照。 </p><p class="ql-block">在118师的猛烈攻击下,美9团连夜向球场方向收缩,丢弃了大量重武器和装备,118师以8个营的兵力两路猛追,把美9团逼入38军设下的天罗地网,再遭摧毁。118师出色完成攻击新兴洞美步2师9团的任务。 </p><p class="ql-block">25日晚,119师355团围攻苏民洞,357团协同,356团向龙水洞之敌攻击前进,阻敌增援。355团两个营东西两面夹攻,直插敌军心脏,敌措手不及,狼狈撤离。翌日,美38团反攻再占苏民洞。黄昏后,119师再围攻,予敌沉重打击,敌再次突围逃脱。119师猛打猛冲,凶猛追击。 </p><p class="ql-block"> 28日,119师追赶到青谷里,将被追之敌歼灭。119师在第二次战役中,毙伤俘敌1400余人,其中美军1259人,缴获火炮67门,坦克3辆,汽车303辆。</p><p class="ql-block">此役,120师为二梯队,但其359团25日过清川江,直插鱼龙浦,阻敌增援和退路,配合118师歼敌。26日晨,359团攻占鱼龙浦后,北堵美9团一个营退逃,南截美23团增援,似尖刀刺入敌心脏,似高山巍峨屹立,寸步不让。打得十分英勇顽强,出色完成任务,战后受到总部和军的嘉奖令。 </p><p class="ql-block">40军在第二次战役中,以两个师正面攻击美军最精锐的步2师两个团,将其重创击退,逼入我38军的三所里、松骨峰等“铜墙铁壁,天罗地网”遭到摧毁,也是创造了奇迹,前所未有。习主席称赞的“会战青川江”,也有40军的身影。此役,40军歼敌约3000余人。 </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第三次战役</span>(1950年12月31日-1951年1月8日),40军强渡汉滩江,突破三八线。 </p><p class="ql-block"> 12月31日,118师作为40军左翼主攻师,在高滩至间通岘地段,强渡汉滩江,向三八线发起攻击,当面之敌为韩6师。118师以352、354两个团为渡江一梯队,353团为预备队,随354团之后前进。 </p><p class="ql-block"> 由于意外,失去炮兵火力支援,两个主攻团付出沉重代价。经过殊死拼争,硬是攻破韩6师的江防。1951年元旦拂晓前,以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与敌展开激烈的阵地争夺,击垮了敌人,跨过了三八线。 </p><p class="ql-block"> 118师奋战7昼夜,前进80公里,到1951年1月8日停止追击,顽强胜利地完成突破三八线的任务。 </p><p class="ql-block">119师是40军的右翼主攻师,当面之敌也是韩6师。355、356两个团为渡江主攻团,357团为预备队。傍晚6时,炮火准备,15分钟后,敌前强渡突击开始。13分钟,355团3营作为突击营完成突破,向纵深发展进攻。全师顺利过江,追击敌军。追到议政府东山,协同38军114师击溃美军24师一个团。师侦察连进驻汉城时,发现、缴获敌军用粮库几十万斤食粮,抢运20余天,解决军、师部队供应的大问题。 </p><p class="ql-block">此役,120师为预备队。 </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第四次战役</span>(1951年2月11日-2月16日),40军118师的钢刀战术显威风,全歼韩8师。 横城反击战,40军是主攻军,42、66军,39军117师是两翼穿插包围。118师是主攻,加强一个炮兵团及两个炮兵连,120师是助攻,加强一个炮兵营。119师为预备队。战役任务是歼灭横城西北的韩8师,从翼侧威胁西线的进攻汉城之敌。 </p><p class="ql-block">118师根据敌情、地形、战役要求,决定353、354两团并肩突破韩8师21团的防御阵地;352团为“钢刀团”,从两团中间穿插渗入敌防御纵深50华里,直插广田和台峰,卡住敌人退路。这是一把钢刀穿心窝,两把铁锤砸头上,险招、狠招、致命招,也是致胜招。 </p><p class="ql-block"> 40军的主力团,“铁拳团”352团被选为“钢刀团”,团长罗绍福,政委邹平光,参谋长冷利华。师参谋长汤景仲随团行动,加强指挥。 </p><p class="ql-block">2月11日17时许,横城反击战打响。“铁拳团”就是“铁拳团”,前卫营3营硬是只用6个小时,在敌纵深穿插前进50华里,比上级要求的拂晓前,大大提前,到达台峰和广田。3营迅速占领有利地形,控制路口,卡断公路,形成一道铁闸,牢牢挡住南北方向的交通,堵住溃敌和援敌。 </p><p class="ql-block">最后胜利的时刻终于来到了。执行包抄任务的42军和66军在横城会师;正面突击的353、354团和358团迅猛向广田推进。 </p><p class="ql-block">120师担任突击助攻任务,方向是圣智峰和800高地,得手后向梨木亭发展,保障118师翼侧安全,而后向横城方向突击,358团攻击圣智峰,360团攻击800高地,359团预备队。两个攻击团均克服各种困难,提前完成任务。 </p><p class="ql-block">119师此战当了预备队,但最能打的师主力355团加强给118师参加主攻,356、357团为预备队。 </p><p class="ql-block">40军内部,战斗力相对弱一点的三个预备队团,在砥坪里战斗中,仍然表现英勇顽强,相对出色,致使前指邓华副司令员曾准备将39军第二主力115师转给40军指挥,遭到39军的吴军长坚决拒绝,并因战斗很快停止,此事最终未成,但也很说明40军的战斗力,能打。</p><p class="ql-block">邓岳师长的钢刀战术获得圆满成功,荣获志司首长的通报嘉奖,“同江部队一八部于11日17时,对连日向我冒险进犯之敌发动勇猛的出击。已于12日晨9时迅速插至广田,攻占北鹤山及广田南北山,截断横城以北美韩军的退路,将广田、碧鹤山以北之美韩军打乱,缴获榴弹炮30余门、汽车200余辆,击落敌机1架,现该部正在搜山捕捉俘虏中……” </p><p class="ql-block">战斗持续到12日下午3时结束,横城反击战全歼韩8师、美步2师一个营,共12200余人。40军歼敌4000余人,118师歼敌2798人(俘美军267人)。 </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失利的砥坪里战斗</span>。砥坪里战斗是一次失利的战斗,是四次战役的转折点,也是朝鲜战局的转折点。关于此战的决策、指挥、进程,说法各不相同,分歧很大。我愿借此机会与关心40军的战友、子弟谈点个人见解,交流沟通。 打砥坪里是彭总几经反复,最终自己决策的,不存在所谓“韩邓之争”。部署39军两个师和42军一个师 ,分别在南边的曲水里村和北部的砥坪里镇两个地点作战,判断敌人有南逃企图,也是彭总的意见。在东线,邓华副司令员作为前指的最高负责人落实彭总的指示。</p><p class="ql-block">在实际战斗中,40军的356、357、359团,42军的375团均是临时被调来增加力量。(转下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