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离离暑云散,袅袅凉风起。随着阵阵秋风,踏着片片金黄,2024年9月27日,王红燕名师工作室全体成员参加由运城市教育局主办、运城中学协办的课例研磨活动。本次活动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核心素养为导向,以任务情境为载体,以思维能力为主线,与会名师展示了新课标理念下高中语文课堂新样态,带来了无与伦比的视听盛宴。</p> <p class="ql-block"> 本次课例研磨活动,由王红燕名师工作室核心成员,盐化中学高级教师、语文教研组组长袁娜老师主持。</p> <p class="ql-block"> 名师工作室的王雯老师示范了高一语文必修上册第三单元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的授课过程。在教学设计中,王老师先从带领学生反复读诗开始,感受豪放词的词风,接着品读诗歌词句,观眼前之景,思历史之人,最后结合苏轼生平,体会词人内心复杂的情感以及身处忧愤却旷达洒脱的品格。王老师的讲解由浅入深,身处灾难却依然坚强乐观,这就是苏轼。</p> <p class="ql-block"> 名师工作室的张瑞老师示范了高一语文必修下册第三单元的《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的授课过程。在整堂课的教学过程中,张老师先以4月25日世界防治疟疾日和世卫组织的中国无疟疾认证作为教学背景,引导学生概括人类迈出这“一小步”的主要过程,再结合研究过程,感悟屠呦呦的人物精神,引导学生以杰出科研人员为骄傲,为榜样,不断进取,不断创新。</p> <p class="ql-block"> 名师工作室的柴华老师示范了高三语文综合复习课《诗歌鉴赏之主观题审题》。教学设计主要从两个角度分析诗歌主观题,一是通过真题梳理,了解诗歌主观题命题方向;而是通过真题训练,总结诗歌主观题答题方法。在本节课中,柴老师选取了几首典型的高考诗歌真题《宿千岁庵听泉》、《湖上晚归》、《送别》等,解答诗歌主观题,一要读懂文本;二要精准审题;三要对接考点;四要构建模型。</p> <p class="ql-block"> 陕西省特级教师王建红老师和柴华老师同课异构的高三语文《诗歌鉴赏之主观题审题》示范课,从另一个角度解读诗歌主观题,为在场参会教师带来了一场无与伦比的视听盛宴。首先,王老师在多媒体上展示了新高考5年全国卷诗歌鉴赏作者及体裁图表,以此总结诗歌命题规律,一文本选择具有稳定性,以宋诗为主,并提出合理化建议,高三训练时应选择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诗歌。二高考命题具有“反套路”和“情境化”倾向,建议增强试题开放性,减少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接着,王老师带领学生们一起寻找高考真题和教材中的共性,建构常见“对比点”知识框架,回归教材知识,精准转换知识点。最后指导学生分清要点,规范作答,审题要细,答案要准。</p> <p class="ql-block"> 在活动的下一个进程中,首先由三位教师分别进行了说课展示。随后,王建红老师对所展示的三节高中语文课例进行了高度的总结和概括,对老师们在课堂活动设计上的精巧构思及其展现出的专业素养给予了高度评价。</p> <p class="ql-block"> 王建红老师的讲座《“三新”背景下的高中语文教考衔接》,从“引导教学”的思维高度为与会的老师打开语文学科的大门。讲座主要分为四部分展开,一是考教衔接辨考情,大量的高考真题都与教材有隐性关联,提出以考研教,教材是最好的复习资料;二是教考衔接导教学,引导关注特殊文体小说;三是写作教学理教材,高中语文教学要注重教、学、评一体化,深刻认识使用统编教材的重大意义,培养学生思辨能力并将其化为“三大类12小点”;四是高考研究有依据,依据高中语文课程标准、高考评价体系、历年高考真题进行研究。讲座的最后,王老师以顾之川先生的话作为讲座的结尾“语文,就是引领学生说铿锵有力的中国话,书端方平正的中国字,读文采飞扬的中国书,写挥洒自如的中国文,做顶天立地的中国人。”王老师的讲座此次讲座不仅加深了我们对高中语文、高考语文本质的理解和认识,更激励着我们对未来的语文教育抱以更加认真严谨的研究和教学态度,字字珠玑,句句箴言,为老师们找准教学航向!</p> <p class="ql-block"> 活动的尾声,由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王红燕老师做最后的总结。千言万语化作一声感谢,感谢教育局对工作室的重视和大力支持;感谢专家王建红老师不辞辛劳,倾囊相授,让我们收获智慧和成长;感谢三位示范老师积极报名,主动参加,为我们呈现别开生面的语文课堂;感谢工作室全体成员百忙之中,竭尽全力齐聚一堂。同时对名师工作室这个大家庭里不同学校的各位老师提出殷切希望,一次培训就是一次成长,希望每一位成员都可以站在这个大讲堂上展现自己的风采,不断学习,不断收获,不断进步,成为一代名师!</p> <p class="ql-block"> 跋山涉水,步履不停;山高水长,映照初心。今天的课例研磨圆满落幕,专家和示范老师们精湛的教学艺术、巧妙的教学构思、深厚的语文素养、真实的教学感悟,给了我们深刻的启迪。我们也将追寻大师们的足迹,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抓寻语文教学的真谛。教海探航,我们一直在路上!</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素材 | 薛淼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制作 | 田宇</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审核 | 袁娜</p>